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波
陕西天通实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 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进而人们对于生活的物质需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品质的生活首先需要有安稳的居住环境,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越发高,不仅是需要有所居,更需要满足一些精神层面的需求。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备受大家关注,然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土木工程建筑主要是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原材料,其中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坏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在今后土木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于混凝土结构的相关工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出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并且第一时间上报给负责人,目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要求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地深入学习研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不断引进新的技术理念,进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另外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及时的进行分析,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都会使用混凝土,但是对其的具体要求主要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来确定,目前建筑物的功能不断增加,且需要更大的承受能力,现普遍采用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类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如受到天气的影响导致收缩等,因此有必要对相应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
1混凝土结构施工现状
1.1水化热现象严重
在水泥和水进行作用下会产生水化热现象,受这一现象影响会增加混凝土内部温度,一旦有较大温差存在于混凝土内部及表面,加之项目施工在夏冬进行时存在明显温差问题,此时混凝土裂缝现象就极易产生。在土建项目开展时,应用较广且施工面积较大的就是混凝土结构,但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一旦稳定的结构支撑较为缺少,加之不具备理想的水泥散热条件,导致难以及时散出热量,引发水化热,混凝土裂缝随之产生,威胁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影响土建项目整体施工质量。
1.2混凝土结构裂缝
混凝土的结构裂缝是土木工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混凝土的裂缝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其具体操作没有完全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另外一方面试混凝土在后期养护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养护的方式不科学导致出现裂缝。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拌料水化过程中,水泥会挥发出较大的热量,但是在水泥热量挥发的过程中会受到上层混凝土的阻碍,导致水泥内部大量的热量无法正常散发,所以热量就会聚集在混凝土内部,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度相差较大,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3外界温度变化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多方面的处理,其中包括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温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很大联系。温度变化过程中如果处于较为平缓的状态,一般不会对混凝土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在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温度的变化为断崖式,使混凝土周围产生强烈的温度差异,导致缝隙的产生。这类温度变化与水泥水化都有相同的地方,均是通过温度的差异导致不利因素的产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避免裂缝产生的最好方式在于减少温差。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浇筑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施工牵扯到墙体、基础底板及楼体结构等诸多方面,应格外注意墙体浇筑过程,所应用的混凝土成分一定要维持一致,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混凝土散热是基础底板施工阶段需面对的主要问题,为有效规避这一问题,一是要加强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指标的控制;二是联合使用其他措施强化结构的整体受力能力。另外,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连贯性,应多加注意材料、机械设备的选择过程。本项目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分层施工法,混凝土经由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2m,若>2m时,则务必采取有关措施方法。应结合结构特征、钢筋构件布设的疏密度进行浇筑。分层浇筑高度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值≤500mm。浇筑的柱、墙连接成整体的梁与板时,建议在柱和墙浇筑结束后暂停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而后再行浇筑。
2.2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为确保达到有效的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目的,需要把水泥用量控制好,在使用水泥时,会有热量释放,此时如果热量过大,则会影响水泥参数,最终在制备混凝土时,使水泥热量封存于混凝土内部,不能及时释放的热量,会逐步增加混凝土温度应力,因此必须要注重水泥用量的控制,进而达到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目的。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周围温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浇筑温度,一旦这一温度被改变,混凝土浇筑质量及内部应力等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具体施工过程,避免施工环境处于高温及温度变化较大的状态中,一旦上述天气环境中必须要进行施工,此时应注意降温操作,还可以从冷冻角度来处理施工过程所用的混凝土,尽最大可能降低混凝土自身温度,使得施工需要及施工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2.3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搅拌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包含的环节有很多,其中混凝土拌和是第一个环节,在搅拌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混凝土搅拌的方式,进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现阶段,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方式主要是选择混凝土搅拌站进行集中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主要是选择使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机械设备,首先要确定好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其次在材料比例配置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差异性。搅拌站的生产系统主要包括搅拌主机、称量系统等,利用搅拌主机和称量系统可以随时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比例进行检测,进而可以确保随时把控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会对施工的各个环节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于施工原材料的重视程度。另外,搅拌站的搅拌设备也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设备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检修和零件的更换,尽量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生产中断,进而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
2.4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结束后,工人用刮尺刮平后,清除混凝土表层上吸附的泌水,当混凝土表面二次压光收水时,用手按压无指印形成时提示即可进行保温养护工作,推荐采用插入冷凝管的降温法,科学规划测温导线,覆盖2层棉被,定时洒水,有效地调控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要求混凝土整体浇筑完成12h后开始测温,前5d测温频率为1次/2h;5-10d可延长至1次/4h,10d后可以为1次/6h。当确定混凝土表层温度临近大气温度时,且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气温温差<25℃,可停止测温,移去保温层。
结语
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开展时,占据关键位置且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混凝土施工,要想为土木工程建筑项目整体质量提供充足保障,必须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及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加强力度,重视混凝土施工的各个工序,同时在施工技术方面加强严格把控力度,如此才能为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等提供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庆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砖瓦,2020(11):159+161.
[2]窦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20-21.
[3]吴守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2):104-105.
[4]赵浩波,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