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4021119760630XXXX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在当前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关系着农业的发展,也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关键作用就是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合理优化与管控,实现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标。但是,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我国近年来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增多。为抓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应对现存问题加以分析,并给予针对性解决方案,由此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水利工程是建设农业灌溉、泄洪、供水等措施的基础项目类型,对国民基础用水安全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掌握良好的管理方式是其建设中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农田水利工程的现存管理问题展开分析,讨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探究得出问题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基础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人员认识和经验不足
我国对于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导致现阶段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不足,致使有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很多人民群众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得不到有力的群众支撑,从而大大降低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及质量。另外,目前一些地方相关领导认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会影响当地土地的有效使用,从而降低经济效益,因而政府在倡导大力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时候,一些地方领导人不会积极响应,因而不能有效地落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由于相关的管理人员职责意识不足,导致其对已经完成施工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护与管理时,经常会贪图方便或者采取形式化的消极工作方式,导致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而且出现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问题恶化,严重缩短了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
1.2管理手段局限
我国早期的工程建设特点是“重建轻管”,表现为建设质量很高但管理过程乏力,导致工程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不利于农田工程项目的维护保养工作。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民生工程类型之一,在其管理过程中,往往因为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使得管理手段局限,不能使用多元化方式来促进工程建设的进度以及经济效益的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应将监控覆盖范围扩大,提高农田监测水平,实现较高工程安全调度能力,但因科技水平引入缓慢,目前并未建立起妥善的安全监测管理信息体系,使得管理手段只能沿用传统人工人力方法,工程的安全评估、风险分析陷入较缓慢的发展过程。
1.3配套工程不全
农田水利工程中,枢纽工程是其建设重点项目,但不可忽视相关配套工程,无完整配合下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企业、民众的受益范围变小,因而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效益。常见的重视枢纽建设、忽视水利配套工程的表现为渠道淤堵,因未对分渠进行相关管理控制,在防水季节时,上游河道淹涝情况严重、下游河道干旱情况严重,呈现明显两极分化趋势,渠水被浪费掉,未发挥应有效果。水利工程中重要的建设意义为周边农地灌溉,而渠道未进行良好配套管理开发,使得渠水的灌溉效益降低,影响农业收益。
1.4供水价格偏低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其收益的终端体现在供水价格,收缴的水费款项也是管理部门最为主要的经费来源,根据成本核算,多地水费应达到1.1元/m3以上才可勉强与水管单位的经费缺口持平,但惠农政策以及多地历史遗留问题,使得农业用水的金额仅为0.1元/m3以下,水费价格偏低,使得水管单位非但收不回运营、时间、人工等成本,更是无力承担水利工程的养护支出,因此造成农田水利工程各项目下的损坏行为,得不到及时维护管理的现象。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2.1及时更新相关设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因此,要及时引进并因地制宜进行改进以适应发展当地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另外,及时更新水利工程中的一些设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硬实力,特别是对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共享,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和实效性,在准确性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建立完善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农田水利工程长效监督机制,既要在施工阶段加强监督,又要在后期水利工程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和养护,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破坏,让所有农民主动承担监督任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保证该工程的正常运转。监督分为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抗旱工程方面、维修养护方面、防洪防汛方面等,要综合考察,避免水利工程发生故障影响到农业的正常需求。同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建立相关体制机制,让制度能够有效运行,有效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对于危害水利工程的人员,要给予一定惩罚。
2.3增加资金投入
要积极拓宽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改变传统的完全依靠国家资金支持工程建设的情况,吸引更多的投资方来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链的稳定性。另外,按照相关的规定,提高水费征收标准,从而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资金保障。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并在重点工程依情况设立监察团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资金账目总结,以确保资金使用方向有账可查、有迹可循。
2.4强化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制
由县人民政府牵头、县水利局和财政局联合成立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与项目建设管理局,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另外,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对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小农水项目实施乡(镇)主要行政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任务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工程高规格、高质量圆满完成规划项目建设任务。
2.5积极引进社会投资,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购买各种建筑材料、支付工人工资、使用相关机械设备,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如果缺少投资,相关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可以吸引社会投资,也可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让更多的人愿意投资农田水利工程,还可以变革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租赁承包,开展一定的创新工作,更好地带动投资热度。
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建设不但与农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中,为了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质量,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根据项目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管理措施,以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保质完工,更好地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国义.天祝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3).
[2]张之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及成效[J].江西农业,2019(16).
[3]李继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路径探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9(18).
[4]李永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究[J].区域治理,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