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重庆筑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重庆市北碚区400700
摘要: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住宅建筑工程中项目的建设理念不断更新,使得现阶段我国的住宅建筑整个市场以绿色、低碳、环保施工理念为主,其目的在于降低住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能耗,有效控制污染。为进一步确保装配式施工技术发挥出其作用,在了解装配式施工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其具体应用,发现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符合绿色、低碳、环保要求的建筑技术,其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工期,还可实现高效的成本控制,极大程度地降低对工程项目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文章重点围绕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单位需要不断完善建筑模式,以满足现代建筑的多种需求。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属于一种创新施工方法,可以满足新时代的建筑需求,但是在技术推广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使用的技术更加优良。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模数制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预制厂的工业化生产,运输至现场装配式的施工,在建造的过程运用信息管理技术,体现了建筑工业化。(1)在对建筑结构拆分、拼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数制对构件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有利于工业的批量化生产,从而降低构件的施工成本。(2)在预制厂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加工生产构件,由于构件的生产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构件的尺寸精度控制在毫米的误差,构件的强度高,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建造的成本。(3)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起重机械的吊装、拼接形成整体。无需现场养护,施工速度快;构件尺寸精度高,墙体的垂直度和板的平整度高;减少了现场的现浇工程量,对环境的影响小,实现了环保的条件;现场施工人员少,提高了人工的工作效率。(4)运用BIM等信息管理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增加参与单位的沟通和信息共享,避免管线布置不合理等建造问题的出现,实现了科学建造的目标。
3 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
3.1 预制墙板安装与节点施工技术
(1)预制墙板安装前准备。预制墙板套筒灌浆连接的准备工作的重点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通过加强施工人员培训,能有效增强其安全意识以及质量控制意识,让施工人员明确该项操作为一次性操作,必须从意识上认识到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另外,可进行施工作业的模拟操作训练,有效帮助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操作要领。针对灌浆量的运输和存放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计一个专门存放灌浆料的仓库,要求符合防雨、通风的要求。(2)预制墙板吊装。开展预制墙板的吊装,在施工过程中,需选择合理的起吊点,在确定了最佳的起吊点之后,保证吊装能够顺利进行。在吊装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墙板因吊装受到磕碰,影响其正常使用。(3)预制墙板定位。针对预制构件的安装,为保证构件能够快速就位且做到就位准确,可在预制墙板采用现浇结构顶板预留定位钢筋,与预制墙板的顶流灌浆套筒连接,等到墙板吊装时,再使用快速定位措施将就位完成。就位后利用墙体斜支撑调节固定,完成墙板的校正、固定后再进行预制墙板灌装操作。
3.2 管道铺设施工技术
管道铺设施工作需要对管道应用及预埋工作进行合理设计,确保预设管道的合理性及安全性,另外还要对预设管道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确保管道线路的铺设能够在经过部件时,从部件内部穿插,而非采取立体交叉式的穿插方式设计线路。对于存在交叉线路的部分,可以借助线盒的使用进行管道线路整理。通常在管道铺设过程中,避免采取平行、紧密式的管道排列方式,这种方式难以确保管道底部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工作质量。
3.3 加强技术交流
目前,各施工单位在应用这种技术过程中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大部分企业拥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少数施工单位对这种技术不了解,无法完全掌握。若想对该技术问题进行全面解决,就需要逐渐提升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让企业各部门之间合理地进行交流配合,做好补充学习工作,始终坚持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和互相进步的原则。还需要完成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突破,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学习其他国家的技术应用方案,找出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4 严格把控施工环节
就施工过程中灌浆工作而言,需要对该项工作各个部分做细致要求。在灌浆材料的配制上,按照一定比例及配制原料进行操作,通常所需原料为水和灌浆材料,搅拌5min后进行10min的静置,确保混合浆液内的空气已经排尽后,将浆液放置在太阳下静置5min形成凝固状态。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灌浆时间,通过PVC管进行灌制时应确保浆液的顺利浇灌,确保灌浆充实度;待浆液凝固后对浆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浆液符合工程标准。出灌浆作业需要工人把控环节外,施工人员还需对其他方面的作业进行严格要求。例如在钢筋预设与浆锚接孔时,都需要对细节进行把握。
3.5 质量控制的对策分析
(1)在吊装之前制定吊装方案和吊装控制措施,按照预制构件选择合适的起重机械,对吊具工具进行进场检测,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的养护维修;在吊装过程中保证吊点与构件在同一垂直面上避免构件发生破环。(2)预制构件的质量是工程结构质量的决定因素,预制生产前,对施工原材料、模板、张拉设备进行抽样检验。预制生产时,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确保尺寸符合设计及技术规程的要求;钢筋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振捣要均匀,构件在规定的环境下养护不少于7天。预制构件完成后,对预制构件进行抽样检查,检查构件的外观尺寸。(3)在绑扎节点连接处钢筋之前,首先熟悉钢筋布置图纸,合理安排钢筋绑扎工序,并且按照预先设定的安装顺序和步骤进行钢筋绑扎;其次加强现场钢筋绑扎管理工作,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在浇筑节点连接处混凝土时,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振捣混凝土的振动均匀,震动棒宜选择体积小,易插入的类型规格。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其他建筑施工技术相比,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具有许多应用优势。长期来看,推广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对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发展,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推动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施工企业应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促进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正勇,顾洪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研究[J].建筑安全,2020,35(04):10-15.
[2] 潘希奇.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20(01):65.
[3] 郑凯轩.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9(09):135-136.
[4] 张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232.
[5] 赵志红.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技术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9,48(S1):1263-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