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洪成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133200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单纯地向学生灌输概念,因为概念性的灌输往往会让学生觉得历史学习就是背诵与记忆,从而失去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引入有效策略,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关键词:探讨 高中历史 生成性教学 路径选择
引言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越发明显。在该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未能真正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不高,没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实质上,学习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生成一系列的疑问。现阶段,对于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大部分却局限在对于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然而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才能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呢?如何处理生成性资源,才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呢?这些都是高中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新航路开辟中,教师可以采取信息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信息化教学,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信息,以PPT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在哥伦布时代诞生的影响世界格局的航路开辟。又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楚汉相争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寻一些相应的历史资料和故事,让学生选择角色,演绎《破釜沉舟》《鸿门宴》及《霸王别姬》等经典故事,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这段历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创设历史情境,促进问题生成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出发,借助一些问题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以此确保生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让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例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设置一个虚拟的威廉,借助威廉的生活与工作演绎出工业革命,通过给学生呈现多元的历史情境,同时运用学习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穿越,将学生带到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通过这样的方式自然地生成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出相关的画面,从而生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与条件。
其次,根据相关的学习资料,生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最后,通过播放《大国崛起》的片段,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践证明,给学生创设相关的历史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探究并获得知识,进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分组讨论,取长补短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展开讨论,小组内部针对某个题目讨论,同时强调各组之间相互实现问题思想的互换.之后学生可以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条件下达到面面融合的结果。首先,在课堂中把学生讨论成果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互通有无,对照小组讨论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其次,请另一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以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旁征博引,进而总结类似题目的方法。最后,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纠正和完善,呈现成果,其他同学及组内合作者可以进行补充和完善,再针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其他观点,使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学生增多,覆盖面积大,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潜移默化地养成了。
四、适当拓展延伸,深化生成效果
历史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成空间的广阔性,把握好以下几点内容。首先,要注重历史自身的贯通与整合;其次,增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再次,历史事件和学生身心的联系;最后,课堂生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该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将生成性教学拓展到课外,而不是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民国社会经济史》中抄录一段资料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分析该材料,并结合自身所学,谈谈自己对于民族工业影响的看法。这样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激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与魅力,达到课堂学习与课后思考的有效整合,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有新的生成,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念。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后的探索,深化课堂生成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生成性教学,它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特性,符合历史课程的特点,在预设、质疑以及生成等环节焕发历史课堂的生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就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采取生成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梅.浅析高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14):136-137.
[2]杨文仁.浅析高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9(09):29-30.
[3]邱德云.高中历史生成性教学的路径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