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塑造灵魂,用德育浸润校园    ——以“星执·音乐大课堂”文化德育校本课程为例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    吕洁莹
[导读]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吕洁莹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 广东 广州  511430
         【摘要】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番禺区“上品教化”升级版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番禺执信中学始终秉承“崇德瀹智”的办学理念,践行“乐学会学、阳光成长”的育人理念,培育具有星河湾执信人精神、创新精神、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音乐大课堂  以美育德  课程改革
         
         【正文】
         
         一、实施“星执·音乐大课堂”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的背景条件
         二十世纪末叶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剧,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学校德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教育途径。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学生的日常教育和培养历程中至关重要。课室是课堂,校园是课堂,舞台也是课堂。“音乐大课堂”不让音乐教育局限于音乐课室,更打破了传统的班级课堂教学的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充分利用我校艺术资源,艺术教师的专业才能,利用校园空间、利用舞台展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把书本知识和动手实践融会贯通,把课堂学习和舞台表演有机结合。
         二、“音乐大课堂”的课程体系
         “星执·音乐大课堂”文化德育小本课程体系包括:学会学习——音乐学科素养;学会生活——音乐生活素养;学会承担——道德文化素养;学会自制——文明行文素养;学会相处——家庭融合素养;学会审美——人文文化素养;学会动手——实践能力素养;学会思考——科学思维素养等。
         “星执·音乐大课堂”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结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颠覆课堂,推动课改,利用“音乐大课堂”的教学模式,着力注重艺术文化的多元性与时代性,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将整合艺术类姐妹学科间综合及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综合,致力于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越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音乐大课堂”的课程内容
         1.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程设计与培养模式并形成“星执·音乐大课堂”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的课堂新模式和音乐教学文化品牌。
         2.形成“音乐大课堂”包含“开学第一课”、“歌声嘹亮”、“音符飞扬”、“舞动青春”、“音乐梦想秀”等的系列品牌课程。
         3.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十二五”重点课题《综合艺术课程可操作性研究》——《综合艺术课程“音乐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子课题已于2018年9月成功结题。
         4.以“星执·音乐大课堂”为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程设计与培养模式研究论文》已于2019年3月在番禺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教育教学论文交流会上宣读,并于“执信中学(民办)首期星火培训班成果汇编”上发表。
         四、“音乐大课堂”的课程实施
         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把欣赏音乐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的表现力”和“真正理解音乐”,通过“动、懂、悟”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创造力和综合审美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结合审美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动”,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懂”,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悟”,让音乐教学融入生活,陶冶学生们的高尚情操。


         1.立足课堂教学
         音乐作为一门高雅艺术,是素质教育中一门必备的美育课程。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音乐鉴赏作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通过音乐之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艺术共鸣。通过感受、联想、表达、分享等学习形式,获得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
         例如课例《开学第一课——什么是音乐?》,从音乐的两大分类:声乐和器乐,以及音乐与姐妹学科间的联系等方面入手,教师风趣幽默又精讲提炼式的向学生阐述了声乐、器乐、舞蹈、语言艺术等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能更快速的掌握到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
         学习喜欢听音乐,也喜欢唱歌,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分辨各种演唱方式的不同,由音乐科三位教师的现场演唱示范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童声唱法、戏曲唱腔等的演唱风格,让学生直观的对比感受并分析了各种声乐演唱方法的异同。
         器乐欣赏一直都被学生忽视甚至觉得听不懂,在“音乐大课堂”中,器乐展示以管乐队及民族乐器的对比让学生领略中外乐器的声音对比。
         2跳出课堂模式
         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不同的音乐形式,可以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产生影响;德育教育是开展其他课程教育的基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乐辅德、以乐怡性、以乐陶情,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性,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如通过《我和我的祖国——开学第一课》的欣赏,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艺术底蕴,引导学生用饱满富有激情的声音表现音乐,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感。激励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强化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民族自豪感,自觉传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音乐的魅力,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音乐虽然作为陶冶情操的一门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学生优秀的品格,实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民健康的发展。在番禺执信中学的校园环境中,构建“六声融合“ 的校园文化新生态,把音乐教育建构成为番禺执信中学学生”乐学会学、阳光成长“的高端引领。用音乐塑造灵魂,用德育浸润校园,为星执的艺术教育品牌及以美育德理念创出新的教育发展未来的路。
         
         参考文献
         [1]  宋万芳·音乐课教学模式的思考[J].文学教育,2010(10)
         [2]  胡  明·浅谈音乐体验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音教畅想,2011(05)
         [3]  熬红艳·新理念 新模式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儿童音乐,2016(8)
         [4]  连玉珍·新课程改革下中学音乐教学的探索[J].音乐时空,2013(14)
         [5]  傅宝环·以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定位音乐教学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2001(05)
         [6]  张爱华·浅谈互动模式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7(3)
         [7]  李  慧·发挥音乐德育功能,提高学生审美意识——音乐课《森林水车》为例谈音乐学科德育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8(02)
         [8]  程郁华·艺术类课程的德育内容与方法——以音乐学科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10)
         [9]  曲巧艳·以美育人:中学音乐课程德育功能的渗透路径研究[J].鲁东大学,2017
         [10] 邱成斌·多远文化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研究[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05)
         [11] 蒋林·以音乐助力《文化生活》课堂德育功能[J].辅导员,2012(03)
         [12] 李泳龙 刘菁清·新课程背景下音乐德育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7(34)
         [13] 孙士尊·享受传统文化 丰富德育内容[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4(Z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