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永志
珠海华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结合建筑设计实例,对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及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 ;设计要点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住宅建筑建设转变了规划理念,从以前的粗放型转变为现代的集约型,不仅推动了住宅建筑的持续发展,提高住宅品质与质量。笔者曾负责某高层住宅小区建设设计,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0.18万m2,由十幢高层、小高层住宅楼和商业配套建筑组成。小区8幢17层高层及2幢11层点式小高层,整齐而有序地布置在中心广场周围,所有住宅楼均为南北向布置,最大间距 32m ,建筑密度25.8% ,绿地率35%,总建筑面积为 17.1万m2,总户数 712户。下面就结合该项目设计实例,对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及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
该项目建筑设计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经典高尚的生态居住环境。“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营造高质量优雅舒适型住宅小区作为该项目的规划设计理念并遵循这一设计理念。
(1)社区组团,分合适宜。整个用地被自然地划分为几个组团。组团式布局便于分级管理,也便于社区交通实行人车分流。
(2)景观适宜,光照充足。在总体建筑布局中,充分考虑景观与光照资源的均好性,让每一套住宅都拥有充足的阳光和面向一样好的景观庭院。
(3)公建配套,丰富美观。在规划建筑设计中,结合住宅小区地块的特征和居住需求的提高,充分考虑公建配套的层次与完整性。此外,小区结合景观配置了室外游泳池。
(4)绿化景观,相互渗透。绿化景观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组团内中心花园绿化和楼间庭院绿化。中心花园与庭院绿化相互渗透,结合不同的空间氛围,形成不同的景观主题,并与自身或动或静的空间性格相一致。整个园区的景观在视觉空间上相互融合,以庭院逐层递进深入的方式串联起来,使住户在通过游廊步行归家的途中可移步换景,始终处于良好的环境中。
?(5)自然落差,立体构造。首先,在设计中结合组团布局,将组团内的庭院空间通过不同的高差设置形成自然的坡地起伏。其次,庭院空间也要比周边的城市道路适当抬高,结合干道两边的绿化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
三、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点
(1)功能布局。功能设计作为住宅设计的重点部分,其布局的合理性影响到建筑整体的质量。因此,在住宅建筑功能布置中,需要根据建筑空间的不同合理布置使用功能,要坚持“布置紧凑合理,交通联系”的功能布局原则,同时要确保空间的独立性,体现不同功能的作用。本项目建筑内部的使用功能分区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活动区,包括起居室、餐厅和厨房,这部分主要布置于住宅入口处,以方便与外面进行往来;第二部分为私密休息区,包括卧室、书房,这部分需要布置于住宅的深处,以确保个人隐私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两个部分的功能分区要确保明确,不能相互对调,并且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发挥各个空间功能的作用。同时,在确保它们之间公私分区、洁污分区,相不干扰,以提高人们居住的质量。
(2)建筑户型设计。在建筑单体选型时,需要确保建筑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实用性和舒适性。本住宅户型设计有85m2~180m2平方米的户型,以满足住户的不同需求。户型采用经典户型,合理分配面积和功能,住宅楼内所有住户的绿色景观性较好,所有户型都没有受到遮挡,具有很好的私密性。
同时,各住宅塔楼与周边建筑的间距都满足日照及防火的要求,通风采光效果较好。
(3)建筑外墙造型设计。在住宅立面处理中,主要通过风格设计,颜色搭配和艺术装饰等因素进行装饰。在建筑造型设计上,要确保外型的美观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不难要满足地域建筑的要求,而且要体现自身的个性。在外墙材料的选择上,屋面主要采用质轻高效的屋面保温材料和墙体围护采用轻质空心材料,且大部分住宅都为南北朝向,从而实现了安全高效、节能的策略。
(4)绿化景观设计。一是以康居为首要出发点,运用高低错落、超常楼距手段保证最佳的住宅朝向以及最好的通风采光效果,让小区景观与区域大环境共融,做到居住小区东西各有景,户户皆有景。应用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完善的小区配套、高科技及环保材料,以处处体现康居住宅的舒适。二是绿化系统点、线、面结合,形成居住区的呼吸系统,使居住区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小区的绿化系统拟由主入口的中心轴线进入小区中心,向两侧延伸,从而形成一个连续性的带状绿化景观空间,使小区中心区公共绿地景观空间与两侧的院落景观空间相结合,使小区的景观绿化及水景更具均好性,体现绿色、健康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理念。整个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即要以休闲家居生活方式作为这里现代人生活的经典体现,以明快、清晰、优雅的建筑形象,写意、灵动的自然庭园空间唤醒人们的自然归属感,使之成为一个生态、环保、时尚、舒适而富有品质的生活环境,使本项目能以现代、优雅、独特的个性,成为该生活区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5)道路交通设计。道路交通设计结合地形与建筑设计,考虑多种形式的停车,如:架空层、平台底层、单独的车库车棚等。公共建筑周围,结合主要道路路边布置部分公共车位,住宅则每户配置一个停车位。1)出入口。车行入口作为小区的主入口,设置在用地西侧生活次干道和南侧规划支路上,以保证出车安全,转向方便。规划避免将车行出入口设在北向主干道上,以避免安全隐患。2)步行系统。南北向的步行主轴贯穿商业广场和由高层及大户型住宅围合成的两个中心院落,步行道由中心院落向周边院落延伸。沿路设置的雕塑、小品、座椅和花架等设施,可增加步行乐趣。3)车行系统。车行系统由一个环状道路和三条接口道路连接形成,小区车辆沿环路在院落外围行驶,尽量不干扰内部庭院的安静,确保居民的安全。4)停车系统。小区共设置约750个车位。停车采用地上停车和半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机动车停车位配套率为1个/户。
(6)配套设施系统设计。据相关调查资料分析。购房者在普遍关注房屋的日照、采光、通风外,还越来越重视住宅的节能环保、绿色健康。我们在在该小区的设施系统主要立足点在于“节能、环保、智能化”。在建筑的外墙统一采用200mm厚的空心砖墙(新材料,粉煤灰砌块)外,本小区外窗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窗,有效地阻隔室外的冷热空气。窗框和窗洞的结合空隙也采取阻热设计,采用双层中空玻璃且部分朝向(西向)加LOW-E涂层,可以使内外双向阻热,达到冬天保温,夏天隔热的效果。小区的保安系统非常完善,设有可视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火灾报警联动系统、边界监控系统和可燃气探测系统。地下车库出入口设有非接触式车辆探测对比系统,实现交费和挡车的自动化。弱电方面采用 2条入户电话线及有线电视管线,接入计算机宽带网络系统,还设置了冷、热水、热能及单相、双相电表的5表远程系统。设在中心花园底下的地下停车场,不仅实现了人车分流,同时也避免了汽车尾气对小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多层次立体化的园林绿化配置既塑造了良好的景观环境,也对平衡小区的微观生态具有积极作用。
四、结语
总之,高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诸多内容。因此,要求设计者拥有更为开创性的思维和更勤奋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建筑群体的组合,公共活动及公交设施等问题的解决,并通过引入生态环境的观念,形成点、线、面组合起来的景观环境体系,来组构新的城市居住区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怡茹.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
[2]张科.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