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
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广西桂林 542500
【 摘要 】旅游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该专业重点培养学生诸如导游技能、客房服务技能、餐饮服务技能、旅行社管理技能等重要专业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掌握这些专业技能,因此很有必要在旅游专业实现产教融合。本文以恭城油茶传统文化技艺为立足点,介绍该民族技艺促进中职旅游专业产教融合的思路和做法。
【 关键词 】恭城油茶,传统文化,旅游专业,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单位和学校等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学校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以及相关的科研有机结合的方式。产教融合是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通过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利益共享,共同发展,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对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背景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现行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没有完全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造成了供需不平衡的错位现状:一方面,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和岗位,对口就业率偏低;另一方面,旅游行业用人单位无法招到能够直接上的人才。这种现状不仅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也降低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为此,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围绕旅游专业建设,尤其是产教融合开展了系列而深入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一些学校的旅游专业在进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融合不足。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专业建设的重点,而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过程中,很多院校采取派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企业一线工作状况。或者选派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但是,这些做法只是校企合作的表面形式,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更具体的要求,一方面,学校教师到企业,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真正地在企业挂职,要真枪实弹地干,是真正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去扮演一个工作岗位的员工角色,是作为企业的员工与客人接触、为客人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该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人员到学校,不是简单地走入课堂进行讲座,而应该从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毕业以及毕业后的跟踪调查等环节,都全方位地参与进来,真正地结合学生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和行业需求进行指导和培训,使学生一毕业,甚至没毕业,就能为企业所用,为行业所用。
2、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融合不足
目前,很多院校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都分为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其中,校内基地建设以学校投入的建设资金为主,按照课程建设了相关实训室。目前只是把学生派去校外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对实习,学校对实习单位几乎没有建设。基于产教融合,旅游专业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应该一方面,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中,应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由“输血”变为“造血”,在实训室管理方面,由“教学”变为“经营”,这样才能实现校内实习基地的产教融合。另一方面,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中,必须要有建设,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派到企业去实习,进行简单的劳动力输出,而是要校企双方共同建造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基于产教融合进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学生一是可以由一岗实习变为多岗锻炼,二是可以实现由实习转变为就业,三是尽快缩短学生由员工向职业经理人的转变。
二、恭城油茶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传教融合优势
恭城油茶具有四大魅力:一是恭城油茶养生效果好。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在恭城,活到百岁也不足为奇。
据统计,2010年4月,全县90岁以上的寿星人数为350人,其中百岁老人27人。已经超过了长寿之乡的标准。二是油茶餐桌上的粑粑糕点最多。人们在喝恭城油茶时,与油茶相伴的各种香酥甜脆的糕点、各式各样的粑粑,以恭城的花色品种最多,味道好、有特色。三是2008年恭城油茶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是到恭城走亲访友或观光的客人,都会亲自领略瑶乡饮食的独特风味,恭城油茶已经成为了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名片。
通过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弘扬民族工艺(恭城油茶)文化传承”基地项目,目的在于提高县域职业学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形成职业教育与传统民族文化的人才培养、优秀民族文化教育保护的有效机制,为本地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与恭城县油茶协会联手开展油茶工艺传承培训系列活动,形成一定的产业效益。再是与县人社局合作共同开展油茶制作专项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由自治区人社厅颁发广西地方油茶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可以实现恭城乃至全区油茶技能型人才规范化培训和从业资格的重大突破。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1、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融入恭城油茶传统文化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还要加强实践教育活动,促使旅游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学校可以在校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例如,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参加有关恭城油茶传统文化的讲座,或组织他们参观油茶博物馆、文化馆等,这不仅能够增加旅游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化视野,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觉接受恭城油茶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他们在今后的旅游从业中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体系中
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旅游专业教学中,需要在课程体系中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在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提高自身精神境界。首先,旅游专业的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因此,必须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诚信教育、文化教育、仁爱教育,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旅游专业教学的各个层面。其次,要在该专业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当前恭城油茶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大力宣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渗透,因此,应当在课堂教学或校园活动中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字、音频和视频,这不仅能够增强旅游专业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恭城油茶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校园活动中,则可以运用校园展板展示与恭城油茶传统文化相关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或结合学生社团活动,比如举办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恭城油茶文化演讲赛等,帮助学生多方位的了解恭城油茶传统文化。此外,还可以根据当前的恭城油茶文化发展形势,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旅游专业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各个角落。
4、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学校牵头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制订发展规划、制订旅游资源筹集目标、寻找旅游合作项目,共同开展旅游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教育教学指导、校企合作对接、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形成共建、共享、共管的格局,提升学校旅游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引进旅游企业资源,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许昌三国文化与许昌旅游业的发展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0(07):218.
[2]万国民.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