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2期   作者:吴婷婷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普及,人们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吴婷婷
        泉州市丰泽区海滨实验小学  362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普及,人们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是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科学理念和学科素养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素质教育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实现更好的科学教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科学;素质教育;培养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新方向,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师新的研究方向。笔者认为,科学课程的本质是以科学文学教育为目的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关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了解周围世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研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既反映了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又高度重视科学提升学生的素质,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综合要求。科学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一种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在内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因为要面临升学压力,所以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几乎把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到学生的成绩提高上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较少,即使学校也有开设相关的课程,但是科学教学在整个小学教学的投入比重不大。大多数小学科学教师自身不具备科学教学的条件,很多教师是兼职科学教学。除去师资力量的薄弱,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存在科学材料不足,不能支撑教学活动的开展。小学科学课程大多内容是涉及到自然科学,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演示过程需要用到相应的材料。然而,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很多教师选择原地取材,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补充作用,但还是限制了科学教学课程的开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完成课程目标,也容易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缺乏活力,也耽误了学生科研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代理指导转变为组织和辅导学生,以实现让学生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科学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科学素质教育。
        二、 在素质教育下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教师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
        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巩固、技能的获得和掌握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通过大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始终理解科学的基本教学方法,让学生们通过观察、了解、探索来巩固和改进想法、理解与探索能力。相应地,教师应该按照“引导、支持、解放”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逐步提高。然而,我们经常发现,许多教师认识到,他们应该口头上这样做,但在日常教学中,他们不能完全放心的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主动学习。以教师的热情心理,释放出“七怕”:一是恐惧症,二是学生玩,三是仪器坏了,四是需要时间,五是学生不能进行实验,六是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七他们不能放心的离开讲台。因此出于保险的目的,教师还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去实验、探索、观察。这些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我来教你,你应该听我的”,有意或潜意识地强加规则。

这些导致了学生缺乏充分的信心,缺乏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缺乏正确的提问态度和虚心求教的态度,缺乏学习、运用标杆和研究符合高质量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总之,他们没有完全释放过时的教育观念的链条。
(二)以科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性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兴趣教学是小学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兴趣引导,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同时教师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会促使学生提高对科学的学习能力,例如,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展示才华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验室是开展兴趣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在科学课程中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师把全班分成四组,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实际的实验操作。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首先进行演示和讲解。把一个纸团放进玻璃里,让学生们猜猜纸球是不是湿了。有人说纸球会湿的,有人说不会。这时教师就可以趁机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做这个实验。结果,学生们证明了上面的纸球不会湿。为了证明实验的不唯一性,教师可以再选另一组的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了尝试,结果出现了相同。这时教师可以趁机向他们解释说:因为玻璃里有空气,说明水不进入,这就证明玻璃上有空气。如果玻璃不是直接压在水下,而是慢慢倾斜,猜猜会发生什么?纸球在底部玻璃里湿了吗?学生们立刻做了第二次尝试,正如教师所说的原理一样,学生们说水里冒出了一个气泡。气泡是空气。空气从玻璃里流出来,水就流进来了。每组的其他同学也做了这个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空气占用空间的正确性。根据学习实践的过程,根据学生好奇心的性质,让学生动嘴、动手、动脑筋。在一个成功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作为导向,并根据学生的个体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根据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教师应尽最大努力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并为学生参与观察和科学实验活动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例如,在《燃烧和灭火》的一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很容易地总结出两种燃烧条件:氧气和燃烧材料。然而,对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下,如何突破教学的难点呢?我们并没有用强制测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启发了学生们:“燃烧材料燃烧氧气吗?”学生回答说:不,我们应该用火柴。谁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实验方法?学生经过讨论,想出了用放大镜照、钻木取火,把放有火柴的铁板放到火上烤。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尽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个体不同,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范围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善于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地学习知识则是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学力形成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
        结论
        综上,教师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思维的转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改变教育观念的重要性,以及改变的紧迫性,同时也要认识转变教育观念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认真参与教师改革,不断打破教师改革中教育观念的旧链条,用改革、发展、创新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敢于探索和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业务能力和素质。小学生年龄小、天真、有趣、好奇、活跃,我们应该把这些素质与科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好、学得高兴,促使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学得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好,各方面质量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永慧.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36-37.
[2]郝会霞.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培养研究[J].同行,2016(15):87.
[3]高丽敏.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培养分析[J].才智,2015(34):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