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胜江
广州市新穗学校 510665
摘要: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地理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及的德育优势,所以初中地理拥有更重要的教育使命,那就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行和发展。德育教育是新课改后十分重视的一项教育任务,积极的开展德育教育不仅是对新课改方向和理念的一种体现,也是对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认识到地理学科本身的德育功能,并积极努力的寻找能够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促使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落实下去,从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本文将从初中地理的德育功能开展论述,并提出有效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教育;渗透;德育功能;策略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岌岌可危的时代,学生拥有着更多的学习资源,但是越来越多的道德思想滑坡、精神文明弱化的现象正在干扰着我们学生的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是教育必须要肩负起的责任。初中地理是一门凸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有强大的德育教育功能,对树立正确的学生的人口观念、资源观有积极作用。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相关的地理知识外,还要将德育内容有效的融合在教学中,完美落实德育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初中地理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分析
在新课改深入实施后,各科教材都进行了重新编写和排版,初中地理教材相比原来更加重视对自然地理规律的分析,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初中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相比以往综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德育内容的占比也明显增多,阐述了人类生存的地球、气候和地理环境,然后又分析了农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城市、区域等知识内容,这位教师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第二,初中地理教材将提高公民素养的地理教学目标充分的展开了出来。每个章节都对人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且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渗透在了其中,通过中国区域的差异等内容,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国情、国力以及国策有更加深入的审视和理解,这位教师提供了爱国情怀教育的素材,教师对学生稍加引导,就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第三,初中地理教材更加重视自然地理规律的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从自然客观规律上掌握相关的地理技能和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途径
(一)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人们对那些能够发现自己优点,对自己进行鼓励和表扬的人更容易产生喜爱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夸赞和表扬,这将成为驱动学生认真学习、保持良好态度的动力。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肯定和激励,也会赢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顺利的开展下去。因此,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教师必须要重视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将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最有利的抓手,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所设计的德育教学活动中,从而得到德育知识的渗透。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口”教学为例,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人类互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促使学生掌握人口分布的空间概念,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内容的学习,而提升学生学习态度的有效办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首先,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阅读,并且找出其中中国人口的特点,以此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对中国人口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然后,针对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学生,或者学习态度比较积极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及时的肯定,促使学生内在学习情感得到满足,这样更多的学生会开始注重自身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道德品质有所提升。教学完之后,教师可以给与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中国人口和国策的体会,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人口观念有准确的把握,促使德育教育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二)积极引入生活中的实例、现象
生活实例和现象的引入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还能让学生从这些生活现象中引发思考,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并且产生改变这种现象的意识和责任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积极为学生引入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看待地理问题,促使学生的道德思想能够得到提升。以“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以及对中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特点有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乱砍乱伐”“排放污水”等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引入到课堂之中,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调查我国每年水资源浪费的情况,通过调查学生就能知道我国每年差不多有100多亿立方米的水被用来冲马桶、洗刷公共厕所,水资源浪费的情况非常严重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资源观念。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十分的匮乏的国家,但是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令人触目惊心,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水资源遭到污染,导致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让我国的水资源少一份浪费。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充满了活力和生气,还促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提升,从而提高了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
(三)增加乡土地理知识内容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不仅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的内容,还有很多社会学科相关的内容,其中区域地理内容是地理教学中最为特殊的知识内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生活的习惯也会有所不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该知识内容,并完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加学生使命感的德育教学目标,增加乡土地理知识的内容非常必要。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乡土地理知识内容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加深学生对家乡的情感。以“南方地区”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一些南方的风景图片,让学生对南风的地理环境、特征都初步的体会和认识,同时还能通过图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谈一谈对南方地区、气候环境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南北方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特点。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南方气候特征和地理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将乡土地理知识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建立起学生与加上之间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对家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结语:本文通过学习情感的调动、生活素材的引入、以及乡土地理知识的利用四个方面,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和渗透方法进行了阐述。但是想要促使学生道德思想得到提升和发展,是一个长久且漫长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坚持实施德育教育,并且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渗透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持续的发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陆静.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2008(04):42+18.
[2]薛淑媛. 浅析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现代交际,2013(06):169.
[3]郑亚辉. 初中地理课程的德育功能探究——以毕节市林口二中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09):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