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摘要:工程管理在远古时代就已开始兴起,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人们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建设规模浩大的工程,尽管当时对“管理”或“监理”的称呼与今日不同,但是这种管理不可缺少。工程监(管)理一般是指以标准规范、合同、设计图纸为依据,对工程建设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控制和评价,核心就是目标控制,而质量控制是目标控制的核心,是建设监(管)理工作的重点。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则能有效的做好质量目标的控制,从而把握质量控制的主动权。
关键词:戴明环;质量管理;目标控制;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PDCA循环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 Action(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在工程管理中常常采用。
研究项目概况:
本文以华侨城欢乐天际项目为例,项目位于武汉市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武汉站西侧,项目包括购物中心、三栋办公楼、绿化生态中轴和配套景观,总建筑面积93万方。其中T1为国际甲级办公塔楼和五星级酒店,共51层,建筑高度为275.5米;T2为甲级办公塔楼和精品酒店,共43层,建筑高度为225.5米;T3为甲级办公塔楼,共27层,建筑高度170.5米;S1W、S1E为集中商业,S2、S3为商业,A、B、C、D、E、F、G为街区商业。该项目幕墙总面积约50万平米。
监理工作的PDCA循环及应用:
(一)第一阶段,制定计划阶段
确定质量管理目标,根据管理目标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编制相应的监理实施细则。
(二)第二阶段,执行阶段
监理工程师按照经批准的监理实施细则实施监理。
(三)第三阶段,检查阶段
把实施后取得的结果对比计划,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无则分析原因,如有良好效果则继续保持。
(四)第四阶段,处理阶段
按修改完善后的监理实施细则实施监理,进入下一个循环。
本人在该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担任幕墙专业总代,监理规划明确该工程管理需采用PDCA循环,为此幕墙小组根据规划大纲、施工图纸、工程合同等资料编制了幕墙专业监理实施细则,细则中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及验收程序,要求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程序执行材料验收、工序验收,根据验收结果向幕墙小组反馈意见,由幕墙小组改进优化管理措施,工程师根据改进后的管理措施优化工作,同时为后续质量管理及验收提供依据。本文以裙楼示范区预埋件材料进场验收及埋设隐蔽验收为例,详细介绍PDCA循环对工程质量管理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
1.预埋件进场验收
根据监理细则,预埋件进场验收时质量要求应为:加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2020年11月20日裙楼第一批预埋件进场,监理工程师组织现场验收,发现合格率不足50%,大部分预埋件只能做退场处理,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三点:
1)部分锚板有效厚度不足。
2)部分焊缝质量不过关。
3)锚筋变形较大。
针对上述三条质量问题,监理部迅速调整验收细则,并及时向施工单位做了技术交底,对预埋件加工提出了以下规定:
1)预埋件加工厂需增设质量主管一名,负责钢件质量抽查。
2)预埋件热镀锌之前,质量主管需组织质检员对锚板厚度、焊缝质量、锚筋等进行内部验收。
3)预埋件出厂前需再次经质量主管抽检合格。
11月30日第二批预埋件进场,监理工程师组织现场验收,发现合格率达到75%,但仍有少数预埋件需退场,质量问题如下:
1)部分预埋件焊缝虽然满足设计要求,但观感质量较差。
2)部分预埋件锚筋切口出现马蹄形,与锚板不能紧密接触。
3)部分预埋件热镀锌膜厚未能达到75μm。
针对新出现的上述三条质量问题,监理部再次调整验收细则,并及时向施工单位做了技术交底,对预埋件加工管理增加了以下规定:
1)施工单位选派质检员一名,进驻预埋件加工厂,全程监督预埋件生产加工。
2)要求预埋件加工厂工人实行责任负责制,谁加工谁生产,谁负责。
3)预埋件进场后需经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抽检合格,抽检率不得小于50%。
12月5日第三批预埋件进场,监理工程师组织现场验收,抽检30%,合格率达到100%。12月15日、25日第四批、第五批预埋件进场,抽检合格率100%,再无退场事件发生,通过上述三次监理实施细则调整,预埋件质量稳定受控。后续塔楼T1、T2、T3监理细则均全部按此调整完善,经过上述两轮PDCA循环,预埋件生产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2.预埋件埋设
根据监理细则,预埋件埋设的质量要求为:横平竖直,位置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预埋件通过锚筋与主体结构钢筋做点焊连接。2020年11月22日裙楼第一批预埋件埋设完成,施工单位邀请监理工程师组织隐蔽验收,初验不合格,发现了如下问题:
1)部分预埋件发生倾斜。
2)预埋件高度不齐,最高与最低高差最大达50mm。
3)部分预埋件与钢筋之间只做了绑扎,未点焊固定。
针对上述施工质量问题,监理部联合施工单位研判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劳务班组未对新进工人做技术交底;埋件定位时未测量放线;焊接工人素质参差不齐;施工自检程序缺失。监理部调整实施细则,对预埋件埋设质量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1)所有劳务班组工人新进场,均需先培训,后考核,考核合格经批准才能进入现场施工。
2)施工单位建立劳务人员数据库,实时更新,对素质不高、野蛮施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的工人实行淘汰制。
3)增加测量放线人员,加强实测实量,建立测量台账。
4)严格工长负责制,切实落实自查自检制度。
5)质检员加强巡查,抓拍各种影像资料留存。
经过整改,25日监理工程师重新检查预埋件安装质量,合格率超95%,仅有个别位置埋设不合格。26日经过施工单位重新调整后验收,全部合格。12月3日第二批预埋件埋设完毕,施工单位自查合格,邀请监理工程师组织隐蔽验收,初验合格率95%,发现了如下问题:
1)部分预埋件锚筋被切短。
2)部分预埋件位置避雷扁铁被切掉。
针对上述新出现问题,监理部联合机电单位、幕墙单位讨论后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部分预埋件锚筋长度过长,超出模板位置,工人因此切短;机电单位按照电气施工图预埋避雷扁铁,幕墙单位按幕墙图纸预埋铁件,当两者位置发生冲突时,幕墙工人未向上级报告,私自切掉扁铁,造成避雷引出点缺失。监理部再次调整实施细则,针对预埋件埋设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指导手册,具体要求有:
1)当预埋件锚筋与模板发生冲突时,将锚筋折弯处理。
2)当预埋件位置与避雷扁铁位置发生冲突时,需联系机电单位,由机电单位调整挪动避雷扁铁。
经过整改,12月4日监理工程师重新复验预埋件安装质量,全部合格。12月8日第三批预埋件埋设完毕,监理工程师组织现场验收,抽检30%,合格率达到100%。12月20日、30日第四批、第五批预埋件埋设完毕,隐蔽验收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再无大的质量通病发生,通过上述两次监理实施细则调整,预埋件埋设质量稳定受控。后续塔楼T1、T2、T3监理细则均全部按此调整完善,经过两轮PDCA循环,预埋件埋设质量通病全部解决。
PDCA循环在工程管理上的意义和要求
PDCA循环作为质量评估体系中最为客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到工程管理上其主要目的是根据相关质量验收规范,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并根据实施后效果不断调整改进,从而使工程质量长期保持可靠稳定受控。
参考文献资料: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