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学校发展与学校文化发展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时宝义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

         时宝义
         河北省海兴县第二中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校园传统文化对学生正确的、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要确保学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必须要重视校园文化“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体系构建,重视课堂与课外两条实施途径,重视制度条例这个根本保障的建设。校园传统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中华民族经典文化、本土文化等为主要内容,以昂扬精神、倡导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关键词: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关系分析
         引言
         传统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这种在时光里沉淀下来的精神精华,对于所有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对于师生们源源不绝的渗透与感染是润物无声的过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道德素养,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弥足珍贵地去建设它、发展它、传承它。
         一、加强物质设施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硬实力”
         物质设施建设是学校传统文化建设的生长源头和发展基石,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东西。校园物质设施建设的每一份成果和努力,都会引起广大师生思维的反应和新思想的兴起。传统文化的物质设施建设,它为广大传统文化的参与者提供了思考和发展进步的平台,让我们更好地去体会广泛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科技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便捷和变化,让我们“有世界可看,有样板可学”。因此,学校应纵观全局、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地进行物质设施建设,并充分利用本校所特有的校园物质文化资源,宣传传统文化精华,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处景致“有理可讲”,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的场所。
         二、重视文化体系科学构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一所学校没有构建起一套科学的传统文化体系,教师们不知道要传承什么,学生也不知道需要学习什么。即便有所了解,也只是一些零碎的东西,不成体系。学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一定要重视顶层设计,努力构建科学、完整、富有个性的文化体系。
         (一)校园传统文化体系构建要抓住本质
         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地位和能力的尊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关注。“文明以止,人文也”就是强调对人的塑造和培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校园传统文化体系的构建要扣牢重点
         学校决策要定位于从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学校传统文化体系重在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经典文化、当前社会发展思想道德需求以及健康向上的本土文化为主要内容,把追求向上向善的突出成果集汇在一起,突出“少而精”,坚决避免“多而全”无法下手实施的窘境。


         三、突出学科教育多方渗透,夯实校园文化“亲和力”
         我们经常强调: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其实,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样适用。现行中小学各学科教材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反映和渗透是非常多的,且学科间彼此的联系也比较紧密。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用好各个学科教材,在课堂主阵地把应知应会的“点”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传承下去;其次,要重视学校已构建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个“面”,把宏观的“面”和局部的“点”进行有机融合和巧妙穿插;再次,我们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突破学科间的壁垒,联合多学科、多层面知识进行综合传承,让学科传承途径的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四、贴近生活实施开放教育,营造校园文化“鲜活力”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之瑰宝。在急功近利的传承之下掀起的“汉服传统成人礼”“唐宋诗词热”“国学热”“幼儿读经热”等形式主义和“新奇作秀”,一方面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希望,然而,另一方面却似乎也让我们陷入到了沉思之中。难道,流传千年的文化,就是“背背诗词”“走走形式”?热闹之余,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不是近了,而是远了,给孩子们的学习不是美了,收获了,而是多余了,变成负担了。惟有贴近学生生活,借助学校社团活动、少年宫活动等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开放式活动,让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近了”,传承传统文化才会重新生“根”,才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五、加强制度建设保驾护航,筑牢校园文化“保障力”
         校园制度条例作为校园文化深层次的管理机制,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保障系统。校园传统文化建设它不仅仅要从表象上去发展建设,更要在深层次的制度条例上予以正规化、系统化、书面化。只有将外部呈现的“事”与内部保障的“法”有机地结合,让制度条例起到真正决定性的维系和保障作用,才能保证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和传承效果。制度条例建设,正是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强制力保障和书面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传统文化对学生正确的、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要确保学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必须要重视校园文化“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体系构建,重视课堂与课外两条实施途径,重视制度条例这个根本保障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基于艺术特色教育的地理校园文化营造探索研究[J].胡高娟.课程教育研究.2020(11)
         [2]打造“礼·润”校园文化成就“生命教育”[J].郝娜.辽宁教育.2020(20)
         [3]提升软实力:校园文化故事的育人价值探析[J].庄清海.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5)
         [4]把握四个维度建设校园文化[J].陈金忠.新农村.2018(04)
         [5]青少年低头族现象解析[J].王春霞.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2)
         [6]探究有效建设中学校园文化的策略[J].杨磊.现代装饰(理论).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