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秀伟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256600
摘要:新课改逐渐推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健康发展日益成为主流的教育理念,小学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学生的身体部位可以作为乐器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乐感,提高音乐学习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应用的重要意义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身体乐器;意义;教学策略
引言: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很多学校缺乏乐器,导致音乐课堂效率不高,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音乐知识。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教师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身体乐器,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利用身体乐器培养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心智方面的发展。
一、身体乐器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帮助学生身体协调发展
身体乐器是应用嘴巴、手、大腿等部位来充当乐器。在使用身体乐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应用身体的多个部位参与音乐课堂,因而其四肢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得到有效锻炼。使用身体乐器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改变肌肉状态的过程。此外,使用身体乐器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节奏感,根据音乐来调整自己的身体节奏,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二)节约教学费用,便于开展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乐器,而并非所有的学校都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能够将大量资金投入于音乐教学。尤其是钢琴等乐器价格昂贵,保养费用也不菲,很多学校都无法配备。身体乐器则不需要花费成本,可以应用于不同规模的音乐课堂。利用身体乐器开展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还能节约教学成本,便于教师开展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三)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小学学生受到其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易于上课走神,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而身体乐器要求学生利用身体部位来进行演奏,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节奏。在身体乐器教学中,学生必须跟上音乐的节奏,因而需要更加专注于课堂。学生在使用身体乐器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中去,逐渐形成乐感。长此以往,学生会提高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这有利于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嘴巴进行演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嘴巴是人最主要的发声器官,也是最主要的身体乐器。嘴巴一张一合,舌头卷起,能够从声带发出美妙的声音。音乐表达情感,嘴巴发声则是音乐的重要展现形式。学生可以教育学生利用自己的嘴巴,来给音乐和声或伴奏。小学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正确发声的技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利用嘴巴作为身体乐器,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发声方法给声音带来的不同变化,还能提高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嘴巴作为乐器,给人音版一年级上册中的《玩具兵进行曲》伴奏,同时促进学生对于这首管弦乐的理解能力。《玩具兵进行曲》旋律轻松明快,节奏鲜明,适于作为培养学生乐感的曲目。由于这支乐曲是用三部曲式写成,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小组成员的音色应当协调。前面有一个短小的引子,所有学生根据节奏发出“bababa”的声音,其中A小组则在其间转换为“dingdingdongdong”的声音。乐曲的第一部分是单二部曲式,A段情调明朗活泼,曲调简单,由B小组用嘴巴发出“bababa”这样明快的声音,其他两组和音。第二部分转到了F大调上,曲调清新,由小提琴演奏,教师可以安排A小组的学生发出“a~”的声音。乐曲的B段主要是使用低音号和长号来演奏,曲调雄壮而有气势,教师可以安排主要由男生组成的C小组的成员使用嘴巴完成演奏,其他两组的学生则根据乐曲的节奏适时和音,代替短笛等乐器。在用嘴巴来演奏这首乐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雄壮有力而又活泼的音乐情绪,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同时,“嘴巴乐器”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乐曲的演奏,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程度。
(二)利用手和大腿伴奏,培养学生形成乐感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听到自己熟悉的音乐或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时,会不自觉地跟随身体抖动,双手拍打。由于手部是学生日常使用较多的身体器官,拍手和用手拍打大腿能够形成清脆的声音,因而是无正规乐器的情况下最好的演奏方式,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来拍手伴奏。此外,用手拍打桌面也是一个不错的伴奏方法。参考厦门中学学生用手拍打桌面演奏《稻香》等歌曲在全网引起了轰动,教师也可以教会学生使用这个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感。在利用手和大腿伴奏的过程中,学生更能跟上音乐的节奏,感受音乐的不凡魅力。利用手部和大腿部位给音乐伴奏,有利于学生利用自己的动作融入音乐氛围,培养乐感,提高对音乐的赏析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手部和大腿伴奏,完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中《我和你》这一课的教学。《我和你》歌词较为简单,曲调舒缓又温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教会学生演唱这首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拍手、拍桌和拍打大腿。以“我和你”这句歌词为例,“我”的音调较高,可以用手拍打大腿来伴奏,“和”比“我”的音调更高,拍桌比拍打大腿的声音更高,因而可以拍桌来进行伴奏,“你”则音调低沉,学生可以利用拍手进行伴奏。这首歌曲中很多歌词只有三个字,都可以采取上文所述的方法来进行演奏。当音调高昂,便可以拍桌发出雄厚的声音,音调低沉则拍手附和。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我和你”的音乐节拍了若指掌。在使用自己的手部和身体进行伴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沉浸于歌曲舒缓温情的氛围中,感受浓郁厚重的中华音乐色彩,深入理解歌曲中的人本理念。运用身体乐器,不仅能够营造和谐的音乐氛围,还有利于学生体会歌曲中人性与情义的光华,感受到“地球村”的和谐之美。
(三)运用脚部进行演奏,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脚部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同样适用于作为身体乐器进行演奏。就像踢踏舞中最重要的便是脚部踢打发出声音,身体才能随之而舞动,脚部伴奏对小学音乐的教学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是使用脚部踏出声音,不同学生、甚至同一个学生使用不同的力量都会使脚部发出不同的声音,原地跺脚、踢打等不同的行为也能改变脚部造成的声音。因而,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有效运用自己的脚部充当乐器,根据音乐节奏转换成不同的声音,在脚部伴奏的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高音乐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腿部伴奏,深入学习人音版五年级上册《丰收的节日》一曲。《丰收的节日》曲调轻快、活泼,声部层次较多,使用脚部伴奏是优于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歌曲中有“…”和“…”的地方节奏紧密,演唱难度较高。因而,学生可以端正坐姿,脚部跟着歌曲旋律有节奏的踩踏,帮助自己顺利完成演唱任务。在歌曲高音区较为密集的地方,学生应当增强脚部踩踏的力量,在歌曲难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则只需轻轻跺脚伴奏即可。歌曲中间有一段“啊~”的歌词,这一段属于高音且变奏较多,学生易于气息不足,跟不上节奏。每次变奏的时候,学生重重地跺脚能够帮助其快速掌握歌曲的节奏,掌握变奏的能力。由于脚部伴奏声音较大,尤其是所有学生都能够统一频率的时候,能够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节奏感。部分学生五音不全,唱歌容易跑调,通过运用脚部乐器则能够帮助这些学生找到音准,跟上音乐节奏,潜移默化地提高其音乐学习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运用脚部进行演奏,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利用手和大腿伴奏,培养学生形成乐感等策略,开展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汪春萌. 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的应用探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6).
[2]徐春英.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 2020, 018(004):186-187.
[3]高艳霞. 初心与前行:坚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教育[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八).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