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中电光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00
摘要:通过研究城市绿色廊道的性质与功能,并在分析咸嘉临港新城绿地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以加强对城市绿地斑块之间以及城市绿地与城郊外围自然环境的联系,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
关键词:绿色廊道;结构与功能;城市绿地系统;
1引言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城市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城市绿色廊道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理论的前提下,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嘉临港新城绿地系统规划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效利用城市绿色廊道网络规划的方法和意义。
2 城市绿色廊道的意义及在城市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系统中,大型绿色斑块能为更多物种提供栖息场所,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游憩需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但现代城市的发展难以将土地规划成具有自然属性的生态区,而小型绿地又难以形成一个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共同体。因此,通过构筑不同形式、功能的绿色廊道网络,将城区分散的绿地串连起来,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规模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2.1绿色廊道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中绿色廊道的首要功能是生态功能,其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保障;其次是廊道的游憩功能;第三是经济功能,在于提高居住环境促进土地经济的发展。
2.2 绿色廊道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功能
绿色廊道的基本功能是隔离作用,能防止城市盲目蔓延,控制城市形态。同时它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保证城乡合理过渡,丰富城市景观的功能。
3咸嘉临港新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3.1规划区环境资源概况
3.1.1地质地貌
基地内河流湖泊较多,北部地势平坦,南部沿湖为丘陵岗地,地势总体平缓,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高程最低18米,最高243米,其中大部分高程在19-50米之间。
3.1.2土地资源
规划范围内现状居住用地组织结构为:整体城镇化水平低,居住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居住形态基本为农村形态。
3.1.3水资源
规划范围内河流主要为金水河与余码河,皆为长江支流,流域面积2480平方公里,其基本概况见下表1。
3.2规划区绿地现状分析
3.2.1绿地系统结构不完善
从整体性来看,现有绿地主要由零星的“点”和稀疏的“线”构成,各绿地空间组织缺乏层次性,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3.2.2公共绿地布局不均衡
公园绿地较少,分布不均匀,自然景观格局联系通道没有很好的维护和利用,水系廊道的生态价值没有得到重视,污染严重。
3.3.3生产防护绿地严重缺乏
防护绿地严重缺乏且分布相对零散,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多数污染企业无绿化防护林带,自然景观的面积小,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绿地系统的可达性、亲近性较差。
3.3规划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3.3.1水文因子分析
规划区内沿水岸线分布有大量的高水文敏感性地区,其中,沿斧头湖和西凉湖岸线还散布了一些次敏感用地,低敏感地区主要集中在靠近长江的西部。
3.3.2生物多样性分析
基地东部沿湖分布有带状的敏感区,其上多分布有稻田和其他水生作物,两湖之间和斧头湖与长江之间存在两片楔形不敏感区,多为旱地。其他则为弱敏感区,生物多样分布。
3.3.3植被因子分析
高敏感区与生物多样性分类中的基本一致,植被多为灌木,弱敏感区在两湖之间沿斧头湖岸线向西北延伸,多生长疏林。
基于以上生态敏感性分析,规划范围内基本为农渔业生产地区,大气、水环境及噪声环境相对优良。
3.4 规划区城市绿色廊道功能的确定和选择
规划区内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和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且所有大型生态绿地及生态敏感区都为河流水系或交通道路所联系,因此沿城市道路以及河流两侧规划不同形式的绿地,形成城市道路、河流复合廊道为绿色廊道建设的重点。
3.5绿地系统优化策略
3.5.1优化城市布局
以“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塑造特色,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实现城市群体结构的有机拼盘,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3.5.2塑造优美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林水相依,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依靠自然水网,因势利导做出调整,打造全城的生态水网。
3.6水系调整
调整沿纬二十七路水渠连接西凉湖的走向;取消已不具备排涝功能的峡港水渠;取消沿湖江大道、纬二十六路、纬三路和高新大道的水渠;保留现状后湖,利用后湖的优良生态条件建设水景公园,美化城市形象。
3.8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以水系、道路为纽带,以绿化为载体,突出“绿环水绕拥临港,绿廓林网生态城”的大绿化格局,规划形成覆盖新城的“一核、三廊、三带、多节点”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
一核:以后湖中央公园为核心,以带状公园等大型绿地为依托,形成由点到线,以线带面的绿化体系。
三廊:规划横向联通长江与斧头湖,纵向联通后湖、赤城湖、金水河的绿化廊道。形成生态廊道体系,起到空气流通、卫生防护、保护物种多样性等作用,并构建廊道网络,与周边生态体系搭建稳定的生态格局体系。三带:规划滨江景观带和两条滨湖景观带。
多节点:规划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依托现有的绿地网架,均匀分布,以绿色斑块嵌入城市生态基质中。
3.8.1河流绿色廊道规划
根据金水河的实际情况,两岸各建设宽30m的植被,以河岸绿化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形成一条既保留田园自然景观、又具有现代城市风貌的城市绿化景观轴。
3.8.2道路绿色廊道规划
(1)规划目标:实现“一路一树、一路一景、一路一色”的道路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创造出总体统一、主次分明、特色突出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
(2)规划指标:规划咸嘉新城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6%,干道绿化带面积占咸嘉新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平均不低于25%,城市景观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3)规划内容:规划四条快速景观路以及“十七横七纵”的园林景观路和网状的林荫景观路系统。
快速景观路:规划咸嘉大道、咸潘大道、武嘉公路、湖江大道为城区景观大道,其绿色廊道建设以提高城市整体形象为出发点。
园林景观路:规划以纬二路、纬三路、纬六路、滨湖路为主的横向景观路。规划经一路、经二路、经四路、经八路、经十一路、高新大道、产业大道为纵向景观路。
林荫景观路:规划沿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的绿带,形成网状林荫景观路系统。
3.8.3 防护绿色廊道规划
根据城市盛行风的主导方向以及风力大小,规划4条宽度为100-200m的防风林带,通过乔灌木的合理搭配,形成稳定的城郊防护林带。包括铁路防护绿带、高速防护绿带、工业卫生防护绿带、河流防护绿带。
4 结论
通过城市道路廊道、河流廊道与环城防护林带三者穿插结合,形成了咸嘉临港新城绿色廊道网络。同时,城市绿色廊道网络将郊区绿地生态系统与城市公园绿地、廊道贯通为一体,使得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半径覆盖到了整个城区。
参考文献:
[1] 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城市生态研究,2001.
[2] 滕明君,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11.
[3] 王磊,保定市绿色廊道的结构研究;河北农业大学,2011.
[4] 王浩,汪辉,李祟富,城市绿地景观体系规划初探,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