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对生活素材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2期   作者:周海江
[导读] 科学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意义重大
        周海江
        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初级中学    311217
        摘要:科学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意义重大。在科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注意到教学方法的优化,尤其是要注重到对生活素材的运用,基于生活素材来创新科学教学,让科学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针对生活素材在初中科学中所能起到的教学作用展开分析,探讨运用生活素材展开教学的基本原则,提出运用生活素材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给初中科学教学带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素材;基本原则;教学方法

        初中科学,包含的知识内容相当多元化,生物、物理、地理、化学等知识都有涉及。这门课程的设立,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基本的一些科学常识形成了解,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整体来说,科学课程包含的知识较为理论和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基于生活素材来辅助教学,在生活素材中对科学知识进行讲解,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作为科学课程教师来讲,就要对此形成关注,通过合理的渠道,将生活素材有效运用到初中科学教学当中。

一、生活素材对初中科学的教学作用分析
        生活素材,就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形式,比如生活案例、生活现象、生活实物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素材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比如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质密度存在关联,如油浮在水面上,盐会沉入水中,这就和物质的密度存在关联。将生活中的各种素材运用到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能够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能够让科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初中科学本身包含的内容就相当丰富,不过课本上的知识,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性。通过引入生活素材,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科学教学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当中,依靠生活素材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第二,生活素材,可以让科学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初中科学的课程内容,是以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为主,这些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些困难。依靠生活素材的运用,在具体的素材案例中,对相关知识做出讲解,这样可以在生活素材中,让科学知识直观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形成理解。第三,能够增加教学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生活中的素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这些素材的教学运用,能够让教学活动呈现出一定的趣味性,这样可以对学生形成刺激作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之中。

二、初中科学教学运用生活素材的基本原则
        运用生活素材来展开初中科学教学,能够对教学活动起到积极作用。不过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需要注重到生活素材的合理运用。如果运用不合理,就难以发挥出生活素材的价值。在当前初中科学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对生活素材有所运用,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生活素材的运用陷入到一些误区之中,未能充分发挥出生活素材的作用。具体来说,在运用生活素材展开科学教学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一)生活素材类型要丰富
        根据前文所述,生活素材本身具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比如生活案例、生活现象、实物素材等等。对于这些不同的素材类型,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其实现充分利用。不能只局限于某类生活素材当中,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活素材都实现运用,保持丰富性,这样才能让科学教学在生活素材的支撑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方式要灵活多变
        除了保持生活素材本身的类型丰富多样之外,还需要关注到对生活素材的具体运用要灵活多变。从当前教学实际来讲,部分教师在运用生活素材的时候,运用方式较为单一,就是引入案例,然后在案例中对相关理论知识展开讲解,没有通过其他手段来运用生活素材。这就导致生活素材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全面。所以,在开展科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到生活素材的多元化使用,要基于不同的方法形式,将生活素材运用到教学之中,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出生活素材的价值。
        (三)注重教学活动趣味性
        运用生活素材教学,这本身就是一种具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更加重视对其中趣味性的挖掘,尽可能增强教学趣味性,调动起学生学习参与兴趣。所以,在选择生活素材与使用生活素材的环节,就需要以趣味化为导向,要尽可能选择有趣的生活素材用于教学,也要尽可能使用具有趣味性的方法展开教学,基于教学活动的趣味化构建,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作用。

三、初中科学教学运用生活素材的具体策略
        生活素材作为一种在生活中广泛且普遍存在的素材,其具有丰富的资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课程教师要切实理解生活素材具备的教学作用,然后通过合理措施,将生活素材运用到科学教学当中,推动科学教学的创新构建。
        (一)基于生活案例导入科学教学
        针对科学教学来讲,课堂导入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教学环节。从教学实践来说,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先导环节,承担着引出新课知识、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为了让科学教学更加有效,就需要做好课堂导入这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因此,就可以从生活中引入一些具体的案例,构建起课堂导入环节,基于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比如,教学光的反射和折射,这一节的主要知识,就是物理方面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叉鱼的视频:视频中一名小孩拿着鱼叉,在河里叉鱼,小孩每一次都瞄准了鱼的位置,但是却始终叉不中。展示这样一段视频,先引导学生观看,然后设计思考问题:视频中讲述了什么事情?里边存在什么物理现象?该如何作出解释?小孩应该怎么做才能叉到鱼?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孩明明瞄准了鱼却叉不中,那么说明小孩看到的鱼的位置,可能和鱼实际所在的位置存在差异,所以小孩才一直叉不中鱼。教师可以趁机继续引导:在自然界中有反射和折射的光学现象,叉鱼案例中是否包含这些光学现象呢?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师就可以引出折射的知识点,对折射的物理原理做出讲解,之后再对反射进行讲解。在生活案例的引导下,就能让学生对折射与反射形成有效认识。


