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家校合作模式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张磊
[导读] 目前对于家校合作的研究主要在中小学领域开展

         张磊
         浙江省仙居中学   浙江省 台州市 317300
         【摘要】目前对于家校合作的研究主要在中小学领域开展,所研究的内容也相对集中于家庭教育、家长参与等话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尚未有研究关注到寄宿高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家校合作;寄宿制高中

一、前言
         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家庭和学校分别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其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家庭是每个孩子接受教导的第一个场所,孩子们在家庭中接受一定量的教育以后才进入学校等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道德品德的强化和巩固。作为适龄儿童,校园也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家庭和学校两个场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间连续性和空间的互补性,使得人们开始探索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二、文献综述
         (一)家校合作的定义
         最早开始探究家校合作的是欧美日等地区,尤其以美日最为突出。对于如何定义家校合作这个概念,目前国际上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欧美国家普遍认为家校合作指的是: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并强调三者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承担共同责任。然而,这个定义却无法移植进入中国的研究领域,因为国内对于社区的概念界定不明。导致原定义中三者关系的区分缺失。而且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社区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比较小。中国国内,家校合作则通常被理解为:学校和社会作为两个具有影响力的机构对学生进行的教育(马忠虎等,1999)。
         19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首先开始形成PTA,即家长教师联合会,这种模式在二战以后传入日本。协会旨在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协助学生成长。(李潮海等,2019)上世纪60年代以后,家庭与学校同在项目、学校发展项目、教师帮助家长参与学校作业项目等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分别在不同地区得以实践,关注的焦点也单纯从社区、学校、家庭三者联系,扩散和精细到关注教师技能培养、学生作业完成等更加具体的目标上来(刘衍玲等,2007)。
          (二)家校合作的研究综述
         笔者将国内有关家校合作的文献进行整理后,发现如下几个特点:
          1.研究起步晚,增长势头迅猛。


         国际上其他地区对于家校合作的研究发轫于19世纪60年代,并且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后,形成了多种家校合作模式。中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在1997年,只有零星的文献出现。1998年以后的每年,文献数量在个位数徘徊。新世纪的前5年,勉强有十几篇研究。2006年以后,国内对家校合作的研究力度有所加强,文献数量增加到三十多篇一年。随后,论文数量稳固增加,在2015年以后,突破100篇大关。往后年均增加20篇,在2019年达到了峰值,为222篇。家校合作成为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
          2.研究话题和内容和层次相对集中。
         研究相对集中的家校合作的子主题有: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中小学。此类研究的比重占研究总数的90%以上。前期相关主要集中在家校合作概念的界定,外国家校合作模式和实践的归纳和推介等。后期注重结合国内中小学教学实际,探索家校合作共育的模式和经验总结。(徐静,2015)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学和初中学段,但对于高中生却较少涉及。但是在现行教学背景下,普通县级高中,普遍采用寄宿制封闭管理,学生一周大部分时间都集中生活在校园中,和家庭的接触较少,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践行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3.研究方式较为单一。
         国内研究,基本以思辨为主,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潜在问题的分析。近5年出现了实证研究,开始使用量表和问卷,检验得出数据,进行归纳和总结。然而,实证研究基本集中使用定量研究方法, 很少有研究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跟踪调查学生的成长轨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客观中立的数据并不是全部,因此想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理解家校合作的模式,定性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如果在家校联系的时候,班主任如果能够在顾及全班的时候,定点跟进某个特定学生的学习进展,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角色定位上着手,打开学生自己努力进步的阀门,家校合作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石中英, 王卫东, 马忠虎. 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刘衍玲, 臧原, 张大均. 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 2007(02):146-148.
[3]徐静. 当下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困境及突围 [J]. 教育科学论坛, 2015(12):17-20.
[4]李潮海, 徐文娜, 康健. 新时代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基础与策略创新[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1):12-17.
[5]董艳、王飞. 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及家长认同度研究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2):122-127.

作者姓名:张磊,单位:浙江省仙居中学、邮编:317300 联系电话:1876712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