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智策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湖北 潜江433123
摘要: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技术为探测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其能很好的识别水淹层、发现高含水层位、在老井中寻找高含油饱和度层位,并对裸眼井中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适用于八面河油田油藏动态监测,在八面河油田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八面河油田;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剩余油饱和度;储层动态监测;挖潜
前言:八面河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开采,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进一步复杂化和零散化,油层分布的规律日益复杂,为了有效提高采收率,挖潜增效,八面河油田十分重视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因而针对八面河油田油藏的特点,引进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技术,它能有助于了解油藏动态变化情况、水淹程度和油藏内油、水的分布状况,对了解八面河油田的地层剩余油分布情况,调整油田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基本原理
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是目前确定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的有效技术,其测井原理主要为通过脉冲中子源向地层发射高频、低频的14MeV中子流,高能快中子与地层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发生碰撞。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仪记录分析非弹性散射次生伽马能谱,热中子俘获次生伽马能谱,非弹-俘获时间衰减谱,热中子俘获时间衰减谱,长源距活化能谱。其中非弹性散射次生伽马能谱,热中子俘获次生伽马能谱,非弹-俘获时间衰减谱,热中子俘获时间衰减谱主要反映地层的流体性质,通过元素解谱及数据漂移校正可以得到C、O、Si、Ca等元素的干重、C/O比、含油饱和度、矿物含量、热中子俘获界面和孔隙度等参数。长源距活化能谱及其时间谱能反映高压层与低压层,可指示溢流点、倒灌、层间串等问题。
2仪器简介
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仪由遥传、采集和高控三部分构成(如图1)。其拥有多种测量模式,其中组合模式可同时测量能量谱和时间谱。能量谱包括非弹和俘获的元素产额、矿物含量、能窗C/O比、元素C/O比、含油饱和度等;时间谱包括热中子俘获截面、孔隙度。一次下井,仪器可完成井温、自然伽马、C/O比、中子寿命、元素含量、孔隙度等地层参数的测量。
该仪器总长4645mm,外径89mm,耐温175℃/6h,耐压100Mpa。
测速:俘获模式180m/h,组合模式60m/h,中子产额1.5*108n/s。
3应用实例
2020年4月至今,已对八面河油田10口井进行了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根据资料解释成果,对10口井采取了新的生产措施,措施有效率为100%。
A井于2015年10月18日进行了裸眼测井,是位于八面河油田南区2015年投入开发的一口开发井,在对A井进行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前,该井生产9号层,射孔井段为1179.0-1182.0m,产液量为4.3t/d,产油量为0.1t/d,产水量为4.2m3/d,含水率为97.3%。2020年4月30日对该井进行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图2),测量井段为1125.0-1190.0m,测量目的是找出产水层,然后进行堵水作业,了解射孔层段ES3S51组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状况,监测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情况,进行有效挖潜。该井的射孔井段为9号层,从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曲线的显示上看,9号层射孔位置剩余油饱和度过低,井温曲线负异常明显,综合解释为高水淹层;7号层碳氧比曲线有异向双峰,碳氧比曲线与纯油层碳氧比曲线基本重合,与纯水层碳氧比曲线包络面积较大,综合解释为油层;综合解释3、6、加1、8、加2、10号层为高水淹层;4号层为水层;5号层为高水淹层(含气)。基于解释结果,建议采油厂对9号层封堵,后期作业补射7号层。措施后,该井产液量为25.2t/d,产油量为9.0t/d,产水量为16.2t/d,含水率为64.3%,含水非常低,从生产数据看,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曲线的解释成果符合实际情况,挖潜增油效果十分明显。
4结论
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技术在老井复查、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水淹级别的划分以及挖潜方案的制定等方面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万里春.脉冲中子全谱剩余油测井解释原理与实例.西安:奥华电子内部文献
[2]吴世旗、钟兴水等.套管井储层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3]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