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桂成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文杰中学 广东 广宁 526300
摘要:数学阅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其特点是“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热点之一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的关键是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所以,本文就如何“加强数学阅读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阅读 阅读方法
俗话说:“授渔总比授鱼好。”指导学生掌握了数学阅读的方法,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就会明显提高。如何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其过程其实就是由扶到放,一开始教师要做示范,要向学生明确读什么,怎样读。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安排一定的时间,以教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训练。
一、指导学生理解好相关的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和区别?这些都需要学生清清楚楚,这是阅读数学的基础。其实,数学语言不外乎有三种: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学生透切地理解了这三种语言,就容易理解阅读到的数学内容。通常有以下方法:
1.以形助数。数学题呈现给我们的往往是抽象的数学语言,解题过程中,如果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图形把题目中符号语言转换为图形语言,这样就直观形象、豁然开朗了,也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了“以形助数”即把数量关系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去讨论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a>0,b<0, | a |<| b|,试比较a,-a,b,-b的大小.
分析:本题较多的使用了符号语言,但对于比较大小而言,我们知道: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大。因此,如能将题意转换成图形语言,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结果就一目了然了:b<-a<a<-b。
2.以数助形。有些问题虽然给出了直观的图形,但凭图形语言却很难找到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点。这时如果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图形把题目中的图表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学生就不难发现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用学过的方程或代数的方法解答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形成“以数助形”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后碰到同类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例如:如图所示,已知a,b,c是数轴上表示的三个有理数,化简- | c |+ | a-b |- | a -c|+ | c+b |。
分析:本题学生如果只看图形,而不把图表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是很难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的。这时教师应给学生给予适当的提示:已知条件是使用什么语言来表示?化简的结论又是用什么语言来表示?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这样学生很容易明白,把已知条件中图形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马上就得到解题思路:因为c<0,则| c | =-c,因为a-b>0,则| a -b| =a-b,因为a-c>0,则| a-c | =a-c,因为c+b>0,则| c+b | =c+b。于是得:原式=-(-c)+(a-b)-(a-c)+(c+b)=c+c+c=3c。
二、用阅读提纲指导学生数学阅读方法。
数学阅读材料丰富多彩,包含了各种各类的数学知识,阅读不同的数学知识,要求也有所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要阅读内容的实际采取相对应的学习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实践表明:建立循序渐进的阅读指导大纲,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实践,对于培养学生阅读意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例如,“梯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工具,笔者以“梯子”为题材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阶梯式的阅读提纲,让学生自己构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获得“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现有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把它斜靠在墙上,测得梯子的顶端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1)猜一猜,底端会滑动多少米?会不会也是1m?(2)设底端会滑动x米,请你列出符合条件的方程;(3)你所列的方程是什么方程?你能求出它的解吗?与同伴交流,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在富有思考性阅读提纲的引领下开展阅读、思考、讨论、交流,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生学会标记性阅读。
“如果你经常错过条件,请在遇到关键字时加上双引号”;“如果你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请用铅笔加括号,并附上问号”;“如果你需要加深对例子的理解,请在每一步的末尾加一个括号,并在括号中写下推理的依据”;“如果是数学概念,请圈出概念的前提条件”; “如果是判断语句,请在语句后面写出你判断正误的理由”,等等。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记号记录下自己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过程,用心阅读。这种方法引导渗透到每节课中,从频繁到渐少,渐渐地,学生会习惯性地在阅读时拿起笔记。
例如,笔者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杯200g的盐水中含盐15%,需加盐多少克才能使盐水含盐20%?学生阅读题目时,对溶液质量分数的概念理解上有困难,为此,我先向学生示范,用盐和水配制了15%的盐水200g,现题目要求在溶液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把含盐的浓度从15%提高到20%,就需要加入适量的盐,如果设加入xg的盐,你能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吗?然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画出题目中表示等量关系的关键语句,列出方程求解。这样学生容易明白,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四、阅读与反思并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读、思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使数学阅读逐步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思维习惯:一是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带着思考去阅读、带着思考去听课,把思考贯穿于看书、听讲、练习的始终;二是善思,在阅读时,要注意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重点的知识有哪些?等等,这些都是阅读思考的关注点;三是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比如,“解题时有漏掉条件吗?”“还有哪些条件没正确理解?”“自己所用的方法是最佳吗?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还有不理解的问题吗?”诸如此类通过多问“为什么?”进行反思,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阅读能力的现状,从而重视阅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维习惯。
例如,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阅读,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李明的父亲准备在“国庆”节期间,给他5000元到上海研学, 5天内完成研学任务,返回时也不能超过晚上10点,请大家帮李明设计一个研学的方案。学生通过上网查寻、电话问讯、向旅行社咨询等方式查找有关资料,阅读、了解上海的一些文化情况,上海至广东的交通情况,等等。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为背景,指导学生调查研究、学写数学小论文,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实践、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中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总之,指导学生阅读好数学课本,是教会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首要环节。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实际对学生加强数学阅读的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数学阅读和解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26-28
[2]黄新生.谈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重要性[[J].数学通报,200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