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学美术同步课堂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 邱优霞
[导读] 在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中,虽然城市在不断的发展进步
        邱优霞
        天台县街头镇中心小学    317200
        摘要:在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中,虽然城市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但对于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而言仍未能得以全面的普及,因而其无论是在生活条件还是教育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而无法使得教育资源得以全面利用并共同培养所有地区的学生。如何将教学资源有效的得以普及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同等效力的教育则是现代教育业逐渐关注的重要教育方向之一,本文以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为例,进而探究在现时代环境下对于农村学生的培养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小学;小学美术课堂;同步课堂教学
一、引言
        在互联网有效发展的当今社会,网络的应用已逐渐由城市普及到乡镇等地区,针对于农村教育遗滞的现象,学校以及教师则可充分发挥现代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有效性,从而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教育水平。现代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使得社会对于美术的培养愈加的重视,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此过程中,对于农村教育而言,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当将此加以重视,从基础设施的补给到互联网有效的利用等加以提升,从而促进其小学美术同步课堂的教学。
二、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
        在互联网同步课堂的实施基础上,学校首先应当加强对于教学设施设备的建立与完善,如此才能有效的将同步课堂开展进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学资源得以有效的补充,提高农村小学的课堂学习。在此期间,设施设备的完善补充应当尽量以城市标准向对应,对此才能够使得课堂的建设有效的进行,比如在计算机的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选择旧式计算机设备,其对于城市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差别,对于部分计算机软件应用等并不支持,从而会导致无法正常的与城市教育有效的连接。此外,多媒体设备亦是需要进行补给,如此才能够使得远程课堂的学习更加的清晰直观,保证学生观看学习的效果等。
三、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
(一)充分的备课准备
        在进行授课前,城市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备课的过程中,应当与农村的美术教师进行前期的沟通进而共同进行备课,使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关注到城乡两地的每位学生。除同阶段学生教材的差异性之外,还需要针对于学生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沟通了解,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掌握。[1]例如,在准备进行一年级美术下册中第一课《五彩的烟花》这部分的课前准备时,主讲教师则可在与农村教师的沟通之后进行课件的制作,进而将其相应的资料发送至农村教师进行熟悉,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使得在同步课堂中双方的教学资源保持一致性。在课程开始讲授之时,两位教师则可以相互与互联网前的学生打招呼,并让学生间简单的进行熟悉,进而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开教学。


(二)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由于城乡教学教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进行课堂开始进行之前,除过教师间需要互相沟通进行充分的备课之外,还应当让双方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相互熟悉,进行有效的预习。尤其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城市的教材内容相对更为全面且培养方向更为广泛,教学资源亦是更加的丰富,因而如未能充分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其对于知识的陌生度则会提高,并且加之农村信息化相对滞后,因而并不能掌握更多现代化知识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听课时容易产生听不懂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做好科研预习工作,在教师引导下让农村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的预习。比如,在一年级下册学习第六课《小小书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有关书签的各种图画资料以及书签的作用等等。
(三)同步课堂的有效授课,提高互动性
        在课堂进行中,互联网课堂形式丰富多样,但在同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将教学视频进行录制播放,使得农村学生得以有效的共享学习;同时亦可以在城市教师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开启远程直播的形式进行城乡班级的同时学习。[2]本文中主要以后者为例讲述同步课堂的有效实施。例如,在学习二年级美术下册中第11课《民间年画》这部分的教学授课时,城市教师作为主教师进行课程讲解时在以其自身课堂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之外还应当注重与线上农村学生的有效互动,比如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亦可以鼓励线上学生进行回答,使得农村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注,而并不是以旁听的形式进行听课,从而提高与学生间的互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双方地区的学生间进行互动学习,比如农村学生产生疑虑时,教师则可以鼓励城市学生进行回答,在面对探究性问题时,则可以让线上线下学生共同进行探讨等。
(四)关注课后辅导
        即便是美术的学习教育,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同样需要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巩固与练习,进而促进学生吸收课堂知识,使得学习效果得以有效的提升。比如,在二年级下册第15课《向日葵》的学习之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练习绘画向日葵。除此之外,农村教师亦应当在课程学习之后及时询问学生是否对于课堂知识有其他的疑虑问题,进而将其整合并及时的与城市教师进行沟通,如此,在沟通的过程中则能够更进一步的促进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使得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调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城乡教师还应当定期进行线上教研会议的开展,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互沟通,促进教师掌握线上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之间亦可以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充分发挥互联网效能,使得美术课堂的同步教学效果得以更优的发展。
结论:互联网对于教育的应用具有广泛且诸多的优势作用效果,对于农村教育过程中,互联网的有效使用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还能帮助教师及时的获取城市教学动态与进度,学习优秀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而及时跟进调整农村小学的学科教育,使得城乡的教育能够有效的实现一体化,促进全国教育水平的共同进步。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而言,作为学生艺术潜能的重要培养学科,教师亦是要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并在同步课堂以及互联网的基础上,及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使得学生的学习课堂更加的有效。
参考文献:
[1]刘红梅. 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新课程(上), 2019, No.475(03):424-424.
[2]杨绪德. 农村小学"互联网+"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 家长(上半月), 2020, 000(001):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