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类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讨 ——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历史学科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2期   作者:郭栋梁
[导读] 基于美术生的特殊性质,在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的多重考验下
        郭栋梁
        中央美术学院
        摘要:基于美术生的特殊性质,在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的多重考验下,美术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本文的研究方向是针对美术生的特性,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教学法。宏观上,低年级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培养其学科素质为主要目标;而高年级则应着力强化学生的高考应试技巧。微观上,应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展开分层教学活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发现分层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美术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升其人文素质,降低学生们面对高考压力时的焦虑情绪,进而高效地完成高中历史教学任务。
        关键词:美术生,高中历史,分层教学法,历史学科素养,应试技巧
        在高考命题改革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学也必将迎来一个大转变。本文就如何针对美术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历史教学活动,进而分享教学心得,共同进步。
        教学工作要想良好地开展,一定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我校情况:我校为面向全国招生的艺术中专,学生情况和课程设置较为特殊——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制为四年制。虽然较普通高中课程时间加长,但由于文化教学与专业教学并进,因此历史学科的课时量没有明显增加。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多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精准教学。此外,由于历史学科并非我校入学考试时的考试科目,因此学生们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梯度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历史老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以便与之应对。在宏观地掌握高中历史课程整体进度的同时,任课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模式。一、二年级为基础年级,应重点抓基础,培养学生们的学科兴趣,促进其史学观的初步形成。三、四年级为高年级,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们的应试能力和技巧,直面高考的挑战。
一、基础年级的历史教学
        首先,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课堂老师教授知识为主,孩子们参与度不够的局面。我们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老师不但要备好课,更要备好学生的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生源地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科兴趣的关键一步。每一个孩子都热爱自己的家乡,都会为家乡的历史感到骄傲。历史教师可以围绕学生们的生源地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强了,参与度高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也就随之凸显了。这样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情况。虽然会付出很大的精力,但也成功地实现了课堂的高效互动,贯彻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了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其次,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学科并非我校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因此学生们基础知识的层次千差万别。学生可能其他学科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唯独历史科目相对薄弱。因此强化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预习,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可以形成知识层面的过渡与衔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每周末都会提前把下周要讲的历史课件发到学生群。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水平自主选择预习内容,从而体现分层教学。但是给学生们布置的阅读教材并上传音频到班级群的作业是强制性的,必须完成的。此外,我还会把学生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组长负责检查该组成员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历史课代表负责检查各小组长的完成情况。任课教师不定期抽查。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预习模式效果显著。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层次呢?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发现采取交叉学科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多有裨益。以下将通过教学实例对这两种教学方法予以阐明 :
        (一)交叉学科知识教学模式
        重视交叉学科知识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兴趣至关重要。例如: 语文科目中的古诗词是历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地理学科中的气象记录契合了历史学科中的民族融合问题;政治学科中的唯物论和矛盾特殊性在历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音乐学科中的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与拿破仑称帝的渊源颇深;英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宗教改革,以及英美两国的大国影响力;数学学科中微积分的出现折射了牛顿与莱布尼茨的世纪争论。艺术生知识面很广,只要老师抛砖引玉,学生总会带给你惊喜。此时,学生也能从基础知识出发,逐渐进入高层次的认识活动。运用交叉学科知识教学,客观上也是在执行分层教学。
        (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模式
        我校西接北京市通州区,北邻顺义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深化学生对史实的理解。例如:通州八里桥,在晚清见证了中国古代作战方式的终结——清王朝的权贵僧格林沁指挥骑兵对装备有近代火器的英法联军发起了近乎自杀性的集团冲锋。随后北京在近代第一次被攻占,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近代第二批不平的条约。此外,元朝大运河的遗迹也在通州。北京东部自古有经商传统,这也与大运河密切相关。老北京谚语有云:“北贵南贱,东富西贫”。指的就是这一传统。顺义区的焦庄户地道战抗战遗址也能使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抗战岁月的艰苦卓绝。由于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学生在学习北京的城市历史和乡土人情时会倍感亲切。
        (三)我校开设的美术史课程中有部分知识点与历史课程重合,这对历史教学的开展多有裨益。我针对这一特性设计了特色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文艺复兴这段内容时,结合美术史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一些与美术史相关的内容和片段,完全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解。这样学生又一次不自觉地回归了教学的主体地位。又如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在构图上有何特点?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何?学生们都有很多话可以讲,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了。再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以德国入侵西班牙的历史为背景的。因此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由学生进行讲解,老师只需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就好了。美术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历史学科中也蕴含着美术史知识,任课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将两个学科的知识点加以融合,就会帮助学生们轻松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做到学以致用。        
