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曼娜
广东广雅中学,广东省广州市 510160
摘要:议题式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重要教学方式。基于智能平板的智慧课堂“3-3-3范式”议题式教学模式着眼于立德树人的目标需求以及智能平板的技术职称,课前以目标驱动自主学习,课中以任务驱动思维碰撞,课后以评价驱动个性辅导。这一模式以智慧课堂为引领,以议题优化为重点,运用信息技术,变革考核方式,切实实现后疫情时代政治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促进高中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智慧课堂、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课、立德树人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强师工程”项目“云智能翻转课堂促进思想政治课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编号:2020YQJK025)的研究成果】
现阶段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德育的教育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严重妨碍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的大胆创新,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效果。
一、当前高中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很不尽如人意。首先是由于政治教材涵盖的政治理论和概念比较抽象难懂,教学任务繁多,学生课业繁重,教学效率和普遍不高,学生难免会觉得政治课无聊枯燥,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很多学校以及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也会潜意识中忽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育人实效性。其次,有些政治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过于传统,没有把学生真正作为课堂的核心与主体,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没有将教材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重大的国内外时政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总之,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不仅不利于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而且更没有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目标落到实处。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智能平板等移动学习终端,既实现了师生、生生超越时空限制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生态,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线教学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师提前录制微课进行教学,往往会出现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隔着屏幕教学,缺乏师生、生生现场互动,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无法有效实现等问题。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学生复学返校之后,笔者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优势,规避其劣势,基于智能平板的智慧课堂“3-3-3范式”教学模式开展议题式教学,以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促进高中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二、智慧课堂“3-3-3范式”议题式教学模式构建
将智慧课堂与议题式教学相结合,创造了“3-3-3范式”议题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这一教学模式将平板使用贯穿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分别以目标、任务、评价驱动教学开展,着重强调智能平板中反馈功能、互动功能、评价功能的应用。三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如下所述:
图1:智慧课堂“3-3-3范式”议题式教学模式
(一)课前:以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通过智学网推送导学案到学生的智能平板,推动学生进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开展学习,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本节课需要达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提供一个思维的引领与指导。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与学习目标间的差距,并形成学习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课本内容后,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下某一个子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前目标驱动自主学习环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初阶思维。学生结合导学案完成自主学习,同时可在智能平板上上传分享小组成员对所选议题的讨论结果。这一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级思维活动”自主完成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并让学生从中获得美好的学习体验。
(二)课中:以任务驱动思维碰撞。
课堂上,教师首先可通过智慧课堂平板“快速抢答”功能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考察学生对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本课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内涵的理解运用,利用智能平板的全班作答功能,快速统计反馈正答率,对学生的知识疑点进行针对性讲解,也很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学习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授课教师围绕本课中心议题,结合课前通过智能平板推送的真实时政情境,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小组讨论结果分享、课堂教师点评、生生互评等环节。通过智能平板的全班作答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课前本小组讨论的子议题的成果,教师把学生的成果通过智能平板同屏功能进行展示,由小组负责发言的同学进行讲解。对同一个子议题,不同的学习小组、不同的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这种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学生把知识内外的过程。
(三)课后:以评价驱动个性辅导。
课后授课教师通过智学网发布全班作答的配套练习,用于巩固基础知识。学生提交练习答案后通过教师的线上作业批改反馈,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并可查看所做练习题的详细解析。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借助智能平板向老师及同学请教,学习小组成员可以深入交流,教师在线辅导、答疑,实现课后互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智能平板分享优秀学生作业,给其他同学示范,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教师也通过智能平板进行个性化辅导,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反馈。课后配套练习巩固评价反馈环节主要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三、智慧课堂“3-3-3范式”议题式教学模式德育功能优势分析
基于智能平板的高中政治课智慧课堂“3-3-3范式”议题式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平板与“3-3-3范式”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为高中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可操作的新范式,在落实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利用智慧课堂,转变教学观念,构建高中政治课德育关键课程。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教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是标准的“填鸭式”教育。智能平板的智慧课堂“3-3-3范式”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论是在课前设计的导学案、确定议题,还是在课中课堂组织小组探讨分享点评、课后练习评价反馈的每个环节中,都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构成和思想观念,更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引导。这在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路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当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高中政治学科必备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高中政治课才能真正实现作为德育关键课程的功能。
(二)优化议题设置,注重价值引领,合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今的高中生,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五花八门,所接收的信息良莠不齐,他们对于各种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既熟悉又陌生,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求知欲,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往往把感性认识当成理解课本知识的重要途径,无法用科学的解释去探寻复杂的社会问题背后的原因。因此,教师必须基于真实时政情境,优化议题设置,确定中心议题,以叙事的形式设置教学环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把课前的小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课堂展示。当不同的学习小组出现不同结论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在思维碰撞中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合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优化议题设置,注重议题价值引领功能,把学生对议题的思考上升到理性层面,合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善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辅助落实政治课堂德育目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00后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等与90后学生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的德育工作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来。于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趋势,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整合教学课内课外各种教学资源,势在必行。善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成为教学设计实施的重要一步。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智慧课堂、智能平板等移动教学终端,整个教学所需的视频、音频、即时网上搜索查阅等教学工具,高中政治课堂也变得生动活跃起来。通过整合各种来自学生生活、学习的教学资源,在使政治课堂德育目标的生活化同时,其德育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也得到极大提高,更好地落实政治课堂德育目标。
(四)变革考核方式,注重德育体验,润物无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当前高中政治学科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方式大多是考试,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往往容易出现重知识轻德育,重成绩轻德育的情况,因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平板等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变革政治教学考核方式值得研究。
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平板等移动学习终端建立以学生德育学习的平时表现、个人思想道德的日常表现、好人好事情况的评价加分、政治考试的德育试题内容加入等多维度的考核体系。教师还可以通过智能平板的互评功能,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综合进行考核。在课后考核环节,教师还可以通过智能平板推送基于真实时政课后配套练习,适当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运用的训练。这种基于真实时政的思考题,既让学生自主了解和掌握时事,使其政治思想紧跟政治形势,做到与时俱进,也在知识迁移运用中注重学生的德育体验,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润物无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智慧课堂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疫情之下在线教学的推广,倒逼一线教师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多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起来。“3-3-3范式”议题式教学模式是智慧课堂背景下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探索,着力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议题设置,通过运用智能平板上的多元化功能,整合教学资源,同时对考核方式的变革提出设想。
参考文献
[1] 刘海.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
[2] 杨峻岭. 怎样增强政治认同[N]. 中国教育报,2016 - 12- 12( 6) .
[3] 毛苏萍.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5(3)
[4] 翟琪.试论高中政治课堂中德育渗透[J].教学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