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37012519760318**** 山东 济南 251400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重点就运行管理现在及强化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展开全面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
众所周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服务农村居民用水安全与稳定的基础性工程项目,在农村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确保供水水质安全与供水工序稳定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本职能,而这又是一个长期持续性工作内容,为此需要强化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相关领域从业者对此给予更多的重视和研究,从而推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域的长远稳定发展。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重要性
1.1提高工程运行效益
在安全饮水工程运行过程中,相关基础设施会在使用中出现不同程度上磨损或老化,同时人们生产生活也会给工程基础设施造成损坏,从而影响安全饮水工程运行质量,长此以往必然会在缩短工程运行寿命的同时降低其社会经济效益。强化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便是对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一方面能够更加规范标准的使用饮水安全工程,另一方面也通过定期维护与保养等工作来确保其长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进而促进其运行效益的大幅提升。
1.2推动行业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供水正式迈入了饮水巩固提升新阶段,党和政府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并投入大量人力资金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饮水安全工程关乎着人们用水稳定及饮水安全,以此需要强化其建成后的运行水平和质量。强化运行管理工作,是科学、高效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服务价值的重要举措,进而使农村居民切实享受到政府工作所带来的转变与提升。由此可见,强化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2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2.1村民认知水平不足
作为一项由国家政府部门主导的惠民工程,目前许多农村村民对此尚未形成正确全面认知,进而对其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一方面,农村一直以来的饮水习惯使得人们对用水收费存在抵触心理,进而不能积极主动地缴纳水费,由此给工程运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部分村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注重对饮水安全工程的保护,进而造成工程基础设施常常遭受破坏问题。此外,部分村民由于缺乏正确认知而将清洁水等同为安全饮用水,而长期直接饮用也给村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2.2长效管理机制缺失
从管理角度出发,长效管理机制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定有序运行的基础所在。然而就当前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来看,由于长效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得其日常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一方面,许多饮水安全工程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由此也导致了相关管理工作往往是被动式开展,缺乏主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还缺乏有效的监督,致使主管单位及管理人员运行管理意识十分薄弱,由此也导致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期处于无运行管理状态。
2.3管理人员能力较差
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差,是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该问题突出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在人员配置上也十分简陋,甚至部分地区相关管理工作由其他公职人员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该工程整体经济效益较差,因此很难维持高待遇的薪酬水平,由此也只能选用一些年龄偏大的人员进行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和能力是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2.4运行资金相对短缺
现阶段,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部门财政专项拨款,只有少数资金从农户水费、自筹中获得,但整体而言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现阶段,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用水需求整体呈上涨趋势,由此造成了原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压力不断增加,而资金匮乏则给工程改造提升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掣肘。与此同时,工程日常运行与维护作业也需要充足的资金为保障,因此工程运行资金短缺问题给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服务职能的发挥带来十分深远的负面影响。
3 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
3.1强化人民群众正确认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提升,首当其冲的便是强化农村人民群众的正确认知,从而为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这里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加大群众宣传力度,将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宣传推广,从而使人们对此有一个清晰争取的认识。与此同时,通过人民群众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必将在用水缴费、群众自筹等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并能够自发的对工程运行及管理进行监督,由此便侧面推动了我国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
3.2构建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为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服务职能,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具体而言,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明确管理主体单位和管理职责范围,确保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其二,制定精细化和规范化运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岗位职责和相关标准要求,从而推动运行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其三,我们还要注重工程运行管理监管机制的构建,即建立层层负责机制,由上级部门对管理单位进行运行管理工作监督,从而督促其贯彻落实各项运行管理工作。相信随着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必将推动该领域的长远稳定发展。
3.3打造专业运行管理队伍
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愈加重要的当下,相关管理部门还要重视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并打造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针对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现状,我们首先要保障工程运行管理具有专门且足够的岗位,尽可能的做到专人专项负责,从而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其次,我们还要注重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强化其业务培训工作,并结合地方工作情况编制浅显易懂的运行管理手册,使其能够更加科学高效的落实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必要的监管与绩效考核工作来强化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加主动负责的落实工程运行管理工作。
3.4优化工程运行资金来源
众所周知,工程运行资金来源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得以稳定可持续发展及基础,只有切实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才能推动整个行业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笔者认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需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迈向市场化转变。具体而言,小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辐射范围小,同时其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为此我们要积极发展乡镇级别的供水工程建设,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供水成本。这里要求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行工程运行管理承包,从而在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域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有刚.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居舍,2019(25):134.
[2]杨彩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难题与破解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5):82-83.
[3]张成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21):211-213.
[4]王艾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5):123-124.
[5]腾敏洁.分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08):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