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森
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 610203
【摘要】:高中思政课和艺术相融合,能丰富思政课内容,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哲学和艺术均来源于生活的共通性特征使得思政课和艺术有机融合具有可行性。对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哲学与艺术融合课程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哲学与文化模块教学;艺术;课程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政课和艺术教育都是“五育并举”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重要课程的艺术与哲学的有机融合,既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经验和历史教训的重要总结,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虽然各地对二者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但仍存在明显的浅表化特点,系统性欠佳、深度不够、实效不明。我校基于现实需求,在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引领之下,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探索了一些路径,为实现我校“全面发展有特长,人格健全有品位”的育人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着重分析哲学内容和艺术内涵
探索高中思政课哲学与文化模块和艺术有效融合路径,深入分析和研究模块内容中的哲学内容和艺术内涵至关重要。首先,哲学与文化模块的内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文化自信的意义等。要在二者的融合中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方向,在课程内容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模块内容的教育。其次,有必要详细分析哲学内容和艺术内涵,哲学模块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课程中涉及到国内外许多的哲学概念和思想。流派不一样,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深入掌握哲学思想和哲学内容,挖掘其中的艺术观点和艺术信息。与此同时,艺术包括很多表现形式,只有详细分析艺术内涵,才能掌握艺术作品所呈现的思想,才能促进哲学和艺术深度融合。最后,思政课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进行,模块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拓展的,因此,必须用发展和创新的态度进行应对。在分析模块内容和艺术内涵过程中不断创新,才能帮助学生与时俱进地观察和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在生活中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二、挖掘哲学和艺术的共同切入点
在高中思政课哲学模块和艺术的融合过程中,挖掘正确的切入点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针对这两种内容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化展开融合。首先,哲学和艺术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艺术是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是对现实的写照,而哲学是对现实的抽象表达、概括和再创造,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艺术源于生活,体现人类情感,艺术呈现的通常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各种事物的自身理解,有创新和创造的成分。由此可见,艺术和哲学的本源相似,这正是哲学教学和艺术融合的关键切入点。
其次,哲学和艺术均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最终结果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呈现,都是需要持续展开分析和总结的,而且都是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验证,特别是科学的哲学思想,能够有效指导和促进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许多人的智慧成果,也是无数人的心血。鉴于此,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哲学观念和艺术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1]。最后,从艺术和哲学的发展起源来看,二者均要有强大的观察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支撑,这些也是哲学和艺术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因此在哲学与文化模块教学中融入艺术,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
三、借鉴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开展思政课程
哲学内容是思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常情况下,学生对哲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哲学本身的内容非常抽象,难以理解,而且哲学内容大多比较枯燥,理论和观点深奥,导致学生对于哲学的学习热情受到很大影响,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也就很难展开哲学和艺术的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和学情,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总结新课程改革以来形成的新方法、新经验、新思维,精选、整合和锤炼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程育人价值,从而为二者的融合奠定基础。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看出,艺术有很多类型,比如音乐、舞蹈、艺术、雕塑和戏剧等,而哲学大部分通过文字理论的形式呈现,从而导致了哲学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而且教学方法比较僵化。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应最大限度的参考艺术成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艺术作品。比如,在讲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时,可以在课程上引入一些艺术品,如漫画“木桶和木板的对话”以便学生在观察和总结的同时,挖掘艺术作品和生活中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观点,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从而促进思政课模块内容和艺术的融合。又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素描《血衣》、油画《占领总统府》以及雕塑《艰苦岁月》等,从而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2]。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中的哲学教育一般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大多比较被动,这一点极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对此,应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借鉴丰富多样的艺术呈现形式,使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或者通过哲学艺术作品以辩论赛等形式展开教学,从而实现思政课模块内容和艺术的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哲学模块内容和艺术的共通性,决定了二者融合的可行性,融合实践的探索不仅能够让思政课上得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还能帮助学生感悟人生智慧,过有意义的生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融合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使评价成为促进课程深度融合的有效手段;继续坚持课程融合教学方式方法的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葛慧."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美术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机制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2):214-215.
[2]梁启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中美术课堂的探索[J].读与写,2020,17(13):230.
本项目是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川教函【2018】495号)《艺体特色高中“文化+艺体”融合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以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为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