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本新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 433199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推进,在当今教育领域中推出了数不尽数的教学方法,而情境教学法是现代化教学中最佳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法贯穿于各个学科,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情境教学能够充分满足当前教学需求,创设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课堂融入情境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度分析,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课堂有效性
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在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学生们接受的知识都是基础性最强的,而进入初中阶段接受的是中等教育,不仅有初中的知识还涉及到高中知识的学习。步入初中阶段学生将要面临不同的转变,从所学科目上的转变、学习方法的转变、学生心理上的转变等等。而语文作为整个学科中的主动脉,占据了高不可攀的地位,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是当前教师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情境化课堂要求教师有目的地将教学目标中一些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以设立生活化情境方式,改变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激发学生学习讨论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一、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以往初中语文课堂活动中,部分教师由于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习惯,加上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按照课本教材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使语文课堂显得格外沉闷、枯燥,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气氛不积极,学生参与度不高,呈现一种自问自答的情况,教师经常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为了能够尽快改善教学现状,弥补当前教育情况,教师要努力钻研教学方法,打破常规,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深度钻研,设计出多元化语言情境,结合课文内容随时转变语言和语调的变化,投入情感,富有感染力地去讲授语文知识。这样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直观体会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营造与众不同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一种焕然一新、眼前一亮的新感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到学习之中。
例如,在学习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背影》一课时,这篇优秀作品主要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找出文章主旨,抓住刻画人物描写的方法和特点,字里行间之中流露出真挚的父子之情。教师安排学生反复熟读课文,从课文中品位作者朴实简洁的语言,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梳理思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达到更好的语言效果,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设计台词和剧本,其他学生为评委。
分别以几个场景来进行表演,如“父母悉心照顾生病中的孩子”、“父母带着孩子去海洋公园”、“母亲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等等。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真实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这时,我要对学生进一步启发“同学们表演完都有了自己的体会,那么父母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们会将情境中的角色不知不觉中代入现实生活中,理解父母的艰辛,感受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怀揣一颗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互动兴趣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融入生活实际,将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场景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加强语文知识的生活运用能力,实现“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教育理念。语言是教师最基本的工具,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往往只需要一番生动形象和具有感染力的话语,学生就会随之进入一个独立情感的空间,实现情境的构建。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更容易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够更好地将生活实际运用于语文知识中,对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壶口瀑布》一课时,融入生活化元素创设情景,教师会对学生先进行引导,“同学们知道壶口瀑布在哪里吗?”这时,学生们会议论纷纷,也有的同学显出一脸的疑惑,说出的答案各式各样。教师再次启发学生们,“大家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瀑布景观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瀑布?”当抛出问题后,就由学生们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查阅资料的同时还要将收集到的信息分享给其他同学,一起展开讨论与思考。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生动趣味的语文课堂,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将重点内容更灵活地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情况下,想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上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尝试,在一次次失败的经历中总结经验,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让他们能学有所获,在学生人生画卷涂上一抹文学的炫彩,为他们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司聪.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读写算,2020(29):71.
[2]安仁斌.在情境中成就精彩——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浅析[J].新课程,2020(3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