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贵市
厦门市湖明小学 361004
摘要:从教师行业的基本要求和专业特性来看,小学教师“非师范化”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专业化要求不相适应的,是与教师素质的提高相矛盾的,也是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相矛盾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强入职培训,补足小学教师“非师范化”产生的短板,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非师范化”;补足短板;教师专业化;名师引领;新型专业化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中等师范教育一直是传统的小学教师培养方式和渠道,也是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近十几年来,大量的中等师范学校出现关、停、并、转现象, 这是小学教师培养方式的“去师范化”现象,随着小学教师培养方式的“去师范化”,小学教师的来源也相应的变为向社会招聘,我把小学教师培养方式的“去师范化”和小学教师向社会招聘统称为小学教师的“非师范化”。小学教师“非师范化”给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可喜变化,也带来了挑战。从几年来的小学管理工作实践中,我觉得有必要对小学教师的“非师范化”后出现的现象进行反思,才能真正应对小学教师“非师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二、对现象的反思与本质探寻
近几年来的小学管理工作实践中,我对小学教师“非师范化”后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现象及其原因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主要有下面一些特征:
1.教材领悟能力存在基本缺陷:“非师范化”后入职的部分小学教师由于缺乏对小学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把握,没有经过严格的小学教材教法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存在教材分析能力的先天缺陷,“备课难”成了他们的基本困境。
2.“上课难”现象及其普遍:“非师范化”后入职的部分小学教师由于只是在入职前接受“速成”的课堂教学训练,只掌握“片段教学”的课堂教学技法,加上对教材分析能力的先天不足,课堂教学能力尤其是课堂组织教学能力严重缺失,“在乱哄哄的教室里自演自唱”现象时有发现,“上课难”是他们经常感叹的事情。
3.班主任工作胜任难:“非师范化”后入职的部分小学教师由于没有系统的参与小学教育教学实习过程,没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概念,没有班主任工作体验,更谈不上经验的积累,加上大部分“非师范化”的小学教师没有系统的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没有具备基本的小学生心理学常识,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出现班级管理松散、处理学生之间矛盾问题方式简单、与家长沟通不畅等诸多问题,这样的班级往往班风较差,学生上进心不强,家长意见比较大。
我们的目的不是研讨小学教师“非师范化”的利弊与功过,我们的目的在于找到应对的良策。
三、教师专业化探讨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该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教师职业的性质、权利、义务、资格、作用等一系列方面。该法首先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跨世纪园丁工程”,1996年6月举行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些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决定的共同点和关键词是: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从教师行业的基本要求和专业特性来看,小学教师“非师范化”是与教师专业化要求不相适应的,也是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相矛盾的,我们不能依赖一些连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这些基本素质都存在较大问题的教师来推进素质教育。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决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本人在教师专业化方面也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1.办好学校的根本因素在于教师,要把教师专业化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学校是由诸多要素和资源构成的社会组织实体,学校的基本硬件要素包括校园环境和设施、教育教学设备等,学校的基本软件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学校规章制度、学校文化等,学校的资源包括由上级组织提供的资源、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社会资源。学校管理的主要作用和目标价值在于充分提供和利用学校的所有资源,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和学生通过教育教学以及其他活动,高效优质的实现和完成学校的教书育人等各项目标任务。要高效优质的实现目标任务,需要构成学校组织实体的各种要素和资源有机配合,高效利用,这些要素和资源的核心就是教师!教师是学校各种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办好学校的根本因素在于教师。
①加强入职培训,补足“非师范化”产生的短板
要根本解决小学教师“非师范化”后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缺陷,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非师范化”入职的教师进行严格、系统的入职培训,培训的内容应主要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材与教法,同时安排在学校担任实习班主任,进行班主任工作实习和培训。通过严格、系统的学习培训,可以使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材与教法成为他们的必修必备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效补足小学教师“非师范化”产生的短板。同时,可以参照商事等其他行业的证照分离方式,严把上岗关,即:凡是通过教师招聘考试的新入职“非师范化”教师,只是跨过准入门槛、获得实习教师资格进入各个学校,只有经过严格系统的一年入职培训,并且考核合格,才能获得上岗证,无法完成入职培训,达不到考核合格要求的新招聘的入职教师,不能被聘用为教学人员。现在许多行业都执行证照分离,比如普通公众持有驾驶证就可以开车上路,但是要作为出租车驾驶员还需要考取相应的上岗证。我们现在每年都进行教师资格审核,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制,在教师上岗这个入口关起到更好的管控作用。在“非师范化”入职的教师入职培训问题上,新加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他们非常注重优秀教师的来源,每年都从成绩最优秀的30%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教师,其次,所有有意成为教师者,必须在国立教育学院进行一年的教育专业文凭课程学习和实习(带薪培训),从而保证教师的高素质和专业化。
②重视专业发展规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办好学校的根本因素在于教师,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该按照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定位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和目标,在这个方面,新加坡的做法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他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事业规划,教师事业发展与职位等级挂钩,薪金也与职位等级挂钩,不与职务挂钩。每年,校长要求教师规划自己的发展,学校、教育部从灵活安排工作、提供合理薪酬与奖励等方面更好地支持教师专业提升与发展。在新加坡,每个教师要和自己的上司讨论,规划自己3至5年的发展计划,教师专业与个人发展配套,同时提供教学、领导、专科等三个方向的发展蓝图。在这里,每个方向是独立的,不能交叉,也就是说,当你确定走教学方向时,就不能走行政领导、专科方向,致力于行政领导方向就不能走教学、专科方向,朝专科方向发展就不能走教学、行政领导方向,但三个方向的薪酬是一致的。
由于新加坡的教育管理部门对各级教师的专业化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清晰明确,新加坡的教师专业化水平都相当高,新加坡的各级学校的教育成果显著,国际知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将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列于世界表现最佳的教育制度之一。我们应该充分借鉴新加坡的教师专业化管理经验,在教师上岗后就按照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由教师、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一起定位教师职业定向规划及发展目标,从教师的起点和发展方向上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和目标。
2.坚持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和技能为目标,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在明确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和目标后,学校管理层应该坚持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和技能为目标,提供各种资源、创设各种条件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①搭建舞台,成就教师
