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剖析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3期   作者:夏晓燕
[导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在技术力量、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夏晓燕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271000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在技术力量、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文章以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了改革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路。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0引言
        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被各国政府广泛运用。实践证明税收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鼓励科技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显现出不适应性。为此,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性提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问题。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税收政策调控能力较弱
        (1)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税收政策目标不明确
        1)缺乏一个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法律体系。此体系应居于主导地位并统帅其他单行税法,决定国家全部高新技术产业税收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基础性法律。2)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法律立法级次不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特殊国情所决定,我国许多税收法令与规章都是通过授权立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的,我国现行的许多税收政策主要是由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地方政府通过税收规章或税收规范性文件等非法律性文件颁布的。
        (2)税收优惠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不协调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更新速度快、产品升级换代快、市场淘汰率高。这就要求政府运用税收政策等政治经济手段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时,必须依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阶段与领域适时调整政策范围,将那些技术已落后、市场前景暗淡的行业、产品适时退出扶持领域,集中有限政策资源于真正具有优势与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有效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2现行增值税制加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负担
        其一,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固定资产购入所占比重很大,从而对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造成重复征税,使其税负加重。其二,增值税征税范围偏窄,现行增值税虽然涵盖了所有货物销售与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但没有将与货物交易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邮电通信业以及其他劳务服务业等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另行征收营业税),使得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人为的“中断”。其三,无形资产和技术开发过程中的智力投人不能享受抵扣,这对于无形资产和智力投入比例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税负也就大大提高了。其四,增值税的税率偏高,现行增值税对高新技术企业(除软件行业以外)的基本税率是17%,虽然这个税率也处在国际上通行的基本税率10%-20%之间,但国外实行的多是“消费型”增值税,如果我国的增值税基本税率按“消费型”增值税换算,则其基本税率为24%。这对有机构成高、抵扣费用少的高新技术企业更是一个沉重的税收负担,阻碍其发展。


        2构建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2.1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原则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合理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新一轮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根据“兼顾需要与可能、促进发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的一般税收原则,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服从政府科技发展计划原则。税收作为宏观调控工具,其鼓励科技进步的政策必须同政府的科技发展计划相一致,与不同时期政府鼓励发展的科技项目相联系,才能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的强有力的杠杆。税收优惠应着眼于生产力要索中的高新技术,大力服务于能带来生产效率或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这应该成为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发点和依据。
        ②补偿科技风险投入原则。高风险、高投人是高新技术研发的一大特点。科技税收优惠的重点应放在减少高新技术发展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上,采取鼓励开发和投入的办法,诱导和激励企业对科技开发的投入,主动将高新技术运用于生产。
        ③优化服务的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深入,科技税收优惠措施要注重优化服务,即简化税制,减少手续,提高征管效率,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成本。
        2.2完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建议
        根据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实践和我国现行科技税收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采取多样化的科技税收优惠方式,逐步由直接优惠为主向间接优惠为主转变。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各有特点,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2)科技税收优惠环节由结果环节向中间环节侧重。长期以来我国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都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销售两个环节,实际上是针对结果的优惠,而对创新的过程并不给予优惠。其基本特点是某些符合了认定条件的纳税人如果取得了科技创新收入则可免征或少征税款,而在取得收入以前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投资,则享受不到优惠鼓励。(3)科技税收优惠的“受益人”应向具体的科研项目、具体的开发环节转变。科技事业的发展是以全民族的科技活动作为推动力的,因此,税收优惠实施的对象即“受益人”应定位于科技活动过程和科研成果。
        3结束语
        税收部门亦应加强对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的审查和监督,适时取消不符合优惠政策标准的企业的优惠资格,以使政策效果准确落实到技术创新的企业,防止滥用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的税收流失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真正技术创新企业的税收支持缺乏财务保证。此外,税务部门应着重加强科技税收优惠成本控制和考核的管理,严格控制税收优惠的规模和方向,重视对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监测评估,切实保证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朱春炜.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 2019.
        [2]赵丽丽.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实施效果研究[J]. 今日财富, 2019.
        [3]方政.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及其效应分析[D].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