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2期   作者:孙建军
[导读] 地域特征整合了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除了具备区域性特点以外,
        孙建军
        身份证号:37283019670801****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地域特征整合了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除了具备区域性特点以外,还有人文性和系统性,不同的历史变迁和独特的地质环境创造出来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只属于在特定地区的一种美感,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拥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融入地域特色有着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前言: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和地形,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从无尽的沙漠到浩渺的海洋,从崇山峻岭到小桥流水,从雪山到草原,不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地域特征,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融入其中的设计元素多多少少都会体现出地域性的特征,考虑到多元化的地域因素也是风景园林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风景园林设计师可以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或人文特征来进行设计,使得现代风景园林景观不至于千篇一律,能够体现出独有的地域特色,也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进行创新的重要依据。
         1、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对地域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究,给园林景观的构建带来了莫大的帮助。首先,对该景观中的地域特征进行探讨,能使得相关的设计人员对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以及需求进行掌控,了解到该风景园林设计的关键点,从关键点出发进行景观的设计,在设计同时,还需要对风景园林的环境以及历史的发展背景进行考量,将这些背景资料融入在一起,设计出一个符合该地风情特色以及文化精神发展需求的园林景观;其次,分析地域特征便于相关的设计人员对该地风景园林的价值进行探索,不断的挖掘出该景观设立的价值以及作用。给其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灵感,提升了整体风景园林规划的设计水准;最后,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开展相应的地域特征分析工作,便于城市的发展。给城市的文明发展注入了一定的动力,赋予了其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即使风景园林的改造空间比较小,其也能提升该城市自身的价值,其可利用的程度比较高,不仅仅能体现出风景园林设计的先进程度,还能让整体风景园林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风景园林设计要点
         为了能够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起到指导作用,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价值,要求风景园林设计师必须提前做好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工作,主要包括气候、地质、水文环境信息的采集。通过收集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相关资料,地域文化特征等等,对于数据信息予以深层次的分析,从技术性、经济性的角度合理使用各类资源,科学设计施工方案,有利于全面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质量。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调查内容就是地域文化特征,设计师可以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或者阅读关于城市历史、地理、风俗、文化等专业书籍,深挖城市的特色文化,促进风景园林与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彼此之间交相辉映,将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大大增强了园林景观对人们的吸引力,地域特征的应用价值也会由此而展现。
        3、地域自然特征的内容
        自然特征主要包括气象气候、植被、地质地貌、水文等,是这些内容的综合体,大气是气候气象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位于地球外圈层,实现对地球免受强紫外线的照射。不同地域的大气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的气候气象。植被包含自然形成的和人工种植的,是体现人类对居住环境重视的环境因素,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地质反映了不同地域的地质土壤情况,可决定地域的自然景观特征的不同;地貌是地球表面在不同外力下形成的不同特征。地质地貌跟植被有一定的关系。水文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依赖条件,很多建筑都会选择依水而建,人们往往会选择临水而居。


        4、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
        4.1绿化植物特征
         在实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时植物特征的表达也是一个要点所在。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植物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同,与植物生长习性不符的环境会引起植物的长势不佳或者大范围死亡,因此要尽可能的选择乡土植物,或者是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的植物品种,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另一方面,植物种类还会影响到风景园林的整体效果,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植物自身的高矮、颜色、叶类及花类等特点,通过合理的搭配和排列,营造高低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展现绿化植物的价值功能。
        4.2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不仅有地质地貌特征,还有气候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影响下产生的植被都属于其范畴。同时,这些要素之间也有着其内在的联系。例如,我国的西南部大多数城市都是属于山地地貌。这些城市在园林规划中较少使用草坪,更多的是采用一系列的根系发达的树木,例如乔木,树木还能很好地稳固土壤,保护土壤不受冲刷的影响而造成流失,与此同时,还有助于遮阳。从这个角度看,在园林风景设计和规划的过程当中,设计者需要对自然因素的特征有深刻的认识,从综合的角度来进行保护自然环境,进而不断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4.3社会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古典园林与现代的城市园林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区别,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社会所处的阶段不同,人们对于园林的需求不同,园林设计工作展开的内容也变得不同。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需求,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不能单纯局限于对于绿植的栽培与养护,更要注重园林给城市带来的观赏性与公益性。除此之外,还要通过风景园林的设计让城市的规划发展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让园林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4.4人文特征
         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技术背景。地域人文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某些地域的风景园林规划中,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遗迹是历史留给后人记载和反应人类历史活动的宝贵印记,是人类在地域特征上的宝贵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历史的记载和传承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要对历史遗迹进行合理的利用,但这种利用不能以肆意的修改和抹煞为前提。在某景区的规划建设中,以纯自然的外部景观创造出朴素脱俗的美景,并在景区中重现了历史古迹,重现的历史遗迹与原风景园林相得益彰。在后现代主义的众多代表作品中,人文符号这一地域人文特征因素的融入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比较有代表性的设计是另一处风景园林,此处山体较陡、离湖面较近,并不适宜进行建筑,但如果能将此处建成用于篆刻爱好者聚会的山林别墅,园林的整体艺术性、实用性会有很大改观,基于空间比较局促的现实,设计人员别出心裁的化不利为神奇,在山石之中凿出了一个亭舍。庭园的整体布局,像极了雕刻中一枚印章,布局构图又与该处的功用完美融合,庭园的规划布局在开合有度之中疏密错落的安置景点,使得游览路线也变得顿挫起伏。
        结束语:风景园林不仅仅是一道自然风景,更需要体现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价值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的基本原则是要充分结合地域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体现出地域的美。而且风景园林设计师要不断地研究园林周围环境的变化,然后分析和确定这些变化,最终将核心的内容表现在园林中。
        参考文献:
        [1]轩紧紧,马腾云,周岩.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安市汉城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绿色科技.2017(13).
        [2]王梦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讨[J].现代园艺,2018(02):81.
        [3]吴军.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园林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