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琳琳
广州市花都区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摘要:工程造价的投资控制是一个贯穿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作为建设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从项目联审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再到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直至项目竣工验收,都肩负着投资控制的重大责任。本文对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投资控制;动态管理
一、前言
工程造价的投资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过程,从项目联审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再到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直至项目竣工验收,作为建设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我们的造价工作经历了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在项目开展的各个阶段,采用一些正确方法和措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并且有限的范围内,以此来实现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实现项目全过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对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
二、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在联审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编制过程中,很多项目存在估算指标不合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未能进行全面科学地估算,比如岩溶地质的溶洞处理、采用装配式建筑、原地块现有管线迁移等等,对后续项目实施的造价管控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引发“超概”现象的发生。
(2)在设计概算环节,建设单位一般委托设计院限额设计并出具设计概算。设计人员对造价不敏感,设计与造价之间相互脱节造成设计概算与设计方案、图纸不匹配;部分造价人员在概算编制时无法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展开分析研究,存在错项、漏项等问题,同时受到设计方案本身缺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到后续预算阶段才暴露出已经超限,“限额设计”无法落地,沦为空话。
(3)在项目招标环节,招标文件、合同样本中涉及造价变化的条款表述不清,发生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期延长等情况需要调整合同价款时依据不足、互相推诿,进而影响施工进度,造成双方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质量不高,造成与图纸不符、漏项错项的情况,个别项目清标的偏差率很高,甚至超过10%,给项目后续的投资控制带来极大的压力。
(4)在项目实施环节,由于前期设计自身原因造成或者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要而产生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情况,导致造价增加、工期延长等情况,这些情况带来的造价变化没有定时更新并及时预警,从而导致结算时投资失控。
三、对策探讨
(1)投资估算开项全覆盖、估算指标合理化。我们造价人员在编制决策阶段投资估算过程中,估算的开项要多从项目建设整体考虑,尽量做到全覆盖,例如基础选型按照冲孔灌注桩估算,应考虑到相关联的可能发生的超前钻的费用。
同时,估算指标不仅要参考相关部门下发的技术经济指标,更要结合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例如岩溶地区的项目需要考虑溶洞处理的费用,并注意相应基础形式、基坑支护指标的选取是否相互匹配。
(2)以设计阶段为重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工程设计阶段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具创造性的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作为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大力推行限额设计,设计人员不能照本宣科,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我们造价人员平时要多积累项目经验数据,提高造价敏感性,在满足建设标准的前提下,从经济角度给出合理的优化方向从而达到优化设计、降低成本的目的。对基础、基坑支护、装修标准等重要选型要进行多方案比选,造价对比要考虑周全,比如某项目进行基坑支护选型时,选择放坡要考虑到场地是否足够,是否会产生租地的费用;再比如某安置房装修指标超标,设计人员反馈已经按照简装设计,没有优化空间,这时我们造价人员要考虑超标的原因是否不是装修面层的选取,而是因为设计装修底层过多过厚等等。正确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保证工程技术合理可行,避免因技术控制不合理而导致投资失控。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3)招标阶段招标文件关键条款要明确,编制高质量的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一是在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中,涉及工程造价的约定应尽量不留或者少留活口,同时对工程建设的工期要求、付款方式和付款进度、主要设备和材料的参数、变更计量和计价、双方的风险和责任等关键性条款进行明确,减少合同纠纷。二是编制高质量的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做到工作内容完整,不漏项错项,项目特征清晰明确,与图纸相吻合,套价合理。作为建设单位,若委托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择优选择信誉良好的机构是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的前提,可通过合同条款对造价机构的编制成果和行为进行约束,以便更好地进行项目的投资控制工作。
(4)项目实施阶段实现动态造价管理。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施工过程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情况导致造价变化较大,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实现造价的动态管理。作为建设单位,可以制定一套完整的实操性强的变更管理办法,规范变更管理,做到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汇总,定时更新变更管理台账;对于工期延误等其他影响造价的审核也应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约定及时进行,一事一报,定时更新造价管理台账,对于可能超过目标成本的变更事项尽量做到过程中发现,过程中解决,及时预警,实现造价的动态管理。结算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投资可控。
四、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是一项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紧紧相扣,我们必须对每个环节主动控制,针对其特点,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投资控制。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
[2]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及实施方式分析[J].吴成启.住宅与房地产.2017(35)
[3]论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J].杨铭霞.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
[4]刘红雷,刘亚明.城建项目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J].四川水泥,2017,(04):202.[2017-09-14].
[5]刘亚明,扈世丹.城建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研究[J].四川水泥,2017,(03):203.[2017-09-14].
[6]任振霞,刘红雷.浅谈城建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17,(03):205.[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