        (二)基于生活现象探究科学知识
        课堂导入只是教学活动的前置环节,一堂课的关键,还是在于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主要知识,这才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目的所在。在对课本科学知识进行教学讲解的时候,就可以立足具体的生活现象,从中对包含的科学知识做出探究,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相关知识。比如,在教学“日食和月食”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就有日食和月食的天文现象,近些年来也发生过日食与月食,学生有过相关的生活经历。在课堂上对日食和月食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将生活的日食与月食现象引入课堂。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具体的日食或是月食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生活中产生的具体日食或月食现象。然后立足具体的生活现象,教师就可以对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日食的产生,是因为月球运动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导致从地球上看太阳,就只能看见一点光环。而月食的产生,也是因为地球、太阳和月球运动到一条直线上,不过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日食有所不同。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中间,太阳射出的光线被地球挡住,月球无法照射到太阳的光线,从而产生月食现象。基于生活中实际的月食和日食现象,对月食和日食产生的科学原理展开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更加深入理解。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由此拓展延伸: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发光的月亮?这其中就涉及到物理上的反射知识,月球反射太阳照射的光线,从而让本体在视觉上呈现出发光的状态。
        (三)利用生活实物辅助科学教学
        在生活素材中,还有实物型的素材,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就可以将一些具体的实物引入课堂,通过这些实物对学生展开直观、可视的教学。比如教学“物质的溶解”这一节知识时,这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化学知识的范畴。在物质溶解中,涉及到了溶液、溶质、溶解度等基本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引入实物,可以用烧杯准备水,然后准备盐、糖、豆粉等不同的物质,然后在课堂上将盐、糖、豆粉等物质,分别添加到水中。比如加盐,先加一勺,让学生观察溶解的情况,再加一勺,继续让学生观察溶解情况,之后继续添加,直到部分盐不在溶解沉淀在烧杯底部。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水可以溶解盐,我们前边加了几勺盐全都溶解了。但是为什么到了后边,盐就不在溶解了,反而沉淀在杯底呢?通过这个思考问题,就可以引出溶解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到溶解物质有溶解度作为限制,超过溶解度之后,就无法再继续溶解。
        (四)基于生活素材构建实践活动
        初中科学教学,不能单纯局限于理论讲解之中,还需要注意到指导学生展开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相关科学知识加深掌握,同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基于生活素材来构建科学实践活动,应该要保持简单易懂、方便操作的原则,设置容易实现和取得明显成果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给教学活动带来积极的帮助。比如教学“植物的一生”这一节之后,为了让学生对植物萌发与生长形成基本的认识,可以创设“发豆芽”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个小组发放绿豆、小簸箕、毛巾等器材,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发豆芽”的具体操作演示视频,然后让各个小组进行实践。在“发豆芽”实践的过程中,要写作观察日记,对豆芽的萌发过程进行记录描述,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相机拍摄照片,以照片的方式记录绿豆发芽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植物萌芽形成直观感受,理解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
        (五)利用生活工具辅助科学教学
    对于初中科学教学来讲,生活素材的教学应用,还可以关注到生活工具这类素材。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实用性的工具,这些工具虽然表面上和教学活动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却能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不过的运用效果。因此,在开展初中科学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工具利用起来,投入到科学教学当中。比如,在教学“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着眼于水体净化这个知识点,创设“简易净水器”的科学实践活动,将这个实践活动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分小组,共同商讨制作“简易净水器”的原理和需要使用到的材料,然后从生活中寻找相关的工具和材料,将其带到课堂上。到了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和材料,来实际动手制作简易净水器。制作完成之后,先让各个小组说明简易净水器的基本原理,然后进行实际演示。教师事先准备泥水、墨汁水、洗涤水等几种不同类型的污水,让学生轮流测试,看看哪个小组制作的建议净水器效果最好。通过生活中的工具,配合相关的生活材料来辅助科学教学,能够让科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让学生在其中对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认识。
        (六)利用生活娱乐素材辅助教学
    在生活素材中,还有一类素材值得关注,那就是娱乐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娱乐活动,比如玩游戏、看电视、户外运动、听音乐等等。在这些娱乐素材中,也会包含到一些科学知识。在进行初中科学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娱乐素材导入进来,通过这些娱乐素材构建起趣味化的科学教学氛围,这样不仅可以让科学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在很多影视剧当中,都会涉及到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如好莱坞动作电影中的飙车戏场面,汽车轮胎会在路面留下痕迹;动画片中猴子可以轻松爬上树顶。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渠道,将相关的素材引入进来。比如可以播放电影《速度与激情》中的汽车追逐场面,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展示汽车刹车过程在地面上留下的黑色轮胎痕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黑色痕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黑色痕迹?汽车为什么能够停下?汽车为什么能够前进?通过这些思考问题,引出摩擦力的知识,对学生有效展开讲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课程作为初中接单的一门重要教学科目,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到教学活动的创新构建。以生活素材的运用为载体,从课堂导学、知识讲解、学生实践等方面着手,灵活运用生活素材,推动科学教学的优化构建,在生活素材辅助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丽虹. 生活素材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2020(02):120-122.
[2]赵华祯. 探析初中科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 好家长, 2018(6).
[3]王辉.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641(21):172.
[4]叶笛.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重构[J]. 教学与管理, 2019(22):53-55.
[5]卢芳芳.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