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在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培育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覃晓玲
[导读] 科学精神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覃晓玲
        柳州市民族高中
        【摘要】科学精神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它主要指人特有的理智的、自主的、反思的、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培育科学精神,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科学精神 教学实践
一、科学精神对学生和学科发展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水平逐步提升,在新课标不断转变与持续革新下,各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学领域的焦点。而科学精神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科学精神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它主要指人特有的理智的、自主的、反思的、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鉴于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科学精神的本质,促进科学精神在政治课堂内的渗透,并有意识地对科学精神的培育策略进行探究、摸索和建设,致力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持续改革和长久发展。
(一)促进对高中生追寻真理、实事求是精神的培育
        敢于寻求真理、懂得求真务实是促成高中生科学精神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思想,更是邓小平理论下的本质要求。科学摸索是学生在假想的基础上通过真实性验证从而收集证据的过程,是用证据和事实说话,是一个求真务实的积累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高中生形成求真务实的品质,激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逐步形成。
(二)促进对高中生积极探究、敢于创新精神的培育
        敢于创新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要从教师自身做起,从教学模式的革新开始。众所周知,對于任何一类学科而言,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成效的高低。鉴于此,为了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提升高中政治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教学功效,高中政治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挖掘、探索并创新出恰当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三)促进对高中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育
        团结合作精神的培育是政治学科科学精神的关键部分。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能够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独立性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等科学精神的培育。
        综上所述,为有效对高中政治课堂上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进行培育,教师需要准确认知政治学科中科学精神的实质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高中生追寻真理、实事求是、积极探究、敢于创新以及团结协作等精神的培育。
二、学科素养与教材知识紧密相关
        “当遗忘掉你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留下来的便是素养”。这种把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对立起来的观点,其实是对学科素养的误解。诚然,学科素养并不等同于学科知识,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之间还是具有正相关的联系。具体说来,学科知识的积累,是造就学科素养的必要前提;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学科知识积淀的必然结果。知识积累越丰富,素养积淀越深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科的沃土,学科核心素养重点是强调核心素养的学科意义。因此,学科素养的培育应密切联系高中政治教材相关知识。


三、教学实践中培育科学精神的方式探索
(一)模拟听证会的运用
        有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通过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由学生自主选择和确定有话说也愿意说的主题,在材料准备阶段,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模拟听证会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发挥临场反应能力。此外,通过小组协作,引导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模拟听证会等情境体验活动,它不仅符合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理念。
(二)剧本场景学习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比较容易,但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的要求较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以必修三教学为例,老师统一在各班利用一节课时间开展“传承文明,唱响文化”课本剧表演,要求学生分四个小组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这一指导思想,自行拟定剧本的主题,并根据同学不同的优势、兴趣爱好进行分工合作。要求主题必须与教材的某一或某些知识点相对应,避免不切实际或空泛为不具有学科特色的班会课表演。同时,剧本必须为学生原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了表演更加逼真,鼓励学生采取适合情景的服装与道具等。每个小组表演的时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最终,各班各小组确定的主题有:家风,那传承的信仰、苏武牧羊、和封建迷信说再见、虎妈猫爸、屈原、文成公主入藏、碰瓷等等。本次活动不仅展现小演员们的个人风采,而且反映出学生对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现象的关注与思考;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增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当今多元文化充斥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想还想依赖过去教师一味的灌输式、说教式植入是完全行不通的。课本剧表演就是让学生来“现身说法”,在良好氛围营造中力求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细化为体验与感悟、接受与认同、判断与选择、参与与展现这四个可操作的层次来实现的,既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立足于用教材培养学生长远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时政报道和点评活动的运用
        开展课前时政报道和时政点评活动。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学生以5-6人为宜,明确好学生的分工,寻找资料、做PPT、时政报道和时政点评,每一步骤都有人负责。上课前,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开展时事报道和时政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报道和点评作评价和小结。这一活动既体现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又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在点评过程中充分运用辩证观点分析材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在运用科学精神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小组活动探究活动的运用
        课堂开展以话题为中心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以话题为中心,借助小组合作探究进行话题探讨,既可以考查学生课堂分析材料的能力,又可以借助相关的话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话题探讨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的能力和效果。在对话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的过程中,已经在引导着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实现了科学精神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和培育。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会对各种话题开展探究,学会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提高学习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和发展科学精神为学生适应未来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参与奠定了素养基础。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在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仍需努力,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周琴.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施现状及提高策略[J].考试周刊,2013(11).
[2]张晓丹.浅谈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之科学精神[J].学科教学,2017(5).
[3]李敏;;在哲学思辨中培养科学精神[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年03期
[4]张碧霞;;科学精神:物理课程教育的核心[J];中学理科园地;2017年0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