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凡
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极高,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安全。钢筋混凝土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需要从施工技术进行着手,克服其中的缺陷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加强建筑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管理
前言
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特性,其施工过程是建筑施工的基础过程,更是房屋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施工温度、施工材料等不同的因素导致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我们要从源头上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管理,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水平,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最终完成提供充分的保障。
一、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钢筋混凝土这一结构是由多种混凝土原材料、钢筋原材料所复合而成,整体性能上有很大提升,不仅仅给予了建筑工程更好的基础,并且在延展强度以及抗震上都是较好的建材形式;在施工上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较其他的施工结构较为简便的,所以需要高度重视其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其施工状况以及施工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与处理。
目前,部分施工单位因缺少理论化的研究,在材料的选择上存在问题。以水泥为例,在进行配比时不能够结合水泥水化发展规律,比如片面追求水泥的使用强度,而使得水泥早期强度较高,会出现不稳定性以及倒缩现象;而过于细腻的水泥则会放热较快,所以从钢筋混凝土长期应用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是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的,性能上也不能够完全保持。而从现代混凝土的组成来看,在掺合料的选择上,也缺乏稳定、质量有保障的原材料供应产业,所有的矿物掺合料的优质性缺乏保增长。其次在施工过程之中,整个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也会根据现场施工因素而下降,比如在此过程之中,会因为掺水过多、混凝土坍落度不能够满足其标准,而致使现场浇筑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收到影响,在长期运输过程之中,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所以如何转变施工人员的意识,树立其专业思维,加强对于混凝土性能的了解与预测,是目前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之中所主要攻克的问题,只有有效地加强材料的测定,才是前期提升材料质量的做最好方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养护环节、评定环节中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加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善。
二、加强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一)规范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流程
为了从根本上转变施工人员的施工意识,还要利用完善标准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流程进行规范,提升施工人员的认识水平,并且对于每一道工序以及流程都要加强理解。
从整体上来看,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开来看,分别是钢筋施工流程以及混凝土施工流程:钢筋首先需要进场检验,在检验无误的基础之上进行翻样配料,要根据下料的长度进行计算,选择配料单,然后以钢筋加工的形式对于钢筋进行调直、冷拉、焊接、加工等工艺,最后再进行安装与检查,这里可以选择的安装方式有钢筋绑扎安装或者焊接,都能够满足钢筋的使用要求。其中所有环节都需要结合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规定来进行,才能够实现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标准化。
而混凝土的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混凝土搅拌,但是事实上在搅拌之前还有材料检查、控制水灰比、坍落度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运输、泵送并且做好布料的工作,第三部分就是将运输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浇筑;在混凝土的表面应该保证压实,并且具有较强的平滑度,最后再进行养护工作。这些都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时的规范的施工流程,施工人员要在正确理解流程的基础之上,按照流程进行工作,才能够提升其技术应用的专业性,让施工相规范化、流程化、科学化方向转变,同时也有利于施工场地内部的技术监督与技术指导。
(二)优化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形式
混凝土的浇筑环节一直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之中的主要部分,也是问题多发的环节,所以为了避免材料浪费、二次施工,需要进一步优化混凝土的建筑形式与浇筑方式,从而提升混凝土浇筑的规范程度。在混凝土浇筑是应该提前完成校正工作,结合前期设计要点去确定标高与轴线的位置与距离,并且保证施工场地的清洁与安全。钢筋混凝土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浇筑的过程之中,随时要保证钢筋的施工位置不能够随便移动。
因混凝土自身也会经常存在离析、水化程度较高等问题,所以针对其多发问题,也应该明确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标准;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可以得出,往往混凝土由上自下进行轻落是如果高度能够控制在一米左右的范围内能够更好地保持自身的性能结构;浇筑时也要保障浇筑的连贯性,这也是避免混凝土出现固化问题的主要方式。另外一些施工人员为了方便,在施工过程之中经常不使用标尺杆,这样也会致使振捣器的插入深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应该转变这一施工习惯,利用标尺杆来控制振捣器的插入位置,然后分层进行振捣,均匀进行浇筑,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施工效果,固定好模板位置,让混凝土的浇筑工序能够最大化提升施工质量,保护好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优化混凝土的浇筑方式。
(三)加强浇筑过程的监理管控
在搭接墙体模版时要考虑防止漏浆的问题,需在模版的缝隙内垫上海面条并在搭接的底部平面100毫米内涂抹砂浆,对于高层支模施工必须监督确保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施工中的缝隙应预留在距离梁体钢筋200毫米处的位置,在对施工缝隙进行二次浇筑处理前,首先要将施工缝表面的浮浆除掉,在敲除浮浆时为了保证不破坏混凝土表面,应用切割机切出5毫米左右的切割线。进行二次浇筑前监理应对施工缝表面的处理进行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处理的在规范要求范围内才能进行二次浇筑,浇筑时要进行振实,确保接缝处混凝土填实充分。
(四)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监理管控
混凝土工程浇筑完之后要进行12小时的初期凝固,凝固之后要进行浇水养护。尤其是在夏天水分蒸发过快,要用不透水的塑料纸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掩盖,保证湿润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三.结束语
在钢筋混凝工程建设中质量永远是第一原则,作为工程监理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明确自身的定位,在工程中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规范进行监理工作,保证工程的质量。为了提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需要从技术应用形式、操作方式、技术管理、技术选择、技术交底等多个方面进行改善,优化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以此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谭云峰,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管控[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9(4):66.
[2]何岩东,王建平,刘锦红.建筑钢筋用聚合物防腐砂浆的研究与工程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5):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