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专利翻译规范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0期   作者:彭洁
[导读] 专利文献作为一种技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它既具有科学性,
        彭洁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00081
        摘要:专利文献作为一种技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它既具有科学性,同时又具有法律效力,是当之无愧的技术宝库,更是技术与法律的结合体,因此,如何规范专利翻译是学者们争相探讨的问题。通常由于专利文献同时具有科学性与法律性这两个特点,所以专利文献的书写格式与表达方式一般都是固定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格式与表达的规范,既要保证格式的规范,又要确保翻译的内容和信息准确无误,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有效的规范专利翻译,在今后可以呈现出更高质量的翻译文章。
        关键词:专利翻译;科学性;法律效力;规范策略
        一、专利文献概述
        专利文献作为一种出版物,是以法律公开新技术为前提的,并且其格式与书写方法都是统一的、固定的,像我们所熟知的说明书,一般上面都会详同时也是新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产品的详细诠释,所以说专利文献的意义十分重要,也是宝贵的技术信息源。对于产业界的发展而言,专利文献的参考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十分珍贵的,专利文献既可以作为技术信息用来促进各行业的技术发展,又可以创造新的商业化价值用来解决专利纠纷等法律问题,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法律声明,依照“权利信息"与“经济信息”等条款,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调查自身是否会遇到或经历侵犯已有专利权,从而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随着改革开放等程度的加深,对外文化信息等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大量引进,人们接触专利文献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般负责专利文献撰写的人员通常都是专业的代理人或者律师负责的,并不是由发明者负责撰写的。由于专利文献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包含专业的技术信息与法律信息,因此较之于普通的翻译是一种承载技术信息、法律信息的特殊文献,所以与普通文本的翻译相比,专利文献翻译具有特有的严谨风格。
        二、规范专利文献翻译策略
        “信”和“达”在英汉专利翻译中两个必备因素,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信”和“达”本身的含义是什么?“信”大方向上的规整,译文和原文在内容上大致是要复合的,译文不得省略原文的意思,也不得和原文在语意上有任何出入。“达”是对译文内容的要求,要求译文语句通顺易读、没有语法错误。“信”和“达”是两个大前提,英汉专利翻译在遵循这两个大前提下,还必须符合当地纯正的英文表达的习惯,让语言读起来比较自然,让语言简便和通顺,要让读者达到即使不用参考汉语原文,也能顺利阅读译文并理解译文的内容。
        专利是一种无形资产,专利权是国家对于专利的一种保障,属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专利权就是知识产权的其中一大权属。专利权有三大特点,分别是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独占性是指专利权专属于专利权人,除非专利权人授权,其他人不得随意使用。时间性就是指国家对于专利的保护是有时效的,专利权人可以在保护期内行使权利。地域性就是专利权空间上的限制,专利权只在其申请专利的国家或地区,以及与该国家签署特定国际条约和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受到保护,在其它国家和地区不发生法律效力。


        通过以上专利权三大特点,我们在翻译英汉专利文献时,首先应当熟悉不同领域文献的内容及其翻译规范;其次切实遵循专利摘要翻译的具体要求,注意专利翻译的常见误区,避免常见问题。
        在我们遵循了上述规则和条件的情况下,初步写出译文。译文初步成型后,还需要进行以下工作。第一,要仔细通读译文、检查译文,如果译文存在结构和语意不清晰时,一定要及时改正,以保证最终定稿的译文符合专利文献翻译规范。第二,在汉英专利翻译中,还需要避免语句含义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第三,要避免语法错误,如名词、冠词用法错误、时态转换有误以及同义词使用错误等问题,如果出现语法错误,译文的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被称为一篇合格的译文。因此,为了完成高质量的译文,除了“信”和“达”,遵守专利翻译规范,避免译文中细枝末节的错误也是极为重要的。
        专利申请人在向国家申请专利时,需要提交一种对专利的说明,我们称之为专利说明书。 专利说明书是一种法律文件,是对所申请的这项专利的清楚完整的说明。所以,专利说明书既是体现科技的文献又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书,它是融科技与法律语言为一体的文体。怎样才是一个符合要求的专利说明书呢?首先,专利说明书的全文通常包括专利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权利要求、摘要等内容。其次,专利说明书在结构上是高程式化的,表达较正式,语句也是以长句与紧缩句为主。总的来说,我们在翻译专利说明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既要符合翻译的标准规范,又要注意专利说明书本身的特殊性,两者相结合,才能译出优秀的专利说明书。专利文摘的翻译则是科技翻译的领域,其特点是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翻译专利文摘的标准更为严格,其不仅注重语言和知识的转换,更强调语句忠实准确、通顺流畅。想要译出一篇优秀专利摘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正确理解原文。也要准确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保证译文的整体上符合逻辑,避免出现术语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同时,译文绝对不允许有错译、漏译、语法不当等问题发生。摘要其必然带有原文的文风,特定的技术术语及习惯用语。并且由于专利文摘来自于专利说明书,所以专利文摘会带有一些专利说明书的风格。

        三、结语
        在专利翻译文献中,译者要顺应文本当中的具体的语境,以“忠实准确”、“通顺流畅”、“规范专业”为标准”,也就是说译文不但要需要通俗易懂,还要忠实于原文。不但要符合术语规范,还要尽可能往科技语言靠拢。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利用所翻译的文章中约定俗成的语言特色或习惯。又鉴于专利文献对于专利权在法律上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平时多阅读书籍,并从生活的点滴中积累自己的知识,强化自己的语言基础。翻译时要一丝不苟的态度,贴合原文语境,避免译文含混不清或语法错误,而且要注意准确传递原文件的技术及法律信息。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大致对要如何准确地翻译好专利文献进行一个总结。第一,我们要保证自己的语言基础达到翻译专利文献的要求,除了熟知大量的专业性词汇,掌握英汉互译中语法结构特点、行文逻辑、语法规则。第二,在语言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遵守专利翻译中的规范。只有做到这两点,才是优秀译文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江里楠.英文专利文献阅读入门[M].专利文献出版社,1984.
[2]张桂平英汉专利翻译技巧精析[M].北方软件教科室,2011.
[3]史玉琴.标准文献的语言特点[M].中国翻译出版社,1998.
[4]韩岐山.科技英语特点及其翻译[M].中国科技翻译出版社,2007.
[5]宋新智.基于科技问题特征的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8.
[6]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7]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M]中国翻译出版社,1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