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
一、基本理念
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申老师能以阅读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以培养能力为核心进行语文教学。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葡萄沟》是二年级的内容,其主要是要让学生对我国的大好河山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识记“葡 萄 沟 碉 堡 ”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教学重点
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第三自然段,帮助学生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通过朗读内化了课文的语言,通过朗读培养了孩子的语感,通过朗读让孩子体会到了情感,通过朗读培养了孩子审美和朗读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这种学习方法,这也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品味描写葡萄沟的句子时,在交流学完此文的感受时,充分运用了这种学习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课件做得精美,尤其是听读课文部分,图文对照,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帮助孩子理解文本,使教师的整个教学,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充分体现了线上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自然亲切,水到渠成,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
(二)学习课文
1.赏景
执教者先让孩子边听读课文边看课件,然后学习作者描写葡萄沟的语言文字,感知葡萄沟的美丽形象。由直观形象到学习文字无不体现了执教者的独具匠心。
借助多媒体首先呈现新疆的美丽风光,然后给学生呈现在不同季节我国辽阔大地的不同的景色,如在10月份的时候,东北已经白雪皑皑,而南方却还开着空调,使得学生对我国的“地大”有基本的了解;然后给学生呈现新疆丰富的瓜果品种,再给学生呈现关于葡萄沟的视频或者图片等,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于葡萄沟的美景有更加直观的认知。
2.品读
让孩子默读课文之后,去品味描写葡萄沟的句子。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执教者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品悟,读中悟、悟中读,反反复复,促使孩子挖掘出文章的中心。
如,从“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体会到的。特别是“茂密”和“凉棚”,把葡萄的枝繁叶茂写得十分突出,引导学生能想到葡萄沟的葡萄的样子。
在阅读第二段落的基础上,了解了第二段落的具体意思:第一句是讲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第二句讲了葡萄的枝叶茂密。第三句是讲到了秋季,葡萄结得又多又好。第四句讲了维尔吾尔族老乡拿葡萄热情待客。最终得出第二段落讲述的是葡萄沟的葡萄长得枝繁叶茂。
3.悟词教学
由物到人,自然过渡,让孩子们谈收获,谈感受,谈人生,在执教者的调动下、精心设计下,孩子们争先恐后、用精美凝练的语言倾吐心声,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如何感受到葡萄长得枝繁叶茂呢?从“一大串一大串”和“五光十色”感受到。“一大串”写出了葡萄的数量之多和颗粒之大;“五光十色”则写出了葡萄的颜色品种之多,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不同颜色的光辉,煞是好看。从“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中“吃个够”也能看出来葡萄的数量多,如果没有如此多的葡萄,又怎敢说“吃个够”呢?
4.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优秀的表达方式
此环节的设计独特而新颖,老师们在教学语文时,千万不能忽视对语言的学习,紧紧贴近语言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执教者采用指导朗读、反复朗读的形式进行品味,既让孩子们学习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又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否则,就会读有口无心、看浮光掠影、说鹦鹉学舌、写词不达意。而课文优秀的表达方式又是指导学生、提升学生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我们通过取主舍次确定了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领略了瓜果之乡葡萄沟的风光,尤其是那令人馋涎欲滴的葡萄和葡萄干,让我们感受到了葡萄沟的魅力,对于这样一个好地方我们怎么能不赞美它,喜欢它呢?
5.小结与作业
小结能以点带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作业的布置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孩子各种能力。
五、总结
总之,笔者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闪烁着执教者智慧的火花,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争做专家型教师。且还需要充分结合各种线上资源来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整合线上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且还需要开发学生的小脑筋,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他们进行各种提问,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