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军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教育体育局 464300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德是为人之本,但现实中的德育却存在很多问题:县域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标准没有细化,德育薄弱学校较多,教育仍有重智轻德的现象,小学、初中的德育教育链接不够紧密,德育的宏观调控和精细管理还需相生相融,德育活动开展热闹的多、触及学生心灵的少,活动开展随意性的多、科学规划的少,德育教育要求的多、转化为学生行为的少,家庭教育滞后,德育教育还没融入所有学科,农村留守孩子需要多关注……为了解德育之忧,解学校之难,解师生之困,打造德育特色学校,促进家校和合、师生共长、生生友学、亲子融洽,促进校际思维碰撞相融、学校与社会紧密链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对县域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下面从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四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一些实践。
一、评价内容
(一)构建县域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确定全县德育工作主题
将德育目标、德育制度建设、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活动、德育过程、德育效果等碎片化研究有机整合,建立县域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并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确定全县德育工作主题。
(二)构建校级德育评价体系,确定学校子课题
围绕县域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召开全县德育工作大会,德育校长专题研讨会等,明确德育工作共性目标,构建学校德育评价体系,确定学校子课题,一校一案。
(三)班主任团队建设及班级品牌建设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因此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县级班主任技能大赛、班主任论坛,班主任师徒结对、班会观摩课、观看班主任培训视频等方式,促进了班主任业务素养的提升,建设班级品牌,打造了魅力班会课。
(四)中小学活动阵地建设
建立健全县中小学德育活动场所,除了课堂这一德育实践阵地外,我们还拓宽活动阵地的外延,将息县社区、敬老院、刘邓大军渡淮广场、息夫人展览馆、淮河湿地公园、垃圾处理厂、水厂、绿之源蛋糕坊等作为活动实践基地,将家庭教育作为亲子活动的场所,将县级运动会、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快乐童声、经典诵读比赛、少儿春晚、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活动作为载体,全面育人。
(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县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通过心理健康讲座、沙龙、团队辅导、个体咨询等途径,将全县140名心理咨询师力量既集中又分散,对师生心理问题咨询并治疗。邀请国家级、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做相关报告,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融入生活。校级心理辅导室使用常态化,全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学习常态化。
二、评价原则
(一)分类分级评价
根据县情、校情、生情、学情及社会反响等因素将全县中小学分为三类,每类又有不同的等次,确保公平、公正及德育评价的实效性。
(二)过程与目标契合
德育制度建设、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活动、德育效果等评价体系具体实施的过程要紧紧围绕县域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将目标具体化,才能及时自我查摆与矫正。
(三)共性与特性结合
立德树人是德育的共同目标,但育人的方式和途径却因校而已,各有特色:有的凸显家校和合,有的凸显传统文化教育,有的凸显礼乐文明教育,有的凸显实践活动……因而评价时共性与特性相结合。
(四)教师与学生共长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师生是教育的两大主体,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德育的主导。学校的德育评价如果只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忽略教师的道德建设,那是不完整的德育教育,师生共同发展,才能培养更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五)理论与实践相融
知贵践行,我们将县域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融入各校德育、融入课堂、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德育活动、融入家庭教育、融入校外教育等,让其绽放鲜活的生命力,持续性发展。
三、评价的方法
(一)实地调研
对全县中小学德育现状进行初步的摸底,掌握各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真实情况并进行追踪、探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二)经验汇报
召开全县德育工作大会、德育骨干交流会、班主任智慧论坛、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会议,让德育评价体系构建成熟的学校介绍经验做法并实地帮助相对薄弱的学校。
(三)调查走访
自设教师德育评价表、学生操行评价表、学生心理健康检测表、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等表格,通过真实的数据统计、表格分析了解县、校德育评价体系的落实情况;通过访谈了解师生的需求,让德育评价体系真正落地生根。
(四)量化评比
县级德育评价体系有县级的量化评比标准,中学、小学都设计的有量化评比细则,小学侧重于习惯养成,中学侧重于人格完善。
(五) 社会评价
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多角度聆听社会各界对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评价,定期邀请家长、公益组织、司法、附近社区人员进校园。
四、评价的流程
1、制定详细的县级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量表。从组织管理、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加分项、扣分项等具体量化,全县评比。
2、成立德育评价督学团队和师资团队,加强德育评价体系的过程性指导,深入学校,定期交流指导、及时评价反馈;通过线上、线下学习,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及县局域网的全面覆盖,将县内已有的100名家庭教育指导师、100名中华经典种子师资成员等资源充分利用、具体到校、承包到人。
3、构建各校德育课模,一校一品,一班一品,进行县域性的德育课比赛,如道德讲堂、主题班会课、晨会课、活动设计课、社团展示课、心理健康团队辅导课、社会实践课、各种典礼等。
4、评选省市县级德育精品校、德育特色校、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
5、整合各种评价材料,存档、宣传、编辑成册。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县域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的成果论文,课题编号:2020YB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