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江骏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摘要:作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项目,随着我国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效果。BIM技术作为一种能够直观强化与可操作性的先进模型技术,在建筑工程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充分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因此,本文就基于BIM的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作出研究,以望参考。
关键词:BIM;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
前言:BIM 技术作为当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以及后期整体工作管理的重要信息技术模型,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显著的模拟性、协调性以及可视化优势,其能够充分保障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充分的提升,最大程度避免建筑工程出现建筑质量低下与效率不高的问题发生。现阶段,就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研究,确保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确保BIM技术的应用水平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助力建筑工程管理真正向着精细化的方向转变。因此,为充分保障BIM 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全过程精细化项目管理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与优势,本文重点针对BIM技术在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做出研究。
1、BIM技术
BIM技术的核心就是3D或者多D信息模型,建筑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构建出一套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的控制[1]。在这个借助BIM技术建立的信息共享平台中,管理人员可以实时获取施工各个阶段的情况,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效率因为信息的共享而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让BIM技术不断地获得突破,目前BIM技术能够创建出3D/4D/5D/6D模型,传统的2DBIM模型中只有长和宽,3D模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高,形成一个立体的模型,而4D模型则增加了时间,5D模型在成本维度上又有了全新的突破,到了6D模型,已经可以将质量维度加入其中。BIM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建筑工程施工变得更加科学,其中最常见的是5D以及6D,而3D和4D是应用最多的模型。BIM技术中多D模型的设计是通过工程师以及工程参与方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模型进行整合,并且利用BIM核心软件设计的,这种多D模型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2、工程案例
海玥瀜庭商品房项目。本工程由 19 栋 5 层多层住宅,3 栋 11层高层住宅,4 栋 14 层高层住宅,3 栋 17 层高层住宅,1 栋配套公建、4栋 1 层 PT 站、2 栋 1 层垃圾房及 37#地下车库,38#地下车库组成。其中 1号~29 号楼住宅均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配套公建为 2 层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KT、PT、垃圾房为 1 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车库为满铺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容积率 1.6,建筑占地面积为 15270.89 平方米。建筑总建筑面积为 209255.13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为 114674.56平方米;不计容建筑面积为 2989.14 平方米;地下室面积为 91591.43 平方米。
3、BIM技术建筑全过程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的施工项目繁多,相关的单位部门也众多,这些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大多情况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并且由专门的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质量进行监督管理[3]。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大多数情况下施工单位是不会参与的,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保持与施工人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这个方面的因素是大多数设计人员所不能意识到的,因而产生了一系列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首先,用于施工的原材料并没有得到合理的保存,并且施工设备的位置设置也相当不合理,施工现场的空间被严重侵占。其次,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的管理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整个施工秩序格外紊乱。最后,在建筑工程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方案设计的不合理造成频繁的作业项目变更或者重复施工的现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日新月异的改变,建筑领域开始应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对参与施工的相关人员也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建筑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社会各界都在不断地加强[4]。就目前而言,能够处理好建筑工程投入成本、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这三方面的关系才是建筑工程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丰收的关键因素。传统模式下,文字以及表格的形式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以来的主要手段,因此也就出现信息可靠性不足、信息集成程度低下以及信息传达交互滞后的重要问题,在进行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很难实现建筑工程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为了满足当下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保障其施工进度,流水施工是当下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进行的重要手段,这也就造成难以避免不同工种在同一时间同一施工区域进行交叉施工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工程新装,不仅仅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还要及时地进行工程设计方面的变更,进而将存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快速地解决,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做出保障。采用BIM技术能够完美的应对这种问题,动态化模拟整个施工全过程,实现可视化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搭建更好的平台让建筑工程各个参与方之间的信息进行流通。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协同管理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其应当起到的作用,发挥了良好的成效。
4、BIM技术在建筑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4.1、虚拟建模
