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皮厚鹏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通过简单数学知识的获取
        皮厚鹏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贺家坪镇贺家坪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通过简单数学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新课改背景下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之外,也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从实际的小学教育开展来看,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数学教学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TM88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教学的不断创新,当前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所以很多教师都会通过课堂引入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部分教师对于问题的真正含义理解不够深入,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问题解决效率难以提高。由于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互脱离,学生很难掌握教材当中重要的知识点。
 1、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存在探索以及好奇心,整体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干扰因素,单一数学内容与数学理论使得尚不具备个人学习能力的学生开展数学学习较为困难。同时由于不同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方式不同,单个数学习题多样化的解题思路与解题办法,使得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混乱性,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1.2、虽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会提出一些关联现实生活的问题,但是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解答时间,还是下意识地沿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程序化地灌输给小学生。这让以往“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讲解原理”的教学方式没有本质上的变化。这样的课堂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使学生只知道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算数方法,而忽略了解方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有效地抓住重点。这也很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建立。
        1.3、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且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学生是生活的个体,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是不同的,课堂上教师很多教学评价方法机械单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学习效果。
2、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2.1、构建情景
        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情境的直观性构建能够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也是实现开放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围绕学生对待知识的认知基础进行授课环境的优化创设,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想象,让学生对基础的数学内容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为保证所构建的课堂环境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提高情境创设的整体效能,需要加强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的规范性应用[1]。
        2.2、设置生活情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生活化情境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科目的认识会发生改变,同时,教学方式多元化,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都会提升,对同一问题形成差异化的解决方法,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如小学生在搭积木时,多种手段都可以将积木推高,每种堆积方法代表学生的思维方式。最终,学生具备优良的学习态度,认识到数学科目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当生活中出现相应的问题时,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例如:在《长方体》教学中,教师可整体分析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生活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有效掌握知识。如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由此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了解所学内容。然后,运用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与生活中的长方体做对比,然后要求学生制作长方体模型,并明确长方体的立体构成,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2.3、创设情景互动,实现高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此,我们可根据学生天性好玩、好动的特点,在课堂当中加入游戏内容,在游戏中完成教学。学生既享受了游戏的乐趣,又参与了学习,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以更好的激发。在游戏创建时,可观察学生都喜欢什么动画片,平时爱做什么游戏,把这些东西加入其中。学生喜欢这种上课方式就会快速融入其中,在玩耍中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为以后更深层的学习打下基[2]。
        2.4、情景”成为“双基”学习的重要载体
        新课程实施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教师注意创设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景,通过问题情景引出数学问题。这一变化为计算教学带来了生机,学生通过“情景”中的问题引发计算的需求,结合具体的数量关系探寻算理,进而抽象算法。“情景”使数学走进儿童的世界,让数学从抽象回归到现实。学生通过情景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原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发现新的概念、规律、性质,从而形成“双基”。
        2.5、奖励设计策略
        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因此,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奖励机制来鼓励学生,比如排行榜、徽章获取等,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游戏剧情,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奖励,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3]。
        2.6、创设学习情景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学生注意力以及好奇心是可以有效引导的学习资源,面对在数学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由于数学的抽象性而产生不愿学习数学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的开展要通过对于学生注意力的转移,通过将其无意注意的学习行为转化为有意注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数学知识的转移可以通过教学情景的设置,在课前环节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数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式,通过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式的学生,在便捷轻松的学习氛围下产生对于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
        2.7、扩展思维,开展情景教学方法
        在情景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并且在故事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采用知识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对于数学主动探究的热情和动力。由于当前小学生个性较为活跃,教师就可以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来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通过穿插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童趣,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使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问题,解决思路和学习观念[4]。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头,通过合理引导帮助使学生有效提出问题,认真思考并探索掌握问题的解决技巧,从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数学求知以及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国宏,宋润仙.基于视频分析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06):119-125+143-144.
        [2]刘晓萍.小学统计教学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2):62-64.
        [3]朱德江.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9):56-58.
        [4]贾伟,王显.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问题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0):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