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李琳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李琳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小学    1102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的语文综合能力,还能帮助小学教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存在着重要的意义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教学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育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师提供部分教学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范畴里,口语交际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来完成的。口语交际教学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课题。并且,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语文教学中做出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一、深度挖掘教材,拓展学生思维
         由于小学生刚开始接受学校的教育,其对教师的管束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若教师以绝对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进入到学习中,学生极易产生强烈的反抗心理,很难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1]。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更好的培育学生的阅读以及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用趣味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与阅读的文章产生共鸣,促使学生逐渐喜爱上阅读并自主进行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展开分析研究,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通过结合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逻辑,让学生积极表述自己的想法。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复述教学内容,以此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交际教学中。并且,复述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在课文关键词的背景下,利用自己的话语把课文复述完整。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荷叶圆圆》时就做到了这一点。许嫣娜老师把关键词“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等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回忆课文内容,把课文复述出来。有了关键词,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把课文完整复述了出来。在复述的同时,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非常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2]。
二、续编课本故事,激发学生想象力
         想象作为人类对已经存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后,形成新形象的一种过程,其属于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更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核心。人类只有拥有想象能力,才能创造更多全新的事物,并发现更多的定理。若人类没有想象能力,将会限制人类的发展以及进步,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构造更加重要,知识有限,但想象力包含一切,推动进步,更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而教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与此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语文基础能力之一,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培育学生的表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等方法,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3]。学生在朗读语文课文时,需要眼、口、耳、脑四者协调工作,将眼睛看到的内容通过嘴巴表述出,利用大脑以及耳朵对自己的表述再次进行判断。所以,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师锻炼并提高学生表述能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学生通过表述文章内容,不仅能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还能加强对语言的记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将自己的想法清晰表达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并促使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
         此外,教师在教授《穷人》这一课时,需要紧紧抓住桑娜强烈的心理活动,心情不断地上下波动,直至丈夫最后掀开床帘看到孩子。此时,丈夫会说些什么,他们会进行怎样的对话?这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组织对话。以课本语言为基础,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练习。当学生心中蓄积的想法迸射而出,可以填补了课文缺失的空白,对桑娜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感受到主人公的真善美。
三、表演课本剧,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单单只靠课堂上的教学,还要考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来提高。教师要多带领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体验,将口语交际能力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和了解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去爬山,学生兴致高涨的玩耍,回来后让他们写一篇关于爬山为主题的作文。通过亲自实践和参与,学生们更能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才可写,就必须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去观察和感受,并学会用美的眼睛去发现和记录在感受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5]。
         此外,学生不愿意说除了是因为无话可说,也有因为紧张而不愿意说的情况。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轻松的说话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口语表达。很多学生不敢在人多面前开口说话,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小组作为单位的形式,让学生尝试在小组内锻炼自己,特别对比较内向、胆小的学生,不强求他们在大家面前说话,当他们在小组内说话正起劲时,可以上前指导。这样就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真正敢说。
         同时,阅读能力的培养决定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很好的阅读能力,就很难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抓好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朗读,能从中培养语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进行领读,然后让学生独自进行朗诵表演,使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不仅领会了文章主旨,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把这些经验和方法也运用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所具备的,更是社会对未来人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语文教师应利用一切资源,努力去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对于口语交际的学习热情,积极开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工作,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教育提供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为学生的教育努力,为他们创建温暖、平等、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让口语交际真正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小刚.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J]. 科技资讯,2020,18(25):156-157+160.
[2]陆晓蓓.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 才智,2020,(18):23.
[3]漆增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J]. 科技资讯,2020,18(16):143-144.
[4]姚花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J]. 科技资讯,2020,18(15):114+116.
[5]张进军. “教育联盟与阳光课堂”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J]. 科技资讯,2020,18(10):152+154.
[6]王丽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J]. 才智,2020,(09):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