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琼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和平镇中心学校
摘要:所谓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阅读课堂上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挖掘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在延伸性阅读中感受阅读的魅力,体会阅读内容和阅读主题的奥妙之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将主题式阅读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意义重大,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走出教材有限教学内容的束缚,得到更加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拓展知识面,提升思维方式,同时帮助学生构建起围绕主题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模式。不过,从近两年我国小学语文课堂的主题式阅读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尚未充分运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发挥优势作用,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如何采取有效路径实施主题式阅读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主题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无论何时,读书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力较强,读书可以为其储备知识、增长见识,当知识储备丰富时,一个人的思维就会受到影响,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这对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益处。由于小学生年龄限制,开始学习时间较短,对于事物的认知尚不健全,阅读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智力基础,提高个人素养,还可以培养情操,帮助他们健全人格。主题式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主题式阅读是一种类似于沉浸式、持续性的读书,学生通过主题式的阅读,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当前阅读内容的主旨,提升学生的整体归纳能力。小学阶段的阅读内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个人,经过不断的积累与沉淀,最终会内化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阅读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精神的食粮。
二、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校要通过适当的引导为学生创造主题式阅读教学环境,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主题式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最终让学生通过阅读有效提升自己。
(一)依托单元主题,组织阅读活动
自新课改实施后,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相较于过于有了很大变化,其中的单元主题性更加明确,成为教师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工作的主要指导依据。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依托单元主题,组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在促进学生对教材单元课文阅读理解加深的同时,借助单元主题相关本文的有效阅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达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阅读教学前,教师首先分析教材,本单元由《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课文组成,单元导语: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教师明确本单元主题为“自然”,主题式阅读教学目标为感受与理解相关文本中的生动语言,将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促进语文素养与生态环保理念协调发展;留心生活,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认识记录下来。教师依托单元主题在互联网教学资源中,搜集了适合三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与大自然相关的文本,在课堂上作为课文知识的延伸、补充和说明。
(二)挖掘课文主题,促进情境交融
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文章情感主题,如果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主题,便可以迅速进入到文本情境内,体会文本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加深阅读印象,让文本阅读层次更上一层楼。然而,从小学生的语文教材课文阅读现状来看,由于部分内容过于抽象,加之小学生自身阅读分析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情感主题,影响了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可挖掘课文主题,引入与之相符的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渗透主题式阅读教学措施,为学生提供情景交融的阅读平台,利用特定情境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难题,使学生得以真正理解文本。在生动具体的情境助力下高效吸收阅读内容,逐渐掌握利用主题情境进行阅读的学习方法。例如,在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这篇课文的自主阅读活动时,教师发现班级大部分学生的课文朗读缺少感情,在阅读后,难以顺着课文情感脉络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阅读记忆力较差。对此,教师如同影视拍摄一般挖掘该篇课文,刚开始从大海远景切入,逐渐推进到逐一呈现沙滩、海浪、海螺、贝壳等具有海边特色的近景,接着再展示脚印、沙滩、大海的远景,将生活中捕捉的大海美好画面动感地表达出来,传递出对美的发现和追求之情。教师将课文内容制作成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电子绘本,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配合海浪声音、海边小娃娃嬉笑玩耍声音的音频播放,将学生带入特定主题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在身临其境中融入了朗读情感,把握了本章情感表达的脉络,可以脱离教材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
(三)整合课堂内外,培养阅读习惯
很多小学生课后很少进行自主阅读,难以利用课后时间与空间,充分开展主题式阅读实践活动,造成主题式阅读教学过分局限于课堂实施的不良局面。教师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需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有效整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由于受到篇幅的局限,往往只写故事中的一部分,如《芦花鞋》一课,课文只选取了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自己一家人做的101双芦花鞋,到最后青铜甚至把脚上穿的芦花鞋也卖了,回到家后,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的经过,而青铜对葵花的关心、爱护等感人的故事以及葵花的身世学生了解不深,这就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弥补。再如,教了《忆读书》就可以引导学生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学习完一篇课文,结合相关的课外书,对课内知识是一种补充和扩展。当然,这样的整合不能只限与课本内容有联系的书籍,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的书籍。如: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通过鼓励和启发引导,教会学生在课后进行主题式阅读实践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形成课后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通过合理途径充分发挥主题式阅读教学优势,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4]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王江红.新课程.2020(31)
[5]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尝试[J].张万清.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