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加减算法,习构有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2期   作者:孙红兵
[导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和认同
        孙红兵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东海小学      316000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和认同。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学到了什么内容,掌握的内容好不好,有没有得到发展。我们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每天都在疾呼请教师建构起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而我们的教师何不想如此?在家常课中去学习改变,让自己的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真正构建有效的课堂,让我们大多数教师都能成为有效课堂的践行者。
        一、减一些迫不及待,加一些独自思考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差异,具体是在数学思考能力上的差异。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学会去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教师要留有‘空白’,学会等待,让不同的学生去探索”,学生智慧的火花,许多是在“教学等待”中,在所谓“冷场”中闪现的。思考,是人类智慧的源流。只有这样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化过程之中,也才能真正抓住数学思考的内在本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改进自己的学习。
        片段一:
    例如: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我让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目:用简单方法计算“326-98”。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这样算的,我课堂上也是这样讲授的。
        326-98=326-100+2=228
        但也有同学也有这样做的,
        326-98=326-100-2=224
        这道头目到底是应该加2还是应该减去2?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辩论,大家很快就达成一致的意见和看法:多减几就应该加几?
        也许我们教师就万事大吉,上下面的内容了,我也不知怎么回事,那天停顿了一下,一个平时不举手的同学举手。
        他说:“老师我的答案是对的,但不是那样做的。”
        “那你就说说自己的算法,我们一起来评一评。”
        我请他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算法:326-98=100+277-98
        他刚写完,下面的同学就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这是错的,不是简便方法。于是我问他:为什么要把326分成100+226?他回答,100减98等于2,2只需再加226等于228就可以了。同学们听了他的回答纷纷表示认同,此件事给我的触动蛮大的,以前自己是在太注重教学的结果了,极少给学生留下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去思考。
        陶行知曾形象地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积极鼓励学生去思考,并不断探索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要给我们的课堂多加一些独立思考,才能把握有效课堂的精髓。
        二、加一些不同见解,减一些统一答案
        批判是创造的起点,为了培养这一品质,有时只需我们在常规的题目中稍加改变,就会给学生呈现别样的风景,有时教师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并让学生钻这空子,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时我们听听学生的错误意见及方法,也能给学生不同的启发。

我们的教学是需要统一的答案,但有时我们更乐见学生不同的见解和回答。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估算一直是一个重点,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难点,乘法估算片段:
         出示一辆小卡车运输货物。
次数(次)    1    2    3    4    5    6
重量(千克)    328    346    307    377    398    352
        师:你能估计一下这辆小卡车一共运了多少千克吗?
        (生自主探究,记录自己的估算过程,展示不同的做法,集体交流,整理估算方法)
        小估:300×6=1800;大估:400×6=2400;中估:350×6=2100;大小估:300×3+400×3=2100;四舍五入估:300+350+300+400+400+350=2100……
        生在交流自己估算的方法的同时,师生根据不同的估算方法,幽默命名,课堂教学气氛轻松,学生思维跳跃,学生在不同见解交流过程中,对估算的多种方法有了深刻的印象。七嘴八舌看似乱,其实有序得很,我们只要在课堂中多加一些不同见解,就能使有效课堂真正活起来。
        三、加一些实践操作,减一些应试模仿
    中国的学生最大的优点是条理性较强,解题能力一流,屡屡在各类应试竞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而创造力不足,想象能力缺乏,喜欢千篇一律的东西,喜欢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也是我们目前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探索、需要积极改进的地方。
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一些实践操作,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片段一:
        创造分数(分数的认识)
        师:刚才,我们一共学习了和,你能用信封里的另一个圆和长方形创造出其他一些分数吗?动手折一折,并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谁的动作快。
        师:请先完成的同学讲自己的作品放在展台上。注意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师:好!下面我们共同来分享一下这些同学创造出来的分数。(看学生创造的分数)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分数,并说说分数的意义。
        师:这个分数是谁创造出来的?有点儿难度,你说一下如何创造的?
        生:(略)
        师:谁还能创造了上面没有的分数?是多少?(学生说)
(学生创造出的一些分数,略)
师:想一想,分数能创造完吗?
生:永远创造不完。
        师:也就是说,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在原来一列分数的下面补充板书省略号……)
        本案例,通过开放性,问题性,挑战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讨论和交流,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含巨大的潜能,只是有时是被我们忽略了。所以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多加一些实践操作,有效课堂才能动起来。
        有效教学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陶行知先生教学思想的丰富内涵之一。陶行知的思想是深邃的,陶行知的精神是感人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育人”为已任的意识,内化陶先生的思想精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