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唐侨颖
[导读] 本章是第五单元最后一章,在前面介绍完生物圈中的动物

         唐侨颖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  广东深圳  518107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第五单元最后一章,在前面介绍完生物圈中的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后,本章接着介绍病毒。病毒是学生学习的生物体中最特殊的一种形式,与人类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章中介绍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等,也能让学生感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介绍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
二、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等知识,认知了细胞是构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已学会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等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具备独立学习本节部分内容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他们对本节课涉及的有关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知识难以理解,尤其是对病毒的非细胞结构存在疑惑,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新冠疫情期间对于新冠病毒也有所了解,对于新冠疫情的现状和我们中国在抵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的表现有一定感知,但是也不够全面和系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是曲折前进的。(科学探究素养)
2.通过对比学习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感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生命观念素养)
3.通过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升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科学思维素养)
4.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提升对生活时事的关注,并用生物学观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抗击肺炎疫情表现感受国家自豪感和爱国之情。(社会责任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病毒的特征和生活;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病毒》一课通过新冠疫情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新课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归纳,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课堂中设计的制作病毒模型活动让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动手,建构学科知识;课程后段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新冠疫情“抗疫”情况,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