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天津中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70
摘要: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为适应多样化的建筑功能需求,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也日趋复杂多样。除传统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基本形式外,超高层建筑、复杂高层建筑、钢结构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建筑高度的增加和布置的不规则性给结构分析和设计带来更多复杂性和挑战性,有必要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抗震;重要作用
引言
结构设计使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会对后续施工及项目整体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同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会对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形成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始终存在诸多不足。要想全面优化建筑结构性能,就应注重结构设计重要作用,对设计问题加以解决。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十分有必要。
一、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研究的关键意义
从目前情况来看,地震是人们平时生活中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同时地震灾害产生以后的危害性、破坏性非常大,并且也具备了很强的不可预估性。因此,一经发生地震,影响程度将特别大,倘若人们居住的建筑没有抗震能力,就会危及民众的个人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可见,建设物本身的抗震能力具有了特别关键的作用。在很早以前,我国在对建筑结构抗震标准方面就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准则,所以大部分结构设计人员都意识到了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按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以保证建筑抗震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继而保障建设物的整体安全稳固性,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地震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程度。因此结构设计人员的责任重大,如何使建筑在地震来临时发挥出应有的抗震能力,保证人民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是结构抗震设计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二、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必要性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后期建筑物的长期应用中。因为高层建筑物往往涉及大量的使用人员,如果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安全隐患,势必会带来较为恶劣的隐患,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较好保护。所以,地震灾害作为不容忽视的一个危险来源,需要引起高层建筑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抗震设计需求,提升整体高层建筑物抗震性能。另外,对于未来我国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发展而言,其结构往往更为复杂多样,这种创新性发展不仅仅需要得到技术层面的支持,往往还需要重点从设计层面予以适应性调整,促使结构设计方案同样也能够紧跟整体高层建筑工程发展步伐。抗震设计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应该加大关注力度,以求较好推动整个高层混凝土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避免该方面形成阻碍因素。
三、发挥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作用的控制要点
3.1计算模型和整体分析方法
高层建筑内力和变形计算应当采用能够合理反映结构受力特性的计算模型。一般情况下应建立空间三维的整体计算模型,对于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还应采用多种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模型应根据实际计算精度的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工况对各种荷载效应的影响,如施工过程对重力荷载效应影响、不同风向及风向角对风荷载效应的影响、双向水平地震的耦合等。对于需要考虑结构动力响应、材料非线性的情况,应相应采取时程分析、弹塑性分析予以补充计算分析。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还应认真分析判断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2大震作用下性能水准
通常建筑物在该性能水准下具有较高的抵抗地震作用能力,在地震中结构不会产生扭转效应,同时建筑结构的最大侧向位移和水平位移限值均满足规范要求,并且在局部楼层梁上会出现塑性铰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此外,在地震作用下建筑周围的型钢混凝土柱绝大部分都不会进入塑性阶段,因此可以有效的确保底部的剪力墙始终保持着较好的承载能力。
?3.3楼梯抗震设计要点
由于多高层建筑结构在受力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繁琐性,楼梯结构在确保整体安全的同时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对钢筋混凝土楼梯设计过程中,应确保结构安全要求和构造手段都要比主体结构高一些。将地震具有的性能考虑在内,详细计算相关构件的承载力,打破以往的设计形式,使用滑动连接的形式,把楼梯段上端节点当作钢筋混凝土楼梯使用,将下端节点当作滑动支撑,减少支撑的存在,并在相关首层外门两边的地方设计相应的构造柱,固定好门框。在设计阶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一方面,楼梯段上部连接点用铰接的方式,下部可采用滑动支撑的做法;另一方面,需在楼梯间出口的两边进行门框加固设计,适当增加钢筋数量,同时,还可采用悬挂样式,提高整体强度
3.4抗震等级的确定
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是保证抗震措施的重要参数,因此,正确地确定抗震等级,才能保证建筑抗震能力。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的抗震等级按规范表格直接确定,而框剪结构,应根据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确定相应的抗震等级,当比值小于等于10%时,剪力墙部分抗震等级按剪力墙结构,框架部分抗震等级按框剪结构;当比值大于10%但小于等于50%时,按框剪结构确定抗震等级;当比值大于50%时,框架部分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剪力墙部分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
3.5优化抗震设计
设计建筑抗震结构的时候,要保证数据计算的准确,使得承重柱的横截面积满足标准要求。为此,在施工建设前应测验预应力,使其能够承受特定范围的外界作用力。在设计阶段,要求支柱、横梁和剪力墙处于平衡状态,以免设计出现刚度过强的情况,同时要具备变性能力,能够根据外力对承受能力加以调节,并保护剪力墙,使得建筑抗震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要根据国家规定要求设计抗震等级,因工程环境与外力影响,设计的抗震等级应高于规定标准,确保建筑在作用力下同样具有延展性与承载能力。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应强调钢筋结构配比与混凝土间作用力,使得抗震安全更加有效
结束语:
基于地震属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同时具备了很强的不可预估性,一旦有地震灾害产生,将会对建筑以及民众的个人安全、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的影响程度,结构工程师在建筑抗震设计时,要注意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从结构概念到结构构件布置都有清晰的理解,如此才可以将建筑的抗震设计落实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并以此来确保设计质量得到提升,增强建设物的抗震能力,防止因为地震而造成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很有必要,因而上文对此做出了简要陈述
参考文献:
[1]何雄彬.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199-202.
[2]王铭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39-40.
[3]赵青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2):193-194.
[4]孙贻昭,吴振兴,李一品.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08):52-53.
[5]林美芳.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居舍,2018(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