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白山 134300
摘要:松树镇煤矿3215综采工作面,通过KJ216型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时时在线观测回采工作面矿压数据,采用煤壁加固,调整工作面伪倾角、拉低、预挑顶等多种较为有效的技术措施。回采通过了工作面7条断层,提高了回采率、缓解采掘接续和工作面搬家倒面次数的紧张局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松树镇煤矿3215综采工作面回采通过了七条断层,其中a2和a3,两条断层落差分别a2为3.3m;a3为5.5m,期间松树镇煤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条件特别困难的情况下,采用了多种较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最终顺利地通过了断层,实现了安全回采。
1 3215工作面概况
1.1 松树镇煤矿3215综采工作面位于三水平+206东二采区,走向长度平均450m,倾斜长度平均130m。工作面共安装88部支架,1~42号支架煤层倾角为190,43~88号支架煤层倾角为380。回采工作面煤层为一号煤层,结构简单,普遍含一层夹石,夹石厚度在0.2m~0.7m之间,煤层厚度平均为3.48m,为中厚煤层,煤层硬度一般在0.5~0.7之间。
1.2 地质构造:整体呈单斜构造,整个工作面处于缓倾斜向倾斜过度,地层倾角在13°~40°之间。工作面内有7条断层,均为正断层,倾角在30°~90°之间,落差在0.8m~2.8m之间。其中对工作面回采造成影响的断层为a2和a3,均为倾向正断层,a2断层走向15°,倾向NW,倾角70°,落差为3.3m;a3断层走向10°,倾向SE,倾角73°,落差为5.5m,对回采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1.3顶底板特征:一号煤层伪顶为灰黑色细粉砂岩或炭质页岩,厚度在0~3.0m之间,平均厚度在1.5m,老顶为灰白色石英质中—粗粒砂岩,局部含砾岩,致密坚硬,矽质胶结,含黄铁矿集合体,厚度在3.3m~14m之间,平均厚度8.0m。一号煤层底板(二号煤层顶板)为灰黑色细砂岩,层理发育,平均厚度0.7m。
2 过断层前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矿压观测工作,做好预测预报,掌握矿压规律,及时在上下两道标出初次来压、周期来压位置,工作面提前降低采高,确保支架达到初撑力,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后,如果采空区上、下两顺盲巷长,必须采用人工强制放顶和深孔预裂法使其冒落。通过KJ216型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时时在线监测矿压数据,根据周期来压步距标出工作面上下两道来压位置,发现压力升高,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和手段,及时对顶板、工作面加强支护。[1]
(2)工作面推至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断层前加强两道支护,架设工字钢支护,每1m一架,用锚杆当拉杆将所有工字钢连接在一起,钢棚上面用编织袋装煤粉,铺2.0m厚的假顶,假顶上部打木垛,木垛接至顶板。用钢丝绳把木垛、编织袋假顶、钢棚梁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悬吊在顶板锚杆或锚索上,防止来矿压或工作面推进过程散落,失去支护作用。
(3)由于工作面倾角较大,为防止支架和运输机下滑,采煤机采取单向割煤,即采煤机下行割煤,上行扫货。采取这种割煤方式,保证运输机由下往上推移,克服了运输机的下滑。移架采用由下向上单向移架的方式,防止支架下滑。
工作面以伪斜60进行推采和其它措施配合,取得很好的效果。
(4)移架时用单体液压支柱斜撑顶梁向前移架,给好抬底,带压移架,尽量少降前柱。具体操作是将单体液压支柱下端支在相邻支架底座上,上端支在本架顶梁上,在拉架时采取远方供液,降架时支架顶梁不降,而支架底座抬起,然后拉移支架,到位后再升支架,确保顶板不反复松动,移架过程中要对支架进行调整,确保移架后支架不会发生挤架、咬架现象,与运输机保持垂直,并保证支架达到初撑力,整个过程中严禁空顶下作业。[2]
(5)工作面过断层挑顶岩石较硬,不能采用采煤机割岩石,必须采取打眼放震动炮措施。放炮前必须保证支架在最小空顶距状态,同时防护好支架,放完炮后,及时将前探梁和护帮板伸出,支撑顶板。
3 过断层采取的技术方案
3.1加注化学加固剂
由于断层落差大,断层处上下两道煤壁高,为防止过断层过程中煤壁片冒,在上下两道断层处打注加固剂,施工人员站在编织袋上在巷道3m高处打眼,每5m打一个眼,然后注化学加固剂,确保过断层时巷道不会片帮。为了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减少工作量,在工作面断层处距支架顶梁下0.5m,倾角25度打眼,每个眼深6m,间隔6m依次向上打眼注加固剂,注完后再行割煤。推进4m后,再次注加固剂,打眼位置在上次两眼之间,间隔6m依次向上打眼注加固剂。工作再推进4m,按以上方法循环依次进行打眼注加固剂,直至断层过去为止。通过对断层区域加注少量的加固剂,有效防止了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3]
3.2调整工作面与断层的交角,分段通过断层
为了防止工作面支架与运输机下滑,工作面调成伪斜(即运输顺槽超前回风顺槽),同时过断层时尽可能调整工作面与断层走向斜交的方法过断层,采用点过的方法。
3.3采用人工拉低、顶输送机,缩小循环通过
过a2断层是从断层下盘进入上盘(下压断层),a2断层落差3.3m。当工作面推至距断层面10m时,采高降至1.8m,同时留住顶煤、拉底按-100坡度进入二层过断层。过下压断层顶板不易冒落,比较容易就能过去,(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面过a2断层示意图
3.4挑顶、内衬钢丝绳、打锚杆挂网通过断层冒落带。
过a3断层是从断层上盘进入下盘(上仰断层),a3断层落差5.5m。工作面推进距a3断层面5m时,采高降至1.8m。沿a3断层上盘推进,过断层面后按100仰采,沿a3断层下盘推进,经Ⅱ层煤、层间距至Ⅰ层煤。(如图2所示)工作面煤壁片帮比较严重时,必须停止推进及时护顶支护煤壁。在支架顶部挑木梁,木梁顶部刹金属网,并内衬钢丝绳,钢丝绳间距0.5m,钢丝绳与金属网每隔0.2m连一扣,金属网间搭接0.1m,每隔0.2m连一扣,木梁搭在支架上的长度不能少于0.6m。在靠近煤壁处,木梁用单体支柱支撑,煤壁采用打锚杆、挂网封严煤壁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缩小循环步距0.3~0.4m,必要时,为减少采煤机割煤震动造成片帮冒顶,在封闭顶板、煤壁安全情况下,采用人工清货推进过断层冒落带。[4-5]
图-2 工作面过a3断层示意图
4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由于安全成功解决了过断层问题,积累了安全生产经验,缓解了采取接续,与重送开切眼相比,避免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煤炭损失,提高工作面回采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结论
矿井开采煤层地质条件是决定煤炭开采难易程度的基本因素,也是影响矿井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工作面的顺利开采,提高回采效率,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根据松树镇煤矿3215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情况,提出了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技术方案,为松树镇煤矿3215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实践结果也为其他工作面相似条件下的开采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岑传鸿.采场顶板控制及检测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2]杜计平,孟宪锐.采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3]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志国.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J].煤2009,18(7):29-31
[5]杜良荣,朱芳队,王红旗,等(et al)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技术探讨[J].中州煤炭,1999(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