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周少春
[导读]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周少春
         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通安中心小学校             215153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其中最有难度的教学部分,除了阅读以外,便是写作。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需要深刻了解小学生对于写作的态度,促使其能够正确对待写作,从而写出优秀作文。鉴于此,文章将从建立开放式课堂、积累写作素材以及结合实际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促使学生找到正确的写作之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发散性思维;写作素材

         写作作为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直接体现着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实践应用水平。而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小学生的作文质量良莠不齐。究其根本,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出现了问题,从而与小学生的真实写作需求之间发生矛盾。因此,教师需要采用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内动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写作是一件由心而发的行为,因此,最忌讳的就是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模式,但是部分语文教师,总是应用同一种写作模式,促使学生的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不良情况,严重阻碍学生的习作进步[1]。与此同时,根据对小学生作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其写出的作文普遍表现出内容空洞、表达生涩、没有真情实感等多种情况。究其根本,是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没有细心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就没有思考,而没有思考就没有对生活的感悟,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这样无话可写的情况。
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一)建立开放式课堂
         对学生写作的兴趣进行培养,是开展开放式课堂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真正具备了写作的兴趣,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拥有更多的写作动力。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生活教学以及探究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开放式课堂,由此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课“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家乡的风景图片和民俗图片等,由此促使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2]。然后,语文教师可以向小学生进行相应提问,“如果让你在习作中描写二十年后的家乡,你打算如何描写呢?”由此引导小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与此同时,小学生需要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写作内容,去自行拟题。语文教师也可以进行适时引导,促使题目朝着新颖性和创新性的方向发展,由此为作文增光添彩。
(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知识素材积累
         根据目前的写作现状来看,许多小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写作文,甚至到了无话可写的地步。

因此,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为小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帮助和引导小学生学会独立选取写作材料,由此促使其能够做到有话可写,再也不用对写作犯难,相应的排斥心理也会慢慢消失,转而逐渐喜欢上写作。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课“家乡的风俗”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我国各民族的民风图片和民俗图片,由此促使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接着,语文教师可以向小学生进行相应提问,“如果让你在习作中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打算介绍哪种风俗呢?”由此引导小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由此找到写作中存在的众多乐趣。
(三)结合实际生活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的内容是源自生活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并积累生活素材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将其融入到写作之中,增加小学生写作的愉悦情感。比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课“有你,真好”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针对此主题,引导小学生正确审题,其中的“你”可以指谁?有的小学生说,可以指父母;也有的小学生说,可以指朋友;还有的小学生说,可以指教师[3]。然后,教师向小学生提出问题,如“看到这样的主题,你的脑海里第一个想起的是谁?”小学生各有各的答案,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写作呢?此时的语文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并促使小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如“为什么你觉得有他真好?”、“你和他之间发生过哪些事情,让你至今记忆犹新?”等。通过不断地提问,可以更好地促使小学生拓宽写作思路,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实现习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培养发散性思维,刺激学生写作灵感
         教师需要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作为教学核心,并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多种科学的教学模式,为作文教学带来一定的转机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更多的写作灵感。比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课“我的心爱之物”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针对此主题,向小学生提出问题,如“看到这样的主题,你的脑海里第一个想起的是什么?”小学生各有各的答案,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写作呢?此时的语文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并促使小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如“为什么你觉得它是你的心爱之物?”等。通过不断地提问,可以更好地促使小学生拓宽写作思路,出现更多的写作灵感,从而实现习作能力的有效提升[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和其他部分的学习相比,是一项非常难以掌握的技能,同时,写作也是一个将想法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对作文指导方法进行革新,促使学生能够在实现自主写作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并且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促进学生写作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凤云.“先导式”习作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J].语文天地,2020(33):47-48.
[2]卢香.克服畏惧心理,开开心心写作文——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101.
[3]郭建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5):31-32.
[4]蒙瑶.基于小学语文开放环境探讨阅读课的教学要点分析[J].考试周刊,2020(95):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