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科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学生合作学习当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刘佳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这一概念随之被提出来

         刘佳
         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  2656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这一概念随之被提出来。高效课堂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教学的速度、教学质量进行完美的融合。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结合教学大纲、学生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主动思考,完成知识的探究学习。就高中物理这一学科来说,由于其知识难度比较大,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课堂教学需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谈学科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学生合作学习当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思维导图;高中物理;合作学习
引言
         在新课改之后,对于高中的物理教学工作,需要基于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前提,教师需要起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工作,进而让学生充分的对物理知识进行掌握以及理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利用思维导图的构建方式,有效的让学生提升自身的系统学习意识。在这样的思维导图的教学工作下,便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的发散性以及可视性效果,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大大提升自身的思维认知能力。同时,由于合作教学方式的开展,让学生有着较强的集体意识,推动学生综合性的发展。
一、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常常是通过具体的物理情景引出概念的内容,通过对事物本身或者物理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抽象的物理概念。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思考方式,其突出特点是帮助人们建立一个全面立体的对事物的认知情景。它显示了所有与核心知识相关联的内容,同时展示了其层级关系和彼此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梳理思维过程。对内在联系紧密的高中物理教学有非常积极的作用:1.通过思维导图摆脱了传统教学法对孤立知识点的教学片面性,使教师可以脱离现有知识层面,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关联知识及其联系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侧重点;2.最大限度地活跃了课堂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主动与教师互动的学习积极性,对锻炼学生思维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明显效果。3.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创造过程中包含了学生与老师的思维碰撞,知识与知识的交汇贯通,是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和行动力的有益锻炼。思维导图的创作过程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了学生的合兴素养。
二、当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物理教师当中,也对其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来看,其研究效果并不理想。在课程改革之后,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积极地使用一些例如小组式、情景教学等方式方法,进行高中物理课程的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其标准有着一定的理解偏差,认为就是单纯地从教学形式上的变化,因此在一些教师及时开展了所谓的小组式的教学,但是在进行知识理论方面的教授过程中,依然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授方式,形成了一种形式变化本质不变的教学“改革”。这样的教学现状,主要原因也比较复杂,首先是由于新课改的推行,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取得相应的教学成果,同时在升学的压力下,使得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快捷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起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工作。

一旦教师在进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仅仅是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忽略了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就会导致无法促进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在当下我国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评价体系,还是以教师当做评价的主题,并结合其期末或者期中这样的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片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将学生的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当成对学生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下,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道德素质的发展,同时也无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三、学科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学生合作学习当中的应用
         (一)应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一直都是重要的学习动力。只有让学生对于某学科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此,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挖掘一些学科知识的趣味点,以此在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以及思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需要积极的利用一些抽象以及形象的图像方式,能够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要保障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趣味性和多样性。
         (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绘制思维导图
         虽然多数学生掌握了相当量的知识并能够熟练应用,却感觉各知识点杂乱无序,使得学生对物理各概念间的感觉如同散沙般毫无联系。这里我们首先以城市的道路系统作为形象比喻引导学生,各个知识点就像是标志性建筑,各个建筑之间通过主干道、次干道和巷道相联系。教师此时需要帮助学生区分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主路还是小路,同时梳理出更小巷道及其联系的微小建筑(小知识点),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道路交通图,才能够绘制出脉络清晰的思维导图。仍以运动学为例,帮助学生梳理各知识点间的层次结构,建立起分层知识节点。
         (三)笔记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在现阶段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讨论以及分析。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学习方法效率并不高,无法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此,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学生进行笔记的记录方式,将教学的活动开展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同时,还需要保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的进行思维导图方式的应用,让笔记的记录方式,能够有效的与其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在这样的教学工作当中,便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一定的清晰认知。在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笔记记录的引导和帮助,并让学生将笔记记录的方式,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系统化、全面性的交流,以此可以基于学生的视角出发,进行自身笔记的完善以及掌握。
结束语
         通过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对比研究发现,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师在教学上的课堂驾驭能力明显增强,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提高显著,教学方法多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课堂讨论氛围浓郁,教学效果明显。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学习积极性有较大提高,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合作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显著增加。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思考更赋予逻辑性,对物理深层概念知识的领悟更加深刻,学习成绩对比提高显著。
参考文献
[1]张锦,李志刚.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研究[J].高考,2020(01):78.
[2]马海龙.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19(15):116-117.
[3]胡归.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综合复习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03):66.
[4]邓晗.新课程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6(11):20.
[5]曹杭云.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综合复习策略[J].中学物理,2016,34(03):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