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2期   作者:弋蓬举
[导读]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理论知识,所谓的学习是一个过程
        弋蓬举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五中学  723200
        摘要: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理论知识,所谓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中,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才是学习真正的意义所在,因此初中数学课中,教师要让初中生经过自身的学习过程,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实现理论和现实的充分联系,并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意识;能力;培养
引言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程中主要是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好铺垫。教师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学生能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初中生巩固初中数学课学习知识
        数学的学习,需要的是领悟、巩固以及应用的过程,这些过程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初中数学课中教师要让初中生具备应用意识。这样可以让初中生在解决问题中,对数学知识展开应用,让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更加全面以及深刻,另外是知识应用,也是为了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初中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在知识的应用中,初中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让知识得到巩固。
        (二)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需要
        数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强调数学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违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要求培养会将书本知识用于社会实践的人,而非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数学应用曾是我国古代发达传统科学,古代数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达千年历史,但随着社会的演变,具有应用功能的传统数学未被纳入教育内容。初中数学学习缺乏应用意识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弊病,学生数学学习停留于知识层面,造成不会解决问题的局面,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成为教学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策略
        (一)应用直观教学法
        在“解直角三角形”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实际问题:一个工厂想要修建一个新的扬水站,但是在修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即他们需要沿着斜坡铺设水管,假如斜边与水平面的夹角∠A度数可测,且水管的长度AB也可测的话,那么若该工厂在将水管铺设到斜面上一点B处的时候,想要知道B点到水平面的垂直高度,你们有什么办法呢?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就会提到“我们可以从B点向下钻一个孔求取高度”,但是很快就会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个方法不符合实际情况,此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教材中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相关公式(所求边长=sinA×AB)进行求解。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我们运用了更直观的应用题目形式,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数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拓宽学生的数学生活视野,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让学生充分运用数学问题进行思考
        学生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应该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这是建模的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着手,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新建模的方法并充分考量建模的可行性,紧接着再完成以后的建模环节。有些学生不会主动去搜集或者分析学习素材,教师应该先准备好相关工作,在课堂中将自己准备的工作展现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理解素养,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相关素材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质疑,再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质疑。
        如初中数学教学中求最短路线的题目,是应用题中的典型代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应用题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例:直角梯形ABCD中,AB⊥BC,AD∥BC=DC=5,AD=2,点P在BC上移动,则当PA+PD取最小值时,求△APD中边AP上的高为。以往求解最短距离问题主要考查求垂直线段等形式,随着题型的灵活变化,求最短距离问题出现了三角形,正方形等求解距离题型,题目是将求解距离模型变为直角梯形,要抓住动点的解题关键,作A关于BC对称点A',连结A'D交BC于P,可轻松解答。通过例题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三)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学生在构建数学模型时,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无形之中就能提升应用能力。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搜集建模的必需品,并且想好要运用哪些建模步骤。从生活中提取出未知数、找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合适的模型解决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描述生活。在课堂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建模的机会。从某个数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最终,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形成建模思维,将建模当作学生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的感受。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课中教师要注重对应用意识的渗透,应用意识关系到初中生是否有对知识的实践能力,关系到初中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教师要对应用意识渗透足够重视,加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适当革新。
参考文献
[1]李安明.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9(29):38-39.
[2]汤德利.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142.
[3]张福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J].祖国,2019(12):253-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