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莲
西昌市月华初级中学 四川省西昌市 615015
摘要:三角形知识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人教版初中数学的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和十二章以及九年级的二十七章和二十八章。初中阶段三角形知识有一个特点就是知识讲解十分详细,但是深度不深,因而初中三角形知识的讲解就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三角形;教学策略
三角形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图形,掌握三角形性质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也有利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当前很多初中生不能掌握三角形知识,主要表现为三角形性质混淆,不会利用三角形公式,不懂得知识变通。数学教师在三角形知识讲解过程中也存在死板硬套的现象,没有从更深层次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各种公式。因此,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1点面结合,全面梳理
三角形的知识比较琐碎,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学生很难全面掌握,学生不是记忆混淆就是遗漏知识。这种死记硬背的知识如果不加巩固会很快忘记,在紧张高压的考试环境中会加快遗忘速度,学生更不能做到活学活用。传统数学教师一般是按照教材内容顺序,按部就班进行三角形知识学习,以习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巩固。这种方式不会改变三角形知识零散的特征,学生只能是学了那一部分掌握那一部分,不能从整体上掌握三角形,也不利于学生记忆三角形知识。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梳理知识点,结合思维导图提升知识记忆的逻辑性。
初中三角形的知识点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一是十一章《三角形》,这一章节是三角形知识的入门,讲解了三角形的通用特征,如内角和、三条边的关系等,这些知识为以后的其他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其二是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是上一章节知识的延续,这一章节需要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其三是二十七章《相似》,这一章节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拓展,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必然相似,相似不一定全等。最后是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形》,讲解了简单的三角函数和基本的直角三角形特征,具体知识逻辑如下图。通过各个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系统知识。
2扎实基础,引导思考
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不能提升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很多教师也明白这种教学方式存在问题,但是还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
在当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全面掌握教材知识点,研究大纲要求,反思和总结教学方法。初中三角形知识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稍加推理能力,因而教师还是努力的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变通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一章《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就要注重基础知识讲解。本章讲解了三角形的通用知识,这一章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说出现实中常见的三角形,教师进行引导,最好可以概括更多种类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征,虽然三角形分为锐角、钝角、直角,但是存在共性。最后让学生通过剪纸的方式去验证三角形的共性,如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重视实践,强化推理
三角形知识是否掌握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否进行简单的推理,推理越复杂说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越扎实。传统的数学课堂都是教师直接讲解知识,直接说出答案,学生缺乏思考的空间,更不敢去“质疑”。有时候数学教学还是需要教师“卖关子”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深入的思考知识。另外,数学教师在进行三角形教学时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亲手去实践,通过直观的形式来验证学生的推理,这样学生对三角形的掌握就会更加全面。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二十七章《相似》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有四个,很多学生在记忆中会产生混淆或者遗忘,这一部分知识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教师在本节知识教学中可以准备教学道具,小剪刀,用过的废纸等。每次讲到一个判定条件时就让学生动手进行实践,来验证这种判定条件。三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学生可以动手剪任意两个三角相等的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去判断。不论学生剪出的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三个角相等,必然相似,这就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论
总之,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当中占据着很大比重,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数学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掌握三角形知识的考点,提升教学效率。首先是采用思维导图,串联梳理各个部分的知识结构,把握三角形学习逻辑;其次是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知识;最后是注重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推理,提升推理的直观性。
参考文献:
[1]常永涛. 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探析[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503.
[2]李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思维导图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58.