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王学朝
[导读]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解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探究活动,

         王学朝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陈郢小学  233080
         摘要: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解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探究活动,抛出一个问题便让“同桌相互讨论”“小组相互交流”,一味地追求讨论的数量,导致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于形式化、表面化,自然也没有很好地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策略
引言
         以前小学语文教学践行的是“师本教育”理念,由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学生只要根据教师的安排学习语文知识即可。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无法自主建构语文知识,习惯以被动背诵的方式记忆基础知识,那么学生很快便会遗忘这些内容,也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进行重复学习。对于这一现实问题,教师则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活动,关注学生的现实成长,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其能够长远发展。
一、组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开展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开展符合本节课内容的小游戏,也可以让学生参加情景表演。例如,在《丑小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编出符合本节课内容的情景剧,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如作文大赛等,从而激发小学生参加的热情,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展示自己的平台,加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我们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它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人生哲理、民族精神,增长了我们的见识,陶冶着我们的情操。现代教学中,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许多教师只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分数的提高,不注重意趣的追求、境界的感悟、情感的升华,教学语言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地听讲与接受知识,不能切实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也不会将自己的情感表达流露于作文中,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难真正实现。要培养语文素养,离不开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建议就提到:“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不仅仅是识字教学,整个语文教学中都应创设情境,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下,学生才能够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之感。为此,作为驾驭课堂、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让学生好学、乐学、主动地学。
三、采用师生互换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若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路;其次,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最后,语文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将学生作为中心,结合教材,合理地设计语文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三月桃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方案,让本节课做“小老师”的学生将教案带回家进行预习,之后,“小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师在一边旁听且可提供帮助或者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有做“小老师”的机会,当学生在做“小老师”时,学生可以充分向大家展示自己,并且做“小老师”这种授课方式是比较新颖独特的,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采用师生互换的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改善了教学中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调整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实际是师生双方为了顺利突破课程任务所展开的合作活动,体现的是师生互动形式,常规的“教师讲,学生听”便是最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学习需求,并不能有效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了落实生本教育,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来调整教学形式,尽量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需求,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累有效的语文学习经验。例如,在《穷人》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全面分析课文所使用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多种表达手法,使其准确把握桑娜与渔夫的人物形象,笔者就及时组织了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分析课文结构、具体内容,希望学生可以切实理解文本的意义。因此,各小组便要平等沟通、积极协商,客观分析小组成员的阅读优势,合理分工,以便实现协调互助。另外,笔者偶尔也会采用角色表演形式,增强学生的带入感。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组织了角色表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五壮士为国牺牲、为民族付出的伟大精神,使其切实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与影响,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需要时间不断打磨的过程,在推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小组结对合作、组织拓展活动以及完善和优化教学模式等四个维度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20(27):78-79.
[2]朱杨妮.引领,让学生主体地位更突出[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45.
[3]宋珍珠.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