        (四)在艺术类院校任教,专业课是重点,文化课是为孩子们的升学与成长保驾护航的。文化课老师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懂得一些常用的美术专业术语,并不失时机地在课上适度运用,会使历史课教学更加生动,进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回答某一问题不准确时,我点评为“型不准”。就这句专业术语“型不准”,将会拉近师生的距离,会极大地推动教学活动的生动展开。类似的专业术语还有“具象、透视、比例与大关系”等等。专业术语的运用,可以大大改善教学的死板局面,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这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在扎实本学科知识的前提下,还要继续学习美术知识,终身不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不僵化,内容不古板,始终和学生有共同语言。
        历史课程,仅仅依托课堂是不行的,一定要拓展学习空间。传统的历史教学,学习空间在课堂,造成了学生的视野狭窄。当今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多样而迅捷,图书馆、互联网等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占用学生大量时间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创作历史发展时间轴,以便进行课后总结和阶段性复习。

学生们在制作时间轴的过程中,既复习了基础知识,又展现了美术天赋,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这种开放性作业,不能漫无边际,教师一定适度把控。时间轴完成后,我一定会认真看每一幅作品,指出学生们的知识性错误,同时也要肯定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孩子们先尝试,教师后总结。具体到时间轴的制作方法上,我会提倡学生们适度放弃精确时间,运用模糊记忆与简化记忆的方式,以一百年单位进行归纳记忆。组织学生构建中西对比时间轴,以便学生形成完整、合理的知识框架体系。
二、高年级的历史教学
        我校的三、四年级为高年级,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这一阶段学科教学的侧重点应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科兴趣、扎实基础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高考应试技巧。
        (一)三年级下乡写生期间的实践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三年级有一项非常有特色的专业教学活动——下乡写生,为期一个月。下乡写生虽属于专业教学活动,但文化教师也会随同班级一同前往。在写生期间,我会利用专业教学间隙,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效果显著。这个方法也与新课标要求十分契合。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实施建议中主张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
        我校在写生地点的选择上十分注重地域特色,例如:安徽黄山写生时,可以给学生讲解徽商兴衰,宗法传统(叶氏支祠),太平天国与李鸿章;山西太原写生,则可涉猎晋祠与分封制(桐叶封弟),晋商与票号,慈禧西逃,黄河抗战;山东青岛与青州写生,可为学生挖掘五四运动,道教,元朝大运河,九州等历史知识;河北邢台写生,可带领学生参观129师驻地,邢窑白瓷博物馆和黄巢驻军遗址;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写生,有助于突破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知识点,学生可以直观生动地了解外来佛教汉化过程……死板的书本知识变成了鲜活的实践课堂,使师生们在紧张的下乡写生中收获颇丰。
        (二)四年级学生调整心态迎接高考
        我校四年级为毕业年级,学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情绪上波动较大。一部分孩子因高考而焦虑,另外一部分则盲目乐观。面对这两种极端情况,历史教师自身要做到从总体上理解和掌握新课标、新高考。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姜钢主任所说,“考试与教学,两者本质上统一于育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2] 历史学科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此外,北京高考命题思想总结为“走大道,行大气”,着力考察考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因此,对于过度紧张的学生,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缓解,使其从容面对。对于盲目乐观的学生,要适度实施压力教学。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历史学科又存在知识多,考察范围广的客观事实。
        (三)不同题型的分层教学和解题技巧
        新高考取消了运行多年的高考考纲,但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论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变的。另外,北京高考不回避热点和重大事件的周年纪念,我们也可以跟紧区教研,做出合理的教学安排。对往年高考题,要进行合理的分类;对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的模拟题精选精练;对远郊区县的模拟题要有所取舍。在习题讲解中要始终坚持分层教学。既要注意不使基础差的同学掉队,又要使优等生“吃得饱”。
        正如法国教育学家安德烈,焦尔当指出:学习者必须意识到,知识只有在能够被应用或被批评的时候才具有价值。[3]
        对于我校的学生们来说,选择题部分是他们的基础分值,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特殊性,我采取了选择题一题两讲的方法,最佳选择法和排除法相结合。根据需要有意设置情景,引发学生争论和思考,增加学生参与度,不失时机的促成“死知识”到“活能力”转变。这里我整理出了选择题解题口诀:古文读两遍,括号里边有答案;材料第一位,课本第二位;时间第一位,理解意思第二位;省略号之后有重点;程度词副词要关注。
        非选择题部分也要从五大核心素养着手,重点训练考生的历史学科语言。我校学生的历史学科语言不规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于友西先生指出的“知识学习的意义之一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果学习的知识不能够被运用,就很容易成为死知识,也很容易遗忘。” [4] 我的思路是:如果正面进攻受阻,就两翼包抄,通过逆向思维训练考生。我还独创了“大题反推答案法”,有效地突破学生做题较少,时间有限这一短板。我先把答案给学生们,再分析试题材料,从而降低难度,让孩子们不再惧怕大题。经过几次后,再回到常规思路,学生应试能力显著加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此外,我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了非选择题的“审题三定法”:即根据题目的设问,一定来源,二定方法,三定核心词。一定答案的来源,是指学生要注意区分是结合材料还是所学课本知识,也有可能是两个方面兼而有之。二定答题的方法,如概括、对比、分析、解读、评析和论证等。三定答案的核心词,即确定该题目所探讨的中心话题,提醒学生不要跑题。此外,我还总结出了一个口诀:“两头必有大事件,看清分数写答案”。前半句旨在提示学生考试时不要只注意考题自身,更要关注事件的因果关系,突出史实背景与影响。后半句则提示学生要惜墨如金,把握书写量,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在解答历史综合题时,需要学生整体考虑,注意逻辑关系,调动历史学科语言,语意清晰,段落分明,行文流畅。微观上做到标点化和序号化;宏观上做到段落化和文章化。对于答案分值低的试题,在试卷答题卡空间足够的情况下,要纵向排列。这种做法会使试卷卷面整洁优美,有助于孩子们有效避免非知识性丢分。
        此外,为了迎战高考,一些常规手段也必不可少。首先,通过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与教师利用习题反馈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扫除知识盲点。这不但能帮助学生扫清知识障碍,还能在心理上给考生以良好的预期。其次,合理地应用三段论方法(背景、内容和影响)。再次,串讲中西对比知识点和专项突破新题型。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总结:艺术类高中的历史学科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分层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新课改、新高考的形势下,针对我校学生的特殊性,强调历史学科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各学科综合素养势在必行。作为一线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思维,提高文化修养艺术素质,与时俱进。
        

        引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369页。
        [2]姜钢《论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11期。
        [3](法)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06页。
        [4]于友西《中学历史教法(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54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