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伟
广西新时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200
摘要:BIM技术可在新的时间间隔内满足建筑项目的需求。该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划分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施工预算的准确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对制造管理过程进行优化分析,通过BIM技术提高制造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阐述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新阶段的高效应用。
关键词:新时期;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BIM技术
引言
在执行建筑项目时,必须通过设计旅行严格控制建筑成本,以便优化建筑资源的配置。但是,在管理工程成本准确性的现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无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解决,并对工程成本产生重大影响。BIM技术突出了这一问题,实现了差异化工程成本管理、金额正确性和数据真实性,促进了建筑业的持续创新。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研究
1.1管理控制理念
建筑工程的建设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其中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个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造价工作对后期的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都较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造价工作会受到工程图纸、施工人员、外界各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造价人员缺乏先进的造价技术,并且有些项目施工人员对造价工作认识不够深入,就会造成后期的造价方案难以落地执行。部分工程公司的造价管理观念比较落后,有些公司只注重在招投标和施工图纸设计方面,对图纸费用控制却经常不太关注,忽略了后期项目工程施工中建设材料采购、工程施工、设备购置等方面的费用控制,这就会造成整体的建设费用偏高。
1.2管理控制体系
工程公司在控制项目施工成本时,需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来使整个项目施工工作更加规范,并且工程成本的控制也能够质量达标的前提下来实施。目前,有很多建筑建设公司在单位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控制管理体系,这样就无法实现对造价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整理,会造成造价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频次较少。在缺乏国家政策支持背景下,建筑工作的造价工作很难落实执行。
2、目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决策阶段的问题
决策阶段也是工程项目开展的开始阶段,对后期的工程施工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决策阶段一定要重视造价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够为建筑企业精细化的造价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不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对其中的原因展开分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项目决策阶段建筑企业未能采取有效地核算模式,社会中还存在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工程造价核算过程中故意虚报数量,借助投机取巧的形式来提升项目审核的效率,但是这种操作也影响了决算的可靠性。也有一些建筑企业意识到了精细化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核算环节缺乏内容创新,从而导致核算结果缺乏指导价值。
2.2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开展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些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施工的工序也相对较为复杂,体量繁多,对造价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新时期的造价管理工作更加的具有难度和挑战性。在这个阶段开展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建筑企业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施工环节存在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从而对最初的工程造价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建筑企业由于技术实力存在不足,自身的应变能力相对较弱,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设计变更,很难灵活的调整预算策略,从而对最终的工程施工进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增添了一些其他成本支出。这种情况有时候也体现在竣工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通常采用分包模式,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建筑企业存在高估冒算的情况,这些问题通常隐藏的比较深,很难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影响。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3.1应用于项目投资决策中
工程公司的专业人员在开展项目的投资前期,就要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机构进行估算,而传统的估算方式,是结合现有的估值指标,来编制工程造价的估算方案。这种估算指标估算的精确度不高。在现代化的信息软件内部,可以形成一个信息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建筑模型来估算整个项目的工程量,这种项目信息模型是基于以前公司建设完成的各类工程数据库,在经过设计人员一定的数据处理加工之后,而形成一个新型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此时,作业人员在编制投资决策方案中,可以从BIM软件数据库内部,提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而会推动投资估算编制开展,以及提升方法编制工作的效率,并且也会实现估算精准性的目的。在同一时间内,应用BIM技术也为工程投资决策方提供更多的投资方案,以及供投资人员进行筛选、对比。其中所需要的投资估算指标,有工程量指标、工程费用指标等,造价人员在BIM软件数据库内部,从数据库提取历史的有关数据信息,来快速形成多种不同的投资方案模型。并且,软件可以实现自动地分析工程量指标、造价指标、成本指标等,并给造价人员提供方案进行比对。
3.2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在设计阶段,基于BIM技术的设计和制造管理必须创建动态BIM模型,以反映设计更改、设计更改、材料价格等。例如,BIM技术可以使用z。b .通过使用BIM技术存储和共享认证更改信息,大大提高认证更改的定价管理设计更改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以后的批准冲突。尤其重要的是,有关vism变更的资讯可以及时传送至BIM模型,以便土木工程师可以根据变更的资料调整其后续建筑计画,以避免因连接问题而增加建筑成本。第二,采用BIM技术实现认证变更数据的精确计算。设计工程师可以计算修改后的BIM模型和关联条目的设计数量,以快速计算方案修改所产生的成本。
3.3项目数量计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入建筑业。采用计算机技术之前,施工资料主要由人计算,土木工程师必须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土木工程师根据施工方案计算,确定建筑工程市场价格,最后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方法计算。但是,这种手动收集建筑设计数据容易出现计算错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用于建筑行业的价格计算,各种价格软件被用于设计旅游。多种价格软件,例如b .定价,但与软件的使用无关。使用定价软件仅在建筑设计阶段才有意义,但不能准确计算,也不能用作统计设计尺寸。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中的工程计算精度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三维体积软件的开发。BIM是三维体积计算软件的组合,通过将各种与设计相关的数据映射到模型的基本属性,将软件体积运算与真实扣减相结合,提高了传统劳动统计数据的缺点,并提高了系统的计算精度,从而提高了设计和工程计算的质量。
3.4BIM技术在工程竣工阶段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十分复杂,直到收尾阶段都不能有丝毫疏忽,竣工阶段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加强竣工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势在必行。在这个阶段中,工程人员和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性能、安全性等进行检查,另外需要找到有关资料与设计方案进行比对。在过去的工作模式下,竣工验收往往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而借助BIM技术处理竣工阶段的有关问题,则避免了这一弊端,同时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还具有处理速度快、准确性高等特征,这是提升竣工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的必然选择。除此之外,在后续的物业管理中引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提升建筑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物业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结束语
工程公司在内部通过推动工程建设的信息化,开展精细化管控,将BIM软件应用于施工造价工作中,同时造价人员需要掌握BIM技术的各个操作要领,将变BIM技术的操作作为自己的一项核心工作技能,来提升自身计算工程量和造价金额计算的准确度,进而确保工程造价方案具有较强就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雷建军.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53-54.
[2]杜卓.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189.
[3]夏和娟.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6):28.
[4]谢楠.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9(18):69.
[5]刘洋洋.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9(29):254.
[6]倪睿.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5):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