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站与附属交叉口结构施工工法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叶二鹏
[导读]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拥堵已成为日常出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进一步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地铁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拥堵已成为日常出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进一步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地铁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地铁车站作为轨道交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多设置在城市道路下,内设站厅层、站台层、夹层等内部设施及车站出入口、风道、安全出入口等附属通道。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地铁车站与附属交叉口结构的施工方法,旨在更好的推进地铁项目的施工建设。
        关键词:地铁车站;附属交叉口;二衬结构;施工方法
        引言
        车站二衬结构一般采用液压台车整体一次成型,过附属结构时,一般预留附属结构钢筋及防水层,待附属通道开挖完成后再施工交叉口位置,此工法导致交叉口处有一条环向施工缝长期暴露在外,对结构及渗漏水防患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1  工艺工法特点
        1.1 减少施工缝,降低渗漏水的风险;
        1.2 保证了后期附属、区间防水层搭接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暗挖车站与风道交叉口处施工。
        3 主要引用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
        4施工方法
        将车站二衬与交叉口风道二衬整体浇筑成型,液压台车与满堂支撑架结合方式施工。
        5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
 
        图1 施工流程图
        5.2 操作要点
        5.2.1 开挖及仰拱施工
        自区间支通道开挖进车站中下导及风道下导,向下清底,风道开挖至图2红色虚线处,施作仰拱初支或垫层,铺设防水层,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开始施作仰拱钢筋工程,在风道变形缝处施工变形缝及堵头模板,因图3标红仰拱背部为迎土面,设计一般是有抗渗要求的,浇筑时禁止将回填层与仰拱一起浇筑。
        图4 现场施工实例
        5.2.2 二衬施工
        二衬施工时,因风道与车站交叉口处拱顶悬空,浇筑顺序必须如下图所示,1、2顺序可以对换。

        图5车站与风道交叉口处二衬浇筑顺序
        如下图所示,红色线框内为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配合2015小钢模、5*10方木、I20b工字钢进行风道二衬施工,左侧为车站模板台车,两者交界处,以异形圈梁连接起来,交叉口二衬靠风井侧做到变形缝位置,左侧与车站相接。
 
        图6 车站与风道交叉口处二衬施工剖面图
        6 劳动力组织
        表1 施工班组劳动力配置表
        8质量控制
        8.1 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8.1.1 钢模与台车交接处模板控制
        台车就位后,再拼装风道二衬钢模,接缝处用100*100mm方木固定,下装顶托加固,浇筑前仔细检查,浇筑时派人专门值守。
        8.1.2 交叉口处砼质量控制
        交叉口处砼浇筑时应先对称浇筑,风道二衬模板也应设置观察窗口随时注意混凝土浇筑高度,避免偏心浇筑出现质量问题。
        8.2 保证措施
        8.2.1 台车就位、钢模拼装完成后及时测量断面净空尺寸;
        8.2.2 变形缝、施工缝的安装工作,为了保证生物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要求,在实际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应设计要求开展工作;
        8.2.3 在整个施工工作进展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即在每一道工序开始之前,以及在该工序结束之后,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并保证内容详实,尺寸明确。
        8.2.4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将对最终的施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工程开展之前,必须严格按照相应标准,针对每名施工工人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工作,力保其能够熟练的掌握该工序的工作要点,确保作业质量。
        8.2.5 为了进一步控制施工作业的质量,相应的指导、检查工作必不可少,因此应进一步的加强过程控制,具体而言可以设置领工员值班、技术员指导等方面的施工程序,严把施工质量关。
        8.2.6 严格施工配合比,确保砼质量满足强度及抗渗等级要求。
        9 安全措施
        9.1 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1.液压衬砌台车为隧道衬砌一次成型设备,对施工台车的治疗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在作业之前,要对台车的强度和结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以满足相应施工需要。之后进行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要求满足左右对称的施工工艺,以避免高模台车发生偏移的情况;液压台车与风道钢模交接处采用10*10cm方木作为支撑,下设顶托加固,浇筑时派专人值守严防涨模。
        2.高空作业: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首先,参与施工作业的液压台车、满堂支撑架,一方面需要设置台车平台,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布置安全问题,设置检查梯;其次,在台车平台上工作的施工人员,还需要进行铺设木板的作业,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台车作业稳定性;此外,工作人员在整个施工工作进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规范的佩戴好安全帽、安全绳等防护设施。
        3.施工用电:为了防止出现工作人员触电的情况,作业区必须使用低压照明,此外,除了要做好相应的绝缘工作之外,还需严格避免电线外悬挂的现象。
        9.2 保证措施
        1.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在台车就位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精确的计算上一板混凝土强度,严格控制台车上升速度,进而精准计算上升过程中台车对混凝土板造成的压力,防止出现压坏的现象。
        2.针对模板台车走行轨道的问题,在调试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轨道线路误差,依据相关规定,误差应严格控制在10毫米以内。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在台车就位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启动微调机构,在满足要求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支撑。
        3.高空作平台要有护拦,在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也需按照规定机上安全绳。
        4.在电工作业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安全要求,需在作业之前熟知相应的安全规程、施工规范,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同时,还应要求每一个电工在作业时建立临电档案,详实记录整个作业过程。
        5.在整个施工作业进展过程中,相应施工人员需按照相应安全规程,认真佩戴好相关防护用品。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性行为,施工组的作业班长应立即作出反应,安排相应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区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派专人留守在该位置进行看护,之后在第一时间通过施工对讲机,亦或是派专人报告的方式,迅速将相关情况上报给施工领导人员,及时排除险情。
        10 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施工现场的污水处理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预算规定,严禁将清洗砼罐车和输送泵的污水就地或随意排放,施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
        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事故工作人员的文明素质,应定期开展相应文明行为教育工作,程序化管理,标准化作业。
        3.结合现场实际工程和施工作业情况,应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施工队负责人应做好明确的任务分工,保证整体工作能够按照相应程序严格落实,进一步落实文明施工。
        4.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环境的保护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场地上的淤泥积水的清理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洞内道路和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
        11 应用实例
        11.1 工程简介
        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土建10107标T2航站楼站全长224m,隧道埋深35m,主体结构标准段宽24.40m,高20.01m,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2个风亭组。水文情况:岩层渗漏水点较多,且水量较大。地质情况:面结合差,层面局部充填粘性土。
        11.2 施工情况
        本标段TBM自车站小里程出洞,步进过T2航站楼站,车站及2号风道作为TBM吊出通道,仰拱分为过站标高、最终标高两次浇筑,二衬施工时,将车站与风道交叉口二衬整体浇筑成型,避免分次浇筑增加一条横向施工缝,并且由于施工缝长时间暴露在外,出现二衬背后岩层渗漏水严重的情况,增加抽排难度。
        11.3 施工照片
        图8 整体浇筑照片
        12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地下车站与附属交叉口结构施工工法进行分析,探讨了将车站二衬与交叉口风道二衬整体浇筑成型,液压台车与满堂支撑架结合方式施工,避免分次浇筑增加一条横向施工缝,解决了由于施工缝长时间暴露在外,出现二衬背后岩层渗漏水严重,增加抽排难度等问题,为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启龙,姚兰强,傅鹤林.长沙地铁3号线灵官渡站安全施工关键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1):1-7.
        [2]严明磊.地铁车站侧墙施工缝处渗漏水预防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7):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