要搭建舞台,成就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在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有一条永不枯竭的知识和信息的长河,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学校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课堂教学水平、教研能力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才能真正为学校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我曾经任职的外附小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开展的一些活动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学校举办华东五省六校小学语文会课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研究、成长的舞台。在交流会课活动中,来自上海、江苏南通、浙江诸暨、安徽铜陵四地以及我校的老师向广大专家领导、同行等展示了阅读教学的最新理念,以生动的课例探讨了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等系列问题。为广大小学教师加强交流开辟了渠道,架设了友谊的桥梁,成为华东地区小学间教学研讨的一道亮丽风景。教师们聚焦于课堂,成长在课堂,在不断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学校采用培训与竞赛相结合的形式在校内开展“创新大赛”系列活动,现场撰写教学设计比赛――教学设计点评——片段教学比赛――专家指导片段教学。这一系列的活动既为老师提供了相关培训,也让教师人人得到共同提高。学校坚持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扎实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校本培训,以训促练、以演促练、以研促练、以赛促练,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课堂教学水平、教学科研能力。学校还成立“特邀专家工作室”。聘请了学术水平高的专家在校开“特邀专家工作室”,为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得到更多专家指导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和实践者,学校努力做到只要教师有学习的动力,有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动力,有多大的本领就给你多大的舞台!教师在学校为他们搭建的一个个学习、研究和发展的平台上获得了充分的表现空间,教育教学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②名师引领,共同进步
要建立名师、专家型教师引领传导机制,由名师引领、带领所有教师共同进步。术有专攻、学有专长,我们要重视和发挥名师和专家型教师在各自的教育教学领域的特殊才能和引领作用。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发现如果能够将名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传导到所有教师,对教师的共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外附小为例,学校制定出台了《校级名师竞聘规定》。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对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评选和竞聘,由他们传授各自的教育教学经验,展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示范引领,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同时,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学校经常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课堂教学观摩前,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授课指导老师、授课老师共同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共享成果。这样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不仅使授课老师受益,也使参与听课、反思、再设计的指导老师也受益,达到了“多赢”目的。在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教师们自发形成许多课堂教学研究小团体,个别老师间的教学探讨逐步延伸为备课组的课题研究和问题研究,按照“问题就是课题,课堂就是研究”的理念开展教研,以研促教,以教助研,取得良好成效。学校多次获得“教育教学质量奖”,教师中多人次在省、市、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师基本功比赛、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③目标激励,促进成长
目标对于人来说,是外在的,心理学把它称为诱因,行为学把它称为行动指向。确立目标就是用诱因激发人的动机,用指向引导人的行为。因此,现代管理学认为,在一个集体内,目标对于每个成员来说具有导向、激励、聚合、召唤的功能。为了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并实现自身价值,学校开展了以“有效教师”为主题的岗位大练兵活动。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开一堂课,通过备课、开课、议课,磨炼专业技术,锤炼教学艺术。年轻教师则进行“三上三反思”或“二上再反思”, 通过反复实践、思考,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研能力。教师们还通过学校网络平台进行超时空的评课、教研,努力实现“和谐施教,有效导学”。
④与时俱进,新型专业化
要与时俱进促进教师的新型专业化。在小学教师“非师范化”后的今天,不仅需要把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和技能、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同时,要把与时俱进促进教师的新型专业化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和生活形态及其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它带来了现代社会知识的大爆炸和知识传播的新形态和新模式,不仅是对应试教育的最大冲击,也给素质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的推进教师新型专业化。首先,要提高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做到具备传统的教育教学素质和技能的专业化,还要拥有学习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不仅要学会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知识、新技能,还要能够把它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让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知识、新技能与传统的知识相结合并为教育教学服务。其次,要与时俱进地推进教师新型专业化,必须大力推行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人工智能时代还带来了人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革命性变革,新的浪潮正在汹涌而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这一革命性变革,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认识、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基础上,时刻坚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仅传统知识的获取方式要创新,原有的传授传统知识的手段和方式也要创新,同时,要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培养学生成才的主要目标,将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性化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每个个体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学生,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将越来越难于生存和发展,所以,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当成教师新型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四、不做为结论的思考
应该说,小学教师“非师范化”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非就此问题严重,这一新局也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比如小学师资的来源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各个类别的中高等学校为小学提供新的知识水平更高、知识结构更有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师资力量,小学师资水平也由中等师范生逐步提升到大学本科甚至更高的水平,现在小学中不仅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甚至出现了博士生老师!这些不仅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学校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把握时机,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有利因素,赢得教师、学生、学校三方的共赢和发展。
我觉得,好教师就是播种机,把无数颗优良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跟随学生成长、开花、结果。好教师会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让学生尽情翱翔。现在,好教师应该是超级人工智能机,让学生可以尽情“百度”,随时“搜索”,好教师应该是一台3D打印机,只要学生有理想、有创新,教师可以带领他们打印梦想!祖国医学说:药材好,药才好,我们说:教师好,学校就好!
参考文献
[1] 《学校管理学参考资料》,张萍芳编.
[2] 《学校管理》,侯怨水,胡凤岐主编.
[3]《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白益民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4]张人利《聚焦有效教育的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5]《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