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秀勇
32092519891206****
摘要:在开展风景园林工程的作业工作中,通过进行质量控制和技术优化,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水平,也能展现园林工程的最佳效果。所以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应用有效策略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完善技术优化体系,也是目前阶段风景园林施工的重要工作。在园林施工的进展过程中,有效地质量控制,可以提升园林施工水平;适当的技术优化,也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本文主要分析关于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中,企业应该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严格开展材料质量与成本的管理工作,将进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缺乏所使用工艺技术的规范性与先进性,提升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全方位、有效开展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等活动,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1、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风景园林施工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涉及地形、地质、施工工艺及设计等多个层面,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风景园林施工质量,同时施工过程极其复杂,而且施工规模大、包含不同施工项目,在这样施工环境下,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差异、操作失误、机械问题等问题,不仅会影响施工进程,还会给施工质量带来严重影响。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水平代表着城市规划水平,其建设质量关系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是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的有效途径,相关人员要给予高度重视,从基层工作做起,保证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打造生态化、规范化的风景园林景观。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
2.1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目前在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确保各方面的施工管理效果。首先,在具体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尚未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等,虽然部分企业已经提出了相关的制度要求,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性等问题,很难通过完善制度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不能起到规范和约束的良好作用,不利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实施和良好开展,难以满足当前的施工管理根本需求。其次,在施工管理期间人力资源的管理存在问题,未能按照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管理特点与技术特征等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存在缺乏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与施工人才,不利于工程的高效化施工。且在具体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尚未创建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没有明确各个部门的施工管理责任和要求,在发现风景园林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就无法明确工作责任,甚至会出现相互之间推诿的现象,不利于有效完成各方面的施工管理任务。最后,在施工管理期间未能严格开展风景园林植物材料、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没有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计划与方案,这样不仅会导致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性降低,还会出现严重的材料质量隐患问题,不能确保所使用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很容易诱发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具体工作中尚未创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工作机制,没有建立较为完善、规范性的施工监督管理体系,难以有效完成各方面的施工管理任务。
2.2空间资源分配不合理
在进行风景园林工程质量控制和技术优化工作的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合理也会导致很多问题。在前期准备阶段,如果能够采用更为合理的空间分配方案,那么可以减轻工作负担,也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绿化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分布情况和整体美观性有很大联系。可见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工作时,要注重空间资源的分配工作,这是部分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的重要问题。在开展施工工作前,做好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也呈现园林工程的最佳效果。
3、优化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绿化植物的选择和前期准备
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园林工程的美观性,工作人员要完善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体系。首先应当作好绿化植物的选择工作,在前期准备阶段,要针对当地环境和园林工程主题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因此,要做好当地环境和气候特点的调研工作,也要开展绿化植物的生活习性调查工作。确保所选择的绿化植物和当地环境气候相适应,这样才能保证绿化植物存活,并且健康成长。如果选择错误,绿化植物大面积死亡,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可见,在开展施工前要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也要做好充分地前期准备工作。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绿化植物能够生长良好,技术工作人员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模拟演示绿化植物的生长过程。
3.2提高园林施工技术水平
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工作需求,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保证实际施工效果的提升。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施工水平,加强对施工图纸内容的研究以及分析,充分领会设计的意图以及出发点,结合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地调整和优化,选择正确的施工工艺,提升风景园林施工的效果。在实际施工时需要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定点放线,充分熟悉施工场地的情况,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有效了解和认识,保证所制定的施工方案能够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特征。在进行种植和挖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施工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和标准,这样的才可以精准地计量,保证后续种植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标注中心位置,还要清晰地划分树种的相关信息,防止在后续施工时存在诸多的差错,如果发现种植植被区域有一些阻碍时,马上和相关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对实际施工方案进行有效地调整和优化,提高园林工程施工的效果和质量。
3.3加强各部门的交流与沟通
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施工内容和学科知识较多,需要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和支持,对此,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技术交流和沟通,依据施工区域具体情况及周边环境,科学设计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求所有施工人员详细了解植物特征、生长习性等,确保栽植和养护的科学性,保证植物处于健康生长状态。此外,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作为管理依据,确保施工作业开展的有序性和标准性,从根本上保证风景园林建设的规范性,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要优先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以减少能源损耗,加大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常见的有太阳能、风能等,确保与生态施工基本原则和标准相吻合,有效提升风景园林建设的整体效果和效益。
3.4做好工程的后期维护
通常情况下,树木栽植后,都应该定期养护,并及时修护其美化的姿态,是以在其基础上修整,再定期修剪后期出现的枯枝烂叶、枝条等,以保证其形状的统一美观,增添园林绿化的美观吸,引居民的观赏。覆盖地面是风景园林绿化地的植物和花卉的最基本要素,若是在非花季茂盛期而观赏价值极速减弱,负责人可与施工单位协商后及时清除并更换花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有效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无法全面控制工程的成本,对于风景园林工程企业的良好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工作方案,明确成本的控制要求和标准,遵循科学化、合理化的原则,提升各方面的成本管理有效性,从根本上预防出现成本管理的问题,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蓝建廉.解析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现代园艺,2019(24):188-189.
[2]陈长城.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J].四川水泥,2019(12):140.
[3]涂艳.浅谈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235.
[4]丁长年.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3):58.
[5]王昌明.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若干对策探究[J].现代园艺,2019(1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