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 赵华
[导读] 小学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初期阶段,学校在组织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文化内涵的培养

         赵华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一曼小学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初期阶段,学校在组织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文化内涵的培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在小学教育阶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大大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从传统文化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意义,总结出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教育教学;文化底蕴
         现代社会教育改革逐步开展,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有着很多的问题,并且被人们所关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与家长更加重视学习成绩,对于德育、体育等课程,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都没有投入过多的经历,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了一定的限制条件,给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小学教育是每个学生的重要教育阶段,该阶段的教育质量水平,对于今后的中学、大学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形势并不乐观。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这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身心品质的培养,就是在教育中不是唯成绩论,而是更加关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升,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同时,传统文化中更加重视礼节的教育,这是需要我们终身学习的。比如“孔融让梨”中,年纪比较小的孔融把大梨让给大人吃,自己吃小梨。这是传统文化中重视礼仪教育所产生的结果,让人们知道长辈与后辈需要遵守某些礼仪,在比较小的年纪就直到尊重长辈,与传统文化中对于礼仪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现代社会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都会有自私心态的存在,所以要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思想道德品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从以往的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分析发现,学校与家长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方面,并未重视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学校给学生创造了比较好的学习环境,目的就是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而学校还有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得到素质,比如古代的“孟母三迁”,与这个道理是一致的,都是希望通过环境的改变来促进学生的素质水平提升,学校也需要通过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以更好的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学校需要通过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并且通过文化的氛围熏陶学生,让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进而可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传承传统文化,为时代发展助力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之后,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与优点,也明白应该如何投入学习,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并且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一些做法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从而可以给时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在小学教育中,将“长征精神”、“革命精神”进行完美的阐释,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也要学习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将这些精神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努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育的启示
         (一)全面开展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道德是受到文化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并不是某个规定的东西,是逐步成长的。道德教育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根基,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小学生的成长是国家关心的,而应该将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统一,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会得不偿失。


         中国传统文化最初就是进行人文教育,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思想得到品质,“修身”就是古代人的核心思想,也是历史发展之下所形成的丰富内涵,对于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更加重视人们对于生命的感悟与道德精神的强调,让人性的光辉更加的闪耀,也会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天下为公”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等。在现代教育中,也不应该摈弃这些传承许久的优秀文化,应该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的传承,并且融合现代文明,让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向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给国家和社会提供更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二)强化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道德会对人有一定的约束力,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道德教育直接影响着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是学生成才路上的助推剂,所以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小学教育是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首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感悟生命、感恩社会,利用人文教育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落实到位,让学生可以汲取几千年来优秀文化的精髓,同时也需要加入现代文明,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中寻找到自己,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改变教育思维,改进教学方式
         教育思维对于当前的教育方式与教学质量影响是巨大的,以往在教育中,都是教师进行讲解,属于“填鸭式”教育,学生会被动的接受一些文化知识。社会的发展之下,新课标、新理念逐步的应用到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思维的转变,选择符合当前教育需要的教学方式,以当前教材作为出发点,通过现代教育的手段,发挥出创造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素质提升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学习的真谛,小学教育应该突破书本的限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学习也会更加的生动,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中,促进多个方面的素质提升,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四)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这其中就明确了教师在教育中所能够产生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教育中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因此,需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新课标的理念之下,教师团队的作用更加突出,所以需要提升教师的总体素质水平,才能满足当前的小学教育需要,从而可以更具创造力,为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一,教师招聘时就要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明确招聘要求;第二,学校内部组织更多的教学培训活动,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培训与学习中,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能够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第三,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具备较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的为教育全面发展、学生道德素质提升发挥出自己的贡献。
三、结语
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影响意义是深远的,也是长远存在的。我国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坚强基石。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最初阶段,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教育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会更加重视自己的道德素质培养和提升,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促进自己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提高,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广林.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J]. 传播力研究, 2020, v.4;No.087(03):180+182.
[2]李爱英. 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13):44.
[3]董昭选, 李欣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融入[J]. 科普童话, 2019, 000(003):P.118-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