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的施工技术以及环保建筑材料不断地涌现出来,现代化建筑工程的需求能够被充分地满足[5]。但是对于一些建筑结构相较复杂的工程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很难准确地获取到建筑工程全面并且准确的数据信息,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以及设备来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风险。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以建筑工程的图纸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起一个完善并且准确的建筑模型,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建筑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将这个建筑模型作为施工方案设计的重要参照,选择出更加合适的施工技术,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将传统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的返工问题进行有效的规避,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基本建筑目标,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4.2、建立安全立体模块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明施工管理,换而言之,建筑施工团队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都能够通过文明施工管理水平进行体现[6]。BIM技术中3D建模技术能用动态的演示让建筑工程的文明施工管理更加井然有序。经济适用原则是施工总平面规划应当遵循的,确保施工场地划分的合理性,对于建筑工程的各项数据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和处理,将各个施工区域进行合理的配置并通过BIM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展示整个建筑工程。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这个数据模型基础添加相应的声音或者影像对模型进行优化。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可以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BIM技术建立的数据模型对施工现场各个区域进行布置一些形象化的建设。
4.3、监督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材料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管理部门对各个施工阶段的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储存,进而帮助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材料质量管理[7]。同时BIM技术可以详细记录施工现场所需材料的供应商信息、数量、规格、生产厂家以及材质等信息,施工人员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便利。传统的施工材料信息记录模式会让整个材料被使用的过程变得相当繁琐,BIM技术的应有就有效地优化了这一问题,在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所需材料质量以及安全性的同时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率。
4.4、施工成本管理
在传统施工管理模式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主要依靠横道图、网络图等方式进行,但是建筑工程的开展无法避免施工环境变化、设计方案变更等一系列问题,施工进度管理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大打折扣,施工进度以及各种复杂关系等问题无法被清晰地展现出来。而BIM技术的动态性就能够有效地应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这些动态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我们积极地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BIM技术中各个软件接口技术不断的进步,让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的管理中尤为重要,“3D+进度”的应用协助BIM技术建立起准确全面的施工进度模型,并保留了大量的设计变更以及施工项目的变更空间,实现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有效结合,进而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作出准确把控,在不得不进行施工项目变更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保证整体施工进度不会受到影响。
4.5、施工组织管理
在进行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个施工项目的顺序安排不当导致各个施工部门出现互相干扰的组织问题,而应用BIM技术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8]。利用BIM技术,在进行施工前将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对于可能需要进行协调与配合的相关专业工种就可以在模拟的系统中及时地发现,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某个施工项目需要进行临时调整而对整个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情况。在用BIM及时进行预先的干预与协同,能够使现场协调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例如在进行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当某施工材料需要进入施工场地进行施工时,能够利用BIM技术及时查找出建筑工程中可能对施工材料造成影响的因素。同时经过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能够得出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进而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因各个施工部门没有经过良好的协同而出现“抢地盘”的现象,最大程度的提升施工效率。
4.6、施工重点分析
在以往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一些较为复杂的施工项目一直是影响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9]。例如,在以往,多家机电管线交叉汇集的施工区域,该部分的施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哪个施工部门先到场哪个施工部门先进行施工,对于施工衔接方面的工作直接忽略,经常会出现因为各个专业之间没有充足的沟通协调面临工程施工暂停的情况,甚至会因为施工管理混乱而返工的重大成本浪费,而施工组织协调工作在这个时间进行,不仅不能挽回损失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时间浪费。应用BIM技术,可以在施工之前进行预先的施工顺序模拟,对施工部门冲突的情况进行测试,甚至可以通过BIM技术中三维可视化模拟功能将出现冲突的区域提前显示出来。有了这样的方案支持,可以对各个施工部门进行组织与协调,不仅能够将施工组织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同时还能够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5、结语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三维建模为主,辅助技术人员在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中对建筑施工开展管理,促使技术人员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漏洞以及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进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质量得以提升。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建筑各专业之间信息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共享,建筑工程项目中许多传统工作模式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王维娟.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J].纳税,2020,14(24):115-116.
[2]魏敬徽, 陈英杰, 王俊平,等.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研究[J]. 建筑安全, 2020, 035(001):39-43.
[3]崔恒,张玉国.谈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2):23-24.
[4]彭海云,杭萍.浅谈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9):208-209.
[5]宋伟国.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2):41-42.
[6]聂春龙, 汪萍萍, 刘雪洋,等.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精细化管理实例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 2019, 017(002):81-85.
[7]郭霄羽,薛彦雨,王小美.试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和精细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21.
[8]陈陈艳宏, 孙翠萍.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 000(001):P.28-28.
[9]庞俊勇, 郑靓婧. 基于BIM的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效益评价[J]. 建材发展导向, 2018, 016(011):255-256.
作者简介:范江骏,1991.01,男,汉族,?上海市虹口区人,上海大学本科学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工作十多年,参与了多个房产项目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