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斌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中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改革的重任。体育在初中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给初中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兴趣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备受学生的喜爱,简单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而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1]。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引言:
体育教学在我国初中教育阶段属于重要的组成内容,如今新形势下,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备受重视和关注,而体育教学的一大目标就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如此,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乃至未来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兴趣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的创新教师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的保障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2]。
一、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兴趣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全面分析学生特点以及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教学活动,所以兴趣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也有重要的作用,在兴趣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实现身体素质的锻炼。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迎合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如此,还能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并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对提高和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帮助。
二、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越来越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其中就存在着很多明显的教学问题:首先,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的枯燥,目前多数的教师都是紧紧围绕着中考考试需要的考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长久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的落后,一直以来体育的教学紧紧局限于课堂和操场,而缺乏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最后,就是体育教学所需的相关设备不完善,这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
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体育游戏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都比较的单一,学生也都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学,呈现出被动的学习特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的弱化,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也无法提升。而兴趣教学法的出现,为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喜好,开展适当的体育游戏来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兴趣,就比如说在篮球教学中,就可以开展投球比赛,将学生进行分组,比一比哪组学生投球准确率,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唤醒,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奖励,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改善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开展兴趣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创建兴趣小组,按照相同的兴趣组建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和发展。比如说教师可以设置多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拔河、足球、跳绳、踢毽子等项目,让学生自由按照兴趣组队,教师发挥出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修养。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建教学情境
如今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师也应该合理的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田径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对此不敢兴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比如说就可以拿刘翔举例,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学生的兴趣也会高涨,从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四、结语
总之,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初中生的学习以及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体育的不足,还能有效的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使用有效的兴趣教学法来开展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3]。
参考文献:
[1]侍汉军.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求知导刊),2015,12(20):141-142.
[2]冯遵章.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9(19):197-198.
[3